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全市工业企业共完成技术开发项目424项,实现产值10.2亿元,创利税1.5亿元。
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国际水平的39项,主要有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的抗生素生产线、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的平地机、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的2 500千瓦交交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等,达到国内先进或国内首创的265项,主要有阿城继电器厂的移开式交流金属开关设备、哈沈电梯厂的微机控制交流调速乘客电梯、哈尔滨制革厂的牛正绒革、哈尔滨轧钢厂的8MM线材、哈尔滨建材机械厂的双轴搅拌机等。
大中型企业开发项目较多,共完成232项,占全市完成项目的54.7%。完成项目较多的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滨江电器厂、第一机器制造厂、电机有限责任公司、锅炉有限责任公司、阿城继电器厂、市新型建材总厂、制药四厂、电影机械厂等。
开发的新产品体现了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电站设备、工量具、轴承、医药、亚麻等行业现存优势,开发新产品119项,创产值3l 220万元,利税7 180万元.其中有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300MW自然循环无烟煤锅炉、量具刃具厂的中心距卡尺、轴承集团公司的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制药三厂的人参多糖口服液、化学纤维厂的亚麻大提花织物等。挖掘汽车、化工、食品、皮革、新型建材等潜在优势,开发新产品84项,创产值18 543万元,利税3 931万元。其中有哈尔滨客车厂的HKC6129豪华旅游客车、油漆厂的膨胀防火涂料、肉联厂的碎肉火腿系列、制革厂的压磨革、建材机械厂的双泥条切条机等。
生产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项目多,共161项。其中有化工二厂、化工四厂分别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四氨苯酐、亚磷三苯酯,保温瓶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200型液压锤,塑料四厂与东北设计院开发的浮沉池多功能填料等。
非国有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共85项,其中乡镇企业55项,三资企业30项。主要有市门球厂的层压木门球棒头,磁化器厂的健身球,市玉石保健杯厂的玉石杯,市红旗锅炉厂的SHW2-2.5-A蒸气锅炉等。
围绕着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有关大中型企业赴北京与国家经贸委及有关部门衔接项目16项,落实8项,落实专项贷款4 700万元。其中有制药厂年产50吨的头孢拉啶、医药研究所的V干扰素、高能电池厂的高能可充电池、哈公达公司的铜基无银电工触头、亚麻纺织厂的大型企业技术中心、化学纤维厂的丙纶高效保温纤维等。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与在哈尔滨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发项目550项,达成合作协议211项,当年启动30项。向国家申报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国家已批准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集团公司为全国第一批20个重大技术装备基地之一。实施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的优化高中压缸、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小浪底水电站水轮机、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的气化炉炉壳和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混合式凝汽器空冷设备等4个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对150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调查摸底,它们共实施项目216项。投资40 985万元,分别占全市的51.8%和72.2%。组织70多个中小企业赴北京参加1994年国际中小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洽谈会,成交额565万元。推进生物药、铜基无银电工触头、旋压设备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共实施新产品开发48项,技术改造10项。据不完全统计,实现产值8 000万元,利税1 850万元。(魏长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