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 106.2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完成商品产值63 986.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主导产品电站锅炉21台/2 784兆瓦,按兆瓦计算,比上年增长42.8%;实现销售收入43 326.8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 316.2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税总额5 997.4万元;上缴税金2 630.32万元;归还贷款1 300.4万元,与上年持平;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33天,比上年慢216天;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2 165元/人,比上年增长18.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o.6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1.7%;钢材利用率达到87.75%,与上年持平;优质产品率64.24%,比上年增长11.55%。
经营销售与产品质量 1992年,该厂针对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任务量大幅度增加等因素而导致资金需求量猛增的情况,千方百计抓紧货款回收。全年回收货款65 937.2万元,缓解了资金严重紧张与发展生产的矛盾。同时,抓住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引起的产品成本急剧升高,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以30万、60万千瓦锅炉产品调价为重点,组织人力详细测算产品成本,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用户协商,完成了12台锅炉的产品调价任务。工厂及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并深人开展"用户在我心中"活动,部、局和工厂考核的质量指标全面完成。成品抽查合格率100%;成品一等品率100%;焊缝一次合格率98.27%;电站锅炉主件主项抽查合格率达到96.04%;优质品产值率达到64.24%,比上年提高11.55%。国家重点涉外工程项目--巴基斯坦联合循环余热炉的40个模块和8台汽包的商检达到一次合格。在1992年全国开展的"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工厂被评为全国68家"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之一。用户服务工作克服了工程项目多、大机组多、服务人员少等实际困难,全年累计服务507人次/6 956人日,保证了40台/554万千瓦锅炉安装和投运的顺利进行。1992年8月,获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为电站服务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
科研与新产品开发 1992年,试制完成了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广东妈湾电厂30万千瓦锅炉和宁夏化工公司200T/hD型油炉,部级新产品山东齐鲁石化公司卧式空气预热器、辽宁扶顺热力公司35t/h次高压蒸汽锅炉,市级新产品七台河电厂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哈尔滨炼油厂35t/h渣油瓦斯锅炉及山东齐鲁石化公司渣油加热器等7项新产品。深入开展了联合循环余热炉,双辽30万千瓦褐煤锅炉等多项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全年开展科研课题研究140项。其中,开发应用新技术29项,新工艺、新材料47项,新计量检测手段5项。全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1 000条,实现技术革新230项,创造经济效益750万元。
技改、技措及"双增双节" 全年完成技改、技措及大修理项目253项,包括省煤器自动线改造、第二变电所及小R挤压机安装调试等重大技改技措项目。1992年,在"双增双节"工作中,重点加强了物资节约工作,深入开展了"压缩资金占用,减少库存积压,反对损失浪费,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活动。全年节约物资金额达524.74万元,处理超储积压物资l 668.9万元。还大力开展劳务和工艺性协作,共增收403万元。
获"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 多年来,该厂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七五"以来,不断加强对环保设施设备的投资并逐步使其现代化,逐步建立健全了适合本厂特点,切实有效的“分级管理,分线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连带责任,互相监督,专兼结合,目标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实现了环境污染事故为“o";污染物排放综合达标率为94.4%;环保设备完好率达到100%;新、改、扩等生产性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环境治理措施项目完成率达100%。该厂先后获"全国工业卫生先进单位"和"黑龙江省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称号,被吉林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授予"防治水污染先进单位"称号,还连续5年被评为"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和"黑龙江省机械系统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该厂在治理水污染方面的科研成果"煤气站循环洗涤水电解--生化二级处理生产装置"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局授予该厂"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并颁发奖牌。(刘相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