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城建 环保》
 
 
防震减灾
 
 
【地震监测预报】
 
      2006年,哈尔滨市对地震短临时期地震系统各工作组工作职责和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重新修改制定《哈尔滨市地震短临跟踪方案》。地震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地震监测设备正常进行,落实月、季、年度会商制度,做好辖区内各台站前兆数据分析处理和各类异常跟踪及落实工作。全年共测定可定位地震 73个,辖区内地震1个,召开12次会商会,形成会商报告17份,对哈尔滨市辖区及邻近地区发生的地震活动情况发布《震情简报》9期、《震情紧急通报》2期。
    全年对无线遥测台网四个子台分别进行两次定期维护和标定,排除四次突发性临时故障。抢修瘫痪近三个小时的服务器故障,保证地震速报论坛的正常使用。年内,加强台站监测手段的完善,新增测震、体应变、竖直摆倾斜、水位观测、大地电场等观测项目。在大量台基测试、信道测试、仪器设备测试和信息集成测试的基础上,恢复延寿台深层水温观测项目,完成通河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项目、水位观测项目的建设,现已投入使用。完成强震观测项目建设。哈尔滨市辖区建立四个强震观测点,分布在呼兰区、延寿县、通河县和双城市,现已完成台基测试、强震摆房、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确立用CDMA作为无线信道传出方式,现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建立地震信息传递、集成VPN网络,实现观测数据实时传递,达到数据共享目的,并实现了延寿地震台、通河地震台局域网络接入“哈尔滨市地震局专业数据传输汇集网络系统”,实现了在地震监测中心同步显示数字地震观测实时波形并进行地震分析处理。
    2006年,哈尔滨市严格执行地震监测台站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定期培训监测人员和维护保养监测仪器设备。对各台站和各前兆手段资料进行月考评,开展业务知识的培训,保证了监测信息和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可靠性。参加省评的九个测项全部获得优秀。对通河地震台子台和巴彦地震台子台进行改造,新建两个拾震器房,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