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每季度召开例会,发现、研究和解决质量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设质量发展专项基金100万元。
2.实施名牌战略。首次将名牌产品利税额占工业利税额的比重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1996年,名牌产品利税额占工业利税额的30%。围绕电、工、轴、药、麻5个生产基地和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卷烟厂、中药二厂、海斯集团等骨干企业以及松花江微型汽车、东安微型汽车发动机、系列电子衡器等优势产品创名牌。1996年重点扶持哈尔滨名牌产品30项。市委宣传部、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哈尔滨日报社联合开展名牌战略研讨活动,征集论文90余篇,部分优秀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3.贯彻GB/T19000--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轻型车厂、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哈尔滨电站工程公司、哈尔滨焊接切割成套设备公司、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哈尔滨橡胶厂等16户企业获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4.开展以提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降低不良品损失为重点的降废减损工作。确定目标,层层分解到委、办、局。制定20种重点产品质量攻关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对重复出现的质量缺陷逐一攻关。1996年,依靠提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创经济效益6 500万元。
5.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奖励。就哈尔滨市药材总公司把假冒伪劣商品赶出柜台,实行质量、价格、服务"三承诺"的作法,召开现场会,奖励2万元。召开全市学习哈尔滨橡胶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求制高点,以质量求生存,以名牌求发展"经验现场会,奖励3万元。召开全市学习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争一流,创名牌,实施名牌战略"经验现场会,奖励10万元。(王家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