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五篇 工业
 
 
第二章 工业体制
 
 
第四节 校办工业
 
 
    1958年,在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指引下.,全区各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第十九中学率先创办了颗粒化肥厂、蒸馏水厂、木工厂、安瓶厂、大理石制造厂等10几个小工厂。《哈尔滨日报》以"勤工俭学的一面红旗"为题,在头版头条刊载这一消息,《人民日报》也做了报道。同年9月,邓小平、李先念、李富春、蔡畅等国家领导人亲临该校视察,邓小平同志亲自为该校题词"边学习边劳动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推动全区勤工俭学活动的发展。至年底,全区校办小工厂、小车间150个。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除民办中小学外,大部分校办工厂纷纷下马。1965年,贯彻教育部半工半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以多种形式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区一些中小学实行校厂、校社挂钩,重新恢复校办工业生产。
    "文化大革命”后期,有的学校办起了工厂,主要是为开门办学服务,开展"学工、学农"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各校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校办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全区校办工业产值152万元,利润61万元,补充教育经费23万元。至1990年,全区校办工业达54家,职工1 346人,固定资产700万元,主要有机械、化工、木器,电器、印刷、服装、食品等12个行业,产品近百种。南岗区1990年区直属工业概况表(附表)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