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风物 >> 哈尔滨人物  
 
倓虚
     
 
    (1875-1963),法号隆衔,俗名王福庭。河北省宁河县北唐庄人。哈尔滨极乐寺创始人之一。11岁人乡塾就读,14岁时辍学习商。17岁成婚,生有五男一女。青年时代,正处在清王朝衰败时期,时局动荡,战事频仍,百业凋蔽,使他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为了养家,他干过脚行,当过兵,做过银钱经纪人,开过药店,还曾浪迹江湖,干过医卜星相等行当,后逐渐对职业兴味索然。唯喜猎宗教典籍。早年曾接触过道教,并一度想出家修道。1918年,43岁的倓虚立志出家为僧之念口益坚定,他独自离家到天津,由天津清修院清池和尚介绍,落发染衣出家。后随谛闲到北京讲经,次年到天津任法修院代理主持院内事务。1921年到井陉县讲经。随后任沈阳万寿寺僧学主讲之职。此时,他主持创建了营口楞严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重新兴建了沈阳般若寺。20年代早期,哈尔滨没有一座象样的佛教寺庙。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外国人大量涌入哈埠。接踵而来的是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流行,一批教堂先后建立。在倓虚的主持下,极乐寺于1924年农历9月29日竣工。极乐寺建成后,他任首任方丈,任主持 6年。在哈期间,他曾创办过一所佛教学校。还曾到过绥化、呼兰、巴彦、一面坡等地寺庙,传法授戒。离哈后,去青岛湛山寺。1949年应岭南名僧虚云和尚之邀,赴广州主持光孝寺,后又赴香港。1950年被推选为香港佛教联合会第一届会长。在港十四年中,先后创办了华南佛学院,天台弘法精舍,谛闲大师纪念堂、中华佛教图书馆,青山极乐寺等多项事业,1963年6月22日下午2时许,圆寂。其弟子于同年8月12日在香港九龙山西贡山之麓,建舍利塔以示纪念。主要著述有《金刚经讲义》、《金刚经亲闻记》、《心经讲录》、《心经义疏》、《心经亲闻记》、《楞严经妙玄要旨》、《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普门品讲录》、《大乘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印记注释要》等。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