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翻地机具
1956年,合作化时期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拖拉机耕地得到进一步普及,主要机型是铁牛55链轨式。60年代起,又增加了东方红54、东方红75链轨式和东方红28、东方红40胶轮式拖拉机。此外,还有其它型号的国外产的拖拉机,如苏联的斯大林80、罗马尼亚的莫特兹45、朝鲜千里马28等。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小型拖拉机开始普及,主要有长春12型、勃海14型、丰收180和手扶式。这些小型拖拉机特点是体积小、耕作灵活、运耕兼用,适合家庭作业。至1990年,全区小型拖拉机达1 053台,平均每5户1台。
二、播种机具
1956年,开始使用7铧犁2型播种机。1958年,引进24行播种机和48型播种机,其特点是播量精、作业面大,适用于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大面积平播,改装后可以垅播。此后又引进"18行"、"6行"等不同规格的播种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型机播面积减少,各种不同型号小型播种机开始发展起来。1990年,全区拥有小型播种农机具3 500台(件)。
三、收割机具
1958年,曾引进联合收割机(康拜因),后因作业面大,适用于国营农场。70年代以后,普遍使用的有佳木斯丰收30和北京30型收割机。
四、粮食加工机具
60年代,先后引进锥式磨面机、红旗-330型粉碎机,可磨面粉和玉米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复合饲料加工机、碾米机、榨油机、小型粉碎机开始普遍使用。1990年,全区拥有粮食、饲料加工机具1 800台。
五、运输机具
农业运输机具,有拖拉机挂斗和载重汽车,但均非农业专用。1990年,全区农业运输机具1 539台。其中,汽车403台、大中型胶轮车93台、小型拖拉机1 053台。南岗区1990年农业运输机具统计表(附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