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1928年建馆,位于南岗区法院街1号。
前身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图书馆,位于南岗区公司街,1920年创建,1928年10月更名
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1930年中东铁路技术学校图书馆并入,由中苏共同管理。1950年
起移交中国政府管理,1954年7月迁至南岗区西大直街57号。1959年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图
书馆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图书馆,并将原铁道学院西楼(59号)接收,改为图书馆舍。
馆舍变化较大。1930年为396平方米,1950年为1000平方米,1954年增至3200平方米,
1961年扩至6500平方米。1990年馆舍面积8500平方米。工作人员增至93人,其中高级职称14
人,中级职称26人,大专以上学历49人。全年经费80万元。
馆藏书,1930年14568册,其中81%为俄文,19%为西文书刊。1937年始收藏日文图书,
前后入藏7299册。1950年增设中文图书部。1956年以机械、电子、仪表和土木为主重点藏书。
至1962年末,馆藏量达35万册,藏刊2568种。1965年,设样本书库,陈列样本图书7万余种。
图书藏量达925000册。
50年代初期,中文图书采用《东北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外文图书沿用《国际十进
分类法》分类。1975年起试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修订第一稿)分编图书。
1980年5月,建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委员会,正式成立哈尔滨市大专院校图书馆馆
长联席会,次年改为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秘书长
馆。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开展成果查新、定题和专题情报服务,并对
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选修课。1986年6月与北京文献社检索系统接通,成为
黑龙江省第一个国内联机检索终端,并编辑、出版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65年史略》和
《大事记》、《学术记》等论文集。
二、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1948年11月建馆,位于香坊区木材街59号。
1953年,随校迁至王兆屯校部主楼。馆舍面积350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闭馆。
1979年学校由农村回迁哈尔滨重建,1986年新建馆舍620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4台、复印机3
台、缩微平片阅读器1台及光盘检索等现代化设备。设有采访部、分编部、流通部、期刊部、
情报部、文检室、技术服务部及办公室,工作人员52人。
藏书由建馆初期38000册增至46万册,藏书的重点为农业机械化、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
动物营养、食品科学、兽医外科、兽医内科、兽医病理、动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园艺蔬
菜等学科资料,占藏书总数47.1%。年购书费30万元。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
类编目,读者目录设图书书名目录、分类目录。阅览室全部开架,借阅率为45.07%,年书
刊流通率46.2%,为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供条件,在情报咨询和文献检索上为全校师生提
供专题服务。
三、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
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949年4月16日建馆,位于南岗区学府路。
前身为江西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资料室,1931年创建,1948年迁至哈尔滨,次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成立。1985年新馆舍启用,面积6000平方米。备有微机、传真机、复
印机。设有办公室、采访部、编目部、期刊阅览部、技术部和文献检索课教研室。1990年定
编4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8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
馆藏图书55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主要收藏医学、生物学、多种语言工具书及检
索工具书刊。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设有图书书名,分类目录,报刊分类目
录,资料分类目录。设有4个阅览室,910个座位。图书年流通量5万册次。在黑龙江省高等
院校图书馆评估中,被黑龙江省教委评为全省先进图书馆。
四、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图书馆
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图书馆,1950年建馆,位于道外区景阳街1号。
始称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图书馆,1958年市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图书馆并入,改名为市教师
进修学院图书馆。1966年“文化大革命”闭馆,1970年重新组建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图书馆,
1990年馆舍面积发展到560平方米。工作人员1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人。藏书159853册,
具有综合性、师范性、教育性、学术性特点。月均接待读者427人次,借阅1518册次。多次
举办中小学图书馆学培训班与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
五、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1951年建馆,位于南岗区和兴路24号。
始称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53年更名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56年改为哈
尔滨师范学院图书馆,1980年定名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1990年馆舍面积50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采访部、编目部、期刊部、流通部、典藏部、
参考咨询部等10个部门。藏书100万册,其中基础理论和工具书为藏书重点。使用《中国图
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设有图书书名、分类、著录3套目录。设文科、理科、教师、工具
书、过刊、现刊报纸阅览室6个,外文期刊查阅室1个,外借处4个。有阅览座位480个。服务
对象为全校教职工、学生5700人。年图书外借量20万册次、书刊阅览30万人次。咨询、情报
检索服务一直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定编63人,实有人数58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
称20人。
六、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
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1956年建馆,位于南岗区和兴路8号。
始建初期,馆舍面积2269平方米,1983年新馆舍投入使用,面积增至8000平方米。设有
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情报研究室、文献检索课教研室及办公室。工作人员60人,其中
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0人,大专以上学历35人。
1990年藏书由建馆初期57000册增至50万册,森林植物、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林木遗
传育种、野生动物、木材工业、采运工程、林业机电工程、土木工程、林业经济与企业管理
等学科为藏书重点。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设有图书书名目录,分类目录。
有2个借书室,8个阅览室,750个座位,实行开架借阅。年均接待读者328000人次。
七、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1958年建馆,位于南岗区学府路24号。
前身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图书馆,1958年改为黑龙江大学图书馆。1981年9月黑龙江大学
图书馆新馆舍落成,面积6800平方米。拥有计算机5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2台。藏书近100
万册,其中俄文图书、古籍线装图书、30年代中文期刊收藏较有特色。使用《中国图书馆图
书分类法》分类,设图书书名、分类、著录3套,中西文采编工作已实现计算机管理。设图
书外借处7个,各类阅览室8个,阅览座位600个,开架借阅。服务对象主要为全校教职工、
学生读者4281人。1990年购书经费25万元,年中外文书刊流通135749册次。开设文献检索课
讲座,普及图书馆教育,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1990年工作人员7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4人。
八、哈尔滨电工学院图书馆
哈尔滨电工学院图书馆,1958年建馆,位于动力区大庆路121号。
初期藏书3.5万册,1966年增加到12.8万册,工作人员1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图
书馆遭到破坏,1978年恢复,并逐渐成为情报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中心。1990年馆
舍面积4600平方米,馆藏图书36万册,中文书刊26万册,外文书刊5000余册,中外期刊5.1
万余种。工作人员4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9人。每周开馆
65小时,设有静电复印、电磁防盗等现代化设备。
九、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1958年7月建馆,位于南岗区学府路52号。
始称黑龙江省工学院图书馆,设大学部、中专部分馆,藏书107537册,工作人员10人。
1962年分馆合并,成立院图书馆,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工作人员12人。1971年9月并入哈
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1973年7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分离,重返原地建黑龙江工学院
图书馆,馆舍面积240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1978年3月改名为哈尔滨科技大学图书馆。
馆舍面积2600平方米,工作人员增至35人,藏书达15万册。
1990年末,图书馆新馆舍落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8个部门,11个阅览室,
800个座位。馆藏图书25万册,期刊5000余种,形成以机电工程为主体,理工与社科兼藏的藏
书特色,与国外300多个图书馆情报机构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文献交换关系。工作人
员51人,配有计算机、视听、复印等现代化服务设备。
十、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1959年4月建馆,位于南岗区西大直街144号。
始建初期,馆舍面积700平方米,工作人员5人,藏书5万册。1965年增至820平方米,工
作人员16人,藏书16万册。1966年“文化大革命”图书馆关闭,1971年恢复借阅工作。1986
年始在新校区,建“新区流通阅览科”。1989年在老校区增设“建筑分馆”。正式成立学院
图书情报委员会,图书馆增设“情报咨询科”,实现校内图书情报一体化,在全校科研、教
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990年新建馆舍落成,总面积3063平方米,工作人员53人,藏书43
万册。年购书经费22000元,并配备静电复印机1台、缩微阅读器5台、微机1台。设有流通科、
新区流通阅览科、情报咨询科、阅览科、采编科、办公室、建筑分馆等部门,共有阅览座位
370个。
服务对象为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承担大学生、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
十一、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图书馆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图书馆,1970年建馆,位于南岗区文庙街1号。
始建初期,馆舍4400平方米,工作人员20人,藏书6万册。1990年新馆落成,面积11240
平方米,专业技术人员6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2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8人。设有
采编部、期刊部、流通部、阅览部、参考咨询部、文献检索部等8个部门,具有计算机、缩
微、复印、视听等现代化设备80多件,为哈尔滨市高等院校面积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新
型图书馆。有藏书57万册,主要收藏船舶与海洋工程、航天工程、动力工程、自动控制、水
声工程、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电子工程、外语等类书刊。年图书经费50万
元。设有图书外借处5个,外文、中文科技、中文社会科学、中文数理化、中俄日文期刊、
西文期刊及缩微资料等阅览室11个,阅览座位1100个。周开馆70小时,每天接待阅览读者
2500人次,外借图书750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