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哈尔滨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同年11月9日,根据市委《关于各区党统一领导问题的决定》,组建南岗区委和马家区委。两个区委在市委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开展反好清算斗争。进行土地改革,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
1946年12月,两个区委成立不久,按市委彻底改造旧政权的部署,抽调干部成立"城市工作团",以街为单位,组织发动群众起来清算汉奸、特务、警察、反动保甲长等罪行,摧毁敌伪残余势力。12月末,南岗区建立10个街公所,马家区建立7个街公所。街公所建立后组织自卫队上街巡逻,防止盗匪;清除多年垃圾,改善居民环境卫生状况;组建合作社,平抑粮价,解决就业,深受群众欢迎。与此同时,两个区委组织大中学生成立"下乡工作团",配合市委民运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土改斗争。1947年8月,初步完成土地改革,翻身农民建立农会等群众组织,成立民兵和自卫队等群众武装,城乡人民开始过安居乐业的生活。
1947年2月,在解放战争的紧要关头,市委召开"节约、生产动员大会",动员全市各条战线,增产节约,支援解放战争。区委号召全区人民搞好生产,开源节流,支援前线。老巴夺烟厂(现哈尔滨卷烟厂)、新华印刷厂不受国民党断电影响,以空前的热情,自己设法发电,坚持继续生产。哈尔滨电业局、电车厂、电报电话局、自来水厂等一些大型公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在农村,两个区委组织"下乡工作队",落实市委"开展1947年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组织农民互助生产,换工插犋,全区组织了1 200多个插犋小组。
1946年11月以来,为响应市委"战勤动员会”的号召,两个区委开展"劳军运动"、"战勤宣传月"、"优军优属运动月"、"模范军属竞赛"等活动,两区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解放战争。至1948年末,全区青壮年参军3 500人,出战勤民工2 000人,战勤车700辆,捐献劳军款近5亿元(东北币),捐献劳军鞋3.5万双。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使全区人民欢欣鼓舞。两个区委认真贯彻市委“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方针,在全区各行各业掀起了“生产竞赛,支援前线”的热潮,以实际行动迎接共和国的诞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