|
哈尔滨市在3年整党试点的基础上,从1984年10月开始分3批整党。到1986年底,完成了第一、二批和第三批的第一、二梯次整党任务,并开始了第三批的第三梯次的整党。参加整党的共有5 905个单位。其中,有119个党组,676个党委,794个总支,13 526个支部,共189 961名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99.88%)。
列入第一批整党的共有105个单位。其中,有58个党组,89个党委,173个总支,2 842个支部,共23 777名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2.5%)。
第一批整党分3个梯次进行。第一梯次于1984年10月5日开始,市级5个班子的45名党员参加。第二梯次于1984年11月21日开始,工交、财贸、政法、建委、农林、文教、宣传、市政府机关、市委机关的88个单位的党组织和15 885名党员参加。第三梯次于1984年12月开始,工交、建委、文教、宣传、市政府机关、市委机关的12个单位的7 847名党员参加。
第一批整党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既要坚决积极又要审慎稳妥的方针,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组织不纯,与四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
第一批整党分为学习教育、对照检查和组织处理、党员登记3个阶段。整改和核查"三种人"贯穿整党全过程。
第一批整党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清“左”破旧,促进改革;纠正以权谋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
第一批整党取得了5项主要成果:按照四化的标准,对市直部委办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基本实现了梯形年龄结构和趋向合理的智能结构;经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员素质有了提高,党风有了好转;整党单位的"文化大革命"沿革、60起大事件和112人非正常死亡的责任者,已基本查清,进一步纯洁了组织;市级领导机关进一步树立服务和全局的观点,机关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促进了改革,推动了经济工作。
列入第二批整党的有482个单位。其中,有9个区、县机关;31个中直、省直大型企业;279个市直和局属县级企事业单位;163个局属科级单位。在这些单位中,有61个党组,324个党委,271个党总支,3 745个党支部,共71 515名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7.6%)。第二批整党从1985年4月陆续开始,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到1986年8月末结束。
第二批整党的要求是:统一对改革的认识,明确改革方向,采取具体措施,迈开改革的步子。第二批整党的基本做法是:始终把领导班子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为改革和各项经济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集中力量,坚决果断地查处大要案;抓住中心环节,不断深化党性教育;扫除改革的思想障碍;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强对整党工作的领导。
第二批整党的主要收获是:党员的党性有了增强,党员素质有了提高;清经济,查案件,党风有了好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各级领导班子面貌发生了变化;促进了改革,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列入第三批整党的有5 318个单位。在这些单位中,有263个党委,350个总支,6 939个支部,共94 669名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49.78%)。
第三批整党分3个梯次进行。第一梯次于1986年2月始至6月底结束。59个乡镇机关及其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8 885名党员参加。第二梯次于1986年7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区、县、局所属的2 578个街道办事处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41 793名党员参加。第三梯次于1986年冬季开始,城镇街道所属的860个居民委的党组织、乡镇所属的821个村党支部和43 991名党员参加。
第三批整党的指导思想是:突出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的严重以权谋私、严重违法乱纪问题。坚持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坚持教育和疏导;坚持从严务实。经过整党,领导班子和党员素质有了提高,促进了改革和经济工作。
(刘景军 杨 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