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南岗区业余体校
成立于1973年7月,由体委和文教局合办,体委负责管理。主要招收南岗区各中小学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开展田径、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的业余训练。区体校的主要任务是为高层次训练打基础,为国家选拔、培养、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运动技术水平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体校的学生主要采用走训形式,即在普通中小学校上文化课,利用业余、课余时间到体校进行体育运动训练。1987年,区政府将体校列为区体委所属的科级单位,人员编制、事业经费得到增加。主要训练项目有射击、举重、摔跤、排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并与省、市重点项目保持对口。1990年,体校有15名专职教练员、7名兼职教练员从事冰、陆两线业余训练。体校从成立以来为省、市体校、体工队输送300名优秀人才。
二、南岗区体育训练馆
建于1983年6月,位于南岗区一曼街4号,是在六十三中一座旧房基础上改建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训练馆400平方米,另有10个房间分别做为教员办公室、重点班运动员宿舍、物品仓库和食堂、体校幼儿园。1990年,区政府将其列为区体委所属的科级单位,人员编制5人。
三、哈尔滨市冰上运动训练基地
建于1972年,位于南通街8号,是以冰上项目为主的综合体育运动基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冰上训练基地有滑冰馆9 242平方米、训练馆1 000平方米、人工制冷滑冰场8 599平方米和运动员接待站(省体委招待所)6 366平方米。
四、哈尔滨市南岗体育场
位于建民街10号,是1948年9月苏联侨民会修建的,称"红军体育场",其前身是日本人修建的"神社"。1954年11月,市体委接收,改称哈尔滨市南岗体育场。场内有一个网球场和一个357米跑道的田径场,后改为330米跑道。田径场旁有可容纳3 000名观众的灯光球场。1982年,田径场改为旱冰场,旱冰场铺设水磨石地面3 800平方米,设有长200米、宽6米的标准跑道,并附设长37米、宽5米的波浪式跑道和长38米、宽3米的休息长廊。
五、哈尔滨市游泳馆
建于1956年,位于红军街9号。建筑面积为645平方米,屋架跨度20米,室内场地高度8米。游泳池长为25米、宽12.5米,浅端1.1米、深端3.8米,设5米跳台和3米跳台各1处。
六、火车头体育场
位于海城街马家沟河边,东北沦陷时期是一个棒球场,面积9 600平方米,有三层观众看台。解放后,哈尔滨铁路局接管并改建成田径体育场,命名为"火车头体育场"。1964年夏天,火车头体育场改建成哈铁第一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