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大事记
 
 
  清乾隆九年(1744年)
  杨姓镶白旗满族人到自家堡一带开荒,后发展为延兴村。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吉林将军富俊调盛京(现沈阳)旗人到双城子垦荒,有176名正丁到今红旗满族乡地域内建旗设屯。
  清咸丰九年(1859年)
    清廷征阿勒楚喀八旗兵随僧格林泌抗击英法联军侵略者,正、镶红旗7个屯出兵6人。
  清光绪三年(1877年)
  姜、王两姓到今新春乡一带开荒,后形成王家店村。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6月9日  中东铁路全面开工。1899年8月,南支线(哈尔滨--旅顺)开工。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
    7月28日  铁路局在新市街(现南岗区)开始建设铁路局俄国职工住房和机关团体用房。 
    是年  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等七国侨民建立了"七国侨民"墓地(现省冰上运动基地)。
    △  霍尔瓦特大街(现中山路)、车站街(现红军街)、大直街、海城街、铁路街建成。
   △  马家沟木桥建成。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10月13日  在新市街动工兴建俄国东正教尼古拉中央教堂(俗称喇嘛台)。1900年12月18日尼古拉中央教堂落成。
    是年  中东铁路建筑工程局对新市街进行规划,A·K·列夫捷耶夫为首任工程师。
    △  中东铁路中央病院(现哈铁中心医院)动工,1900年竣工。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7月  中东铁路护路队第十、十九骑兵连驻守新市街与马家村。
    是年俄国驻哈尔滨权威者选定东大直街东端(现文化公园)建立"俄侨"墓地(俗称"毛子坟",后称"外侨墓地"),建有欧式大门,入门约60余米处建有教堂。
    △  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开办。
    △  俄商法兰恩赤药铺在义州街(现奋斗路)75号开业。
    △  法国人布朗秀开的理发店由香坊迁至南岗义州街107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是年  兴建中东铁路望哈车站。
    △  病院街(现颐园街)、花园街、邮政街、林荫大街(现民益街)、义州街(现奋斗路)等5条街路的方石路面铺设完工。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3月14日  中东铁路俱乐部图书馆在大直街开办。
  5月12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在大直街动工兴建,1904年建成。
  5月28日  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现省政协办公楼)在车站街开工兴建。
  是年  中东铁路局旅馆建成(现哈尔滨铁路局招待所)。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7月14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成立,霍尔瓦特上校任局长。
    是年  在南通街建立"犹太"墓地(现省冰上运动基地)。
    △  德商斯不列颠卡酒厂在马家沟开工兴建(哈尔滨第一酒精厂前身),东北沦陷时期改称大同酒精厂。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10月2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第144号命令,在新市街(南岗)设警察署。
  10月20日  秋林公司在新市街建成(现秋林公司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11月27日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哈尔滨引起强烈反响,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第一次被烧;12月11日、25日、1906年1月1日、8日,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又先后四次被烧。
    是年,格兰德旅馆开办,位于松花江街8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3月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秦家岗(现南岗)开办"哈尔滨男子商务学堂"。
    8月  俄国奥克阔夫斯卡娅中学在车站街(现红军街)开办。1908年俄国政府承认该校为国立学校。
    9月18日  中东铁路女子商务学堂(现哈工大图书馆)创办。
    10月  中东铁路第二小学在邮政街成立。
    12月  位于西大直街163号的俄阿穆尔军区司令部(现铁路卫生学校)被烧。
    是年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尼古拉教堂广场兴建"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
    △  中东铁路局在病院街(现颐园街)4号,建设市内第一个城市电话局。
  1907年1月30日,哈尔滨中央电话局竣工通话。1922年改装自动电话。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4月30日  铁路局把哈尔滨打牛房子屠宰场、秽物场、牲畜埋葬场移交市公议会(尚未正式成立)管辖。
    7月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义州街(现奋斗路)开设办事处,称日满商会,主任为夏秋龟一。
    8月28日  以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名字命名的"霍尔瓦特中学"在通道大街(现中山路)开办。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9月4日  市董事会接收中东铁路移交的花园街花园、松花江街小花园、新市街东、西市场。
    是月  俄国人在新市街(南岗)墓地设立圣母安息教堂(圣母升天教堂)。
    10月23日  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警察学校,校址在林荫大街(现民益街)与阿什河街交角处。
    是年 俄国人阿列克谢耶夫和阿贝其阔夫在新市街开办敖连特电影院(现和平电影院)。
  清宣统元年(1909年)
    10月26日  日本枢密院议长伊滕博文专程来哈尔滨,欲与戈果甫佐夫修订日俄密约,共议瓜分中国东北问题,在火车到达哈尔滨车站时,被朝鲜革命志士安重根3枪击中胸、肋、腹,当即毙命。
  清宣统二年(1910年)
    1月  南岗出现中国人办的第一家商店,位于营部街12号,商号名"万和昌",经理王从德,从业人员6名,主要经营食品杂货。
    8月  基督教哈尔滨第一安息会在齐齐哈尔街(现龙江街)开办。
    是年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由道里迁至南岗车站街(现红军街)。
    清宣统三年(1911年)
    是年  大直街失火,烧毁剧场、俱乐部、图书馆、爱麦尔德公司等建筑物,损失甚巨。
    △  天主教会在现南通街路南一带建立天主教墓地。
    △  德国路德兰基督教堂在大直街50号建成。
    1912年
    2月25日  东正教阿列克赛耶夫教堂在马家沟设立(原为公主岭随军教堂,后迁至哈尔滨),教堂街由此而得名。
    是年  日本侨民在现南岗区冰上基地北墙处建立"日本墓地"。
    △  南岗第一家中药店"济生堂"于洁净街26号开业,创办人王之林。
    1913年
    1月  哈尔滨市董事会接管改组中东铁路局妓女疗养院,改称哈尔滨市董事会第一医院,地址邮政街与山街之间(现医大附属一院址)。
    1916年
    3月  市董事会决定改建车站街(现红军街)。
    10月  德国基督教路德兰教堂在奉天街(现鞍山街)开设。
    是年马家沟地方小学在通道街(现中山路)开办。
    1917年
    5月1日  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中、俄工人联合货栈、商场作坊工人举行罢工,高举红旗,抬着"工党万岁"、"民主大同"等标语,在教堂广场集会游行示威,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9月  中东铁路第三高等小学在花园街开办。
    10月  中东铁路第一高等小学在克立瓦雅街(现夹树街)开办。
    11月  秋林公司店员全体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12月26日  中国警备司令部派军队到八杂市(现集市街)和西大桥解除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军武装,在西大桥一带发生冲突,双方均有伤亡。
  1918年
  1月12日  哈尔滨机车库、哈尔滨车站等处工人,为支援哈尔滨铁路机械厂以中国工人为主体的罢工斗争,举行了罢工,铁路运输陷于瘫痪。
  2月21日  由铁路公司设立的税关代办处,于西大直街营务处房内开办,聂波维多夫为总理。  
    5月17日  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印刷厂、电报、电话工人罢工,在尼古拉教堂广场集会,追悼被暗杀的乌曼斯基(俄"布尔什维克"党员)。会上,工人领袖秋马克被白匪抓走。
    6月16日  "远东拥护祖国和宪法委员会(卫国护法团)"、"国民自由党远东会议"等白俄团体在尼古拉教堂广场为协约国军举行祈祷大会。6月18日上述团体又在商务学堂集会,呼吁请协约国出兵,干涉新生的苏维埃俄国。
    9月2日  哈尔滨联合罢工委员会宣布罢工;9月3日哈尔滨火车站工人响应号召举行罢工;9月4日中东铁路局机关工人罢工;9月5日中东铁路医院医务人员、发电厂工人罢工,铁路运输完全陷于瘫痪。9月12日中东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严重地打击了协约国军,有力地支援了苏俄红军,当日复工。
  1919年
    4月7日  哈尔滨乡民邢凤池等人捣毁设在马家沟的滨江税捐局专收买卖骡马税的牙纪公所(牙纪颜振清)。
  7月21日  为支援苏俄东方战线红军,破坏高尔察克白匪运输,哈尔滨铁路总工厂3 000多名中俄工人以拒收西伯利亚纸币为由举行罢工,当日哈尔滨发电厂等工厂5 000余名中国工人和600余名俄国工人投入罢工行列。7月25日,中东铁路工人联合会宣布全线总罢工,中东铁路处于瘫痪状态。
    7月30日  秋林公司店员、工人罢工。8月26日复工。
    10月1O日  日本管野洋行在奉天街(现鞍山街)开办。1933年改称东北铁工厂。
    是年  朝鲜留民会建立朝鲜墓地(现文化公园内西北部)。
  1920年
    1月1日  俄人教养院在马家沟文艺街开办。
    1月29日  哈尔滨警察总局南岗俄警绿牌队借口"军服不利,饮食不佳"全体罢岗,2月3日被押送回俄境。
    3月15日  哈尔滨中国地方当局接管了阿穆尔军区司令部、护路军参谋部及警察局等军警机关。
    8月  市立第二男女混合学校在大直街开办。
    9月24日  哈尔滨日俄协会在马家沟创立日俄学校,创办人井田考平,1933年改称哈尔滨学院。
    10月1日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办,首期招收建筑科两个班、机械科1个班,每班招生40人,校舍暂用原俄领事馆上层楼房(哈工大前身),1922年改称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
    10月10日  马家沟各村落划入市区。
    10月17日  中俄工业学校开办华人预备班,招收学生30名。
    是月  日本人在义州街(现奋斗路)设立千叶书店支店。
  11月  马尔科夫酒厂在马家沟开业。
  是年  中东铁路中央病院附设护士、助产士学校开办。
    △ 东正教主易圣容教堂在木兰街建成。
    △  中俄法政大学开办,校址在西大直街路北(现哈工大图书馆),后搬耀景街(现省文联),1928年迁夹树街,1936年3月迁道里区。
    △ 俄国安息会教堂在齐齐哈尔街(现龙江街)5号落成。
  1921年
    1月28日  吉黑邮务管理局在南岗成立。
    是月  国民政府在南岗设立"东省特别区第一区警察第三分署"。
    3月  经市公议会决议,在南岗义州街(现奋斗路)、邮政街、箭射街(现建设街)开办劝业商场,后称东市场。
    4月27日  中东铁路路警处在南岗成立,处长刘德权。
    5月18日  市公议会决定建立南岗维尤利亚特威劝业商场。
    8月19日  普雷奥布拉金斯雅教堂在懒汉屯设立。
  10月26日  马家沟开始通行公共汽车。
  1922年
    1月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罗章龙到达哈尔滨考察工人运动。住中俄工业大学校宿舍,他曾走访秋林公司的店员,宣传介绍关内工人运动情况。
    5月  电业公司在南岗修建电车轨道。
    6月26日  东三省救济俄侨贫民工厂在南岗成立。
    7月30日  南岗新八杂市在军官街(现春申街)落成。
    8月14日  世界红十字会滨江分会创立,创办人傅道宫,1929年在山街(现一曼街)修建会馆(现哈尔滨市图书馆旧址)。
    9月22日  "东省文物研究会"成立,会址在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
    是月  东省铁路高等小学校在花园街开办。
    11月  东正教巴克罗夫教堂(即圣母教堂)在东大直街落成。
    是年  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迁至山街(现一曼街)新厂房(新厂房于1920年动工,1922年建成投产)。
    1923年
    1月7日  "东路同人公余消遣社"在北京街创立。
    1月8日  哈尔滨佛教协会成立。
    3月1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在长官公署街(现民益街)成立,首任行政长官朱庆澜。
    3月  中东铁路新马家沟小学在纳杰什金斯克街(现宣威街)开办。
    5月1日  哈尔滨美国商业专门学校在南岗创办。
    6月17日  哈尔滨佛教协会动工兴建极乐寺,1924年竣工。该寺位于东大直街5号,占地575 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第一任方丈为佛教天台正宗第四十四世倓虚法师。
    8月  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在义州街(现奋斗路)与邮政街交角处建立无线电台。
    10月  中东铁路普育学校(现哈三中前身)在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内创办,男生80人,女生30人,校长甘引年。
  是年  马家沟第一中学在教堂街(现革新街)创立。
  △  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增设女子部。
  △  秋林公司"伏特加"酒厂在南岗开业。
  1924年
    8月  俄国东正教喀山男子修道院在十字纪念街(现十字街)动工兴建,12月落成。
    是月  俄国东正教符拉季米尔女子修道院在邮政街设立。
    9月1日  从德女子中学,由校董傅润成、李绍庚、刘鳌先、朱雅志创办。校址在邮政街与北京街交角处(现哈市第七中学)。1926年8月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
    9月  东正教圣彼得巴甫洛夫教堂在辽阳街落成。
    是月  基督教阿尔缅教堂在花园街设立。
    10月15日  德国柏林航空公司的"克斯特号"飞机经51小时飞行,在马家沟赛马场降落。这是来哈尔滨市航空旅行的第一架飞机。
    12月  中东铁路公司为纪念中东铁路第一任督办许景澄,在邮政街创办许公纪念实业学校。1925年10月1日改称许公储材学校。
    是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吴保泰、高成儒组织成立"群进社",是哈尔滨最早的学生进步团体,共有社员12名。1926年末演变为工大学生会。
  1925年
    6月  赵尚志发起成立许公学校学生会。这是哈尔滨最早的学生会。9月赵尚志去广州就读黄埔军校。同年,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15日  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童工要求平等待遇,实行罢工。第三署警察前往弹压。
    6月25日  市董事会拨出义州街(现奋斗路)地号,修建基于特(巨人)电影院(现亚细亚电影院)。
    9月  东省特别区教育管理局封闭中东铁路局学务处,强行收回其把持的教育权。
    是年  哈尔滨市立第八小学成立(现花园小学前身)。
    △  俄人在车站街(现红军街)9号开办"东方商学院”。
  △  俄国东正教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在歪斜街(现曲线街)落成。
    1926年
    4月  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在马家沟比乐街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哈尔滨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亦称哈尔滨地方委员会),吴丽石任书记。
    8月  南岗普育中学、从德女子中学收归东省特别区教育局管理,改普育中学为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从德女中为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
    9月27日  哈尔滨道胜银行宣布关闭。
    是月  中共北满地委为加强对学生运动的领导,决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址)、哈尔滨法政大学(现耀景街14号)、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现南岗公安分局附近)、许公学校(现邮政街143号)8名党员组成中共哈尔滨学生支部,隶属北满地委领导,是南岗地区内第一个党支部。
    是年  滨江佛教会成立,会址在极乐寺内。
    △  德国西门子洋行承包的哈尔滨发电厂动工兴建。1927年10月10日竣工,第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1927年
    2月1日  哈尔滨特别市市立第二医院在西马家沟原慈善会残疾病院(现中山路)成立,专治精神病和慢性病。
    5月  吴丽石获悉中共北满地委遭到破坏返哈,在聋子街(现凤翥街)召开地委扩大会议,重组中共北满地委,吴丽石任书记。
    6月10日  苏联驻哈总领事馆汽车停在南岗秋林公司门前,车上国旗被夺走,酿成外交事件。
    8月  萧红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现哈七中),编入初中四班。
    9月13日  哈尔滨电业公司迁南岗新买卖街(现奋斗路南岗公安分局址)。
    10月10日  市内电车轨道竣工,举行通车典礼,有电车14台,轨道仅教堂街(现革新街)至道里警察街、南岗博物馆至铁路局,计8公里。
    11月19日  俄亚银行道里支行(十二道街)合并于南岗本行。
    是年  哈尔滨孔教会成立,推选增韫为名誉会长,汪孔材为理事长。
    △  哈尔滨佛教会在极乐寺设佛化中学。
    △  流亡在哈尔滨的俄国东正教大主教涅斯托尔在马家沟瀛部街(现营部街)设立慈善教堂。
    △  中共北满地委通讯站被破坏,王光禄被捕。此后,北满地委机关迁到马家沟。
  1928年
    6月1日  东省特别区区立图书馆在山街(现一曼街)动工兴建。
    11月1日  滨江医学专科学校由特区接办,改称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成立于1926年9月,原址道外保障街)迁入南岗原道胜银行址(现省政协办公楼)授课,1929年2月迁往道里。
    11月5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政大学及各中学学生约2 000人,为反筑"五路"举行示威游行,手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旗帜,高呼口号,散发传单,慷慨激昂。11月9日,学生们再次示威,抗议日本劫夺路权,行至道外正阳街口,遭军警堵击,打死打伤学生150余人,造成“一一·九”流血事件。
    是年  哈尔滨电业公司将马家沟、南岗区段电车轨道由单线改为复线。
  1929年
    5月  在沈阳举行的"第十五届东北华北运动会"上,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获女子初级组田径团体总分第一名,孙桂云包揽了女子径赛项目的第一名,她是最早为哈尔滨夺得荣誉的女运动员,是当时女一中(现哈七中)名赫一时的"五虎将"之首。
    7月  文庙(现省民族博物馆)落成,占地35亩。
    是年  华严寺在马家沟比乐街建立。
  1930年
    1月  南岗工会(又称工业维持会)的张有仁(中共党员)、韩守本(中共党员、工会秘书)带领中东铁路被裁外地工人与三十六棚总工会说理,遭拒绝,韩提出五项要求之后,张有仁等带领失业工人再次向路局请愿,展开罢工斗争,终于迫使路局答应要求。
    是月  张有仁在铁路机务段以火车司机做掩护,参加国际情报组织的工作。
    3月31日  哈尔滨学院等校学生代表到《国际协报》社要求刊登《哈尔滨市民发起争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遭报社拒绝。4月1日,争自由大同盟及青年反帝大同盟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号召工人学生罢工罢课,打倒摧残自由的统治阶级。次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宣布,以未经立案上街游行妨碍治安为名,解散并查封哈尔滨学院。
    12月  中共哈尔滨地下党组织,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公开召集苏维埃代表大会,特警处派警察逮捕20余人。
    是年  中东铁路俄籍员工入股集资在马家沟国课街(现奋斗路)成立白俄银行。1934年12月27日,改组成立环城银行。
    △  美国国立商业大学哈尔滨分校在南岗新买卖街(现奋斗路)123号开办。
  1931年
    3月27日  俄国东正教哈尔滨教区首任大主教麦佛基辞世,葬于南岗尼古拉教堂之下。
    5月6日  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党务特派员周守一与童秀明、倪国经、关明朗、张树屏等人接收前东铁督办公馆,在此设立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现哈铁总工会址)。
    6月15日  捷克政府在南岗吉林街42号设立领事馆,贺尼任领事。
    8月17日  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长官公署便衣殴打工人的罪行,揭露电车公司对工人的压榨。19日,百余名电车工人到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请愿,要求当局接受组织工会、严惩凶手、增加工资等六项条件,遭拒绝。20日,电业局被迫同意电车工人提出的条件,电车工人复工。
  1932年
    1月  中共满洲省委由沈阳迁到哈尔滨,地址在南岗小戎街2号(现光芒街22号)。
    3月  日本侵略军第二师团野炮第二联队开进哈尔滨,驻南岗司令街2号(前东北军护路军18旅司令部)。
    6月12日  义勇军在沈家王岗(现王岗火车站)、正红旗五屯(现红旗满族乡长征村)、靠山屯(现王岗镇靠山村)一带与日本侵略军作战。
    是月  伪满洲国财政部在吉林街前捷克领事馆设驻哈尔滨办事处。
    7月12日  中共满洲省委在南岗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北方会议精神,批判了"北方落后论"和"满洲特殊论",改组省委,魏抱一(李实)任书记兼组织部长。
    8月  道里、道外5万余水灾难民涌向南岗、马家沟高地,在极乐寺、文庙(现省民族博物馆)、大直街、山街(现一曼街)等地露宿,情况凄惨。
  1933年
    3月  伪满洲国政府设立"南岗警察署",署址在齐齐哈尔街(现龙江街)。
    4月3日  哈尔滨电车厂工人在省总工会书记老曹和赵一曼领导下,为抗议日伪宪兵殴打电车工人,实行总罢工。4月5日复工。
    7月8日  特别市立图书馆由南岗秋林公司对面迁至春申街开馆。1935年7月,改称哈尔滨市立图书馆。
    是年  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哈尔滨放送局(现市广播电台)在长官公署街(现民益街)开办,局长村田晃平。电话局在医院街(现颐园街)设立,局长建部昌满。
  1934年
    1月  哈尔滨警察厅成立(现东北烈士纪念馆)。
    2月26日  因内奸窦成瑞告密,中共哈尔滨电业局党支部书记王成栋(王知一)等5名党员、6名团员和72名反日会会员被捕,哈尔滨电业党组织遭破坏。
  1935年
    3月17日  哈尔滨铁道学院在大直街133号创办。
    6月20日  哈尔滨日本花园寻常小学校在通道街(现中山路)落成。
    11月22日  中共珠河县路北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在战斗中负伤被俘,10天后被押送哈尔滨,先后在滨江省警察厅、哈尔滨警察厅惨遭刑讯。
    是年  日本军医大佐石井四郎部队进驻现哈尔滨电池厂,建立细菌实验所。
    1936年
    2月28日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现花园小学)迁车站街(现红军街)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事务所(现哈铁公安处)。
    4月15日  孔氏医院(1928年7月22日创办)由道里迁入南岗吉林街59号新楼,举行开业典礼。院长为留美医学博士孔宪武。
    1937年
    4月11日  修筑海拉尔街(现大成街)马家沟桥,举行奠基典礼。
    4月29日  满洲飞行协会哈尔滨支部成立,在赛马场(现马家沟机场)举行开幕式。
    7月7日  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阎德润任校长。
    是年  通道桥(现中山桥)落成,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双孔拱桥。
    △ 双城县政府在正红旗头屯(现红旗满族乡曙光村),建国民初级小学。
    1938年
    2月23日  滨江省立师范附属小学由伪市公署接管,改称哈尔滨南岗国民优级学校。
    7月1日  伪公署公布市区条例,废除"保甲制",实行区制,设南岗、马家两个区事务所。下设18个分区,其中,南岗区事务所辖12个分区,马家区事务所辖6个分区。
    12月10日  青年义勇队哈尔滨疗养所在南岗设立。
    是月  极乐寺墓地大灵堂后身七级浮屠塔落成。
    是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接收哈尔滨第一、第二齿科学校,成立齿科医学部。
    △ 双城县政府在正红旗五屯(现红旗满族乡长征村)、镶红旗五屯(现红旗满族乡红旗村)设立国民初级小学。
  1939年
    1月27日  极乐寺如莲法师由北京运回全部清代殿版大藏经,在寺内举行迎请仪式。
    是年 伪满双城县设新安村、新民村。新安村公所设在正红旗头屯(现曙光村),辖正红旗二屯(现旭光村)、正红旗三屯(现五一村)、正红旗四屯(现明星村);新民村公所设在镶红旗三屯(现双城县新华村)辖镶红旗五屯(现红旗村)、镶红旗头屯(现东升村)、半截沟(现金星村)、白龙窝棚(现新城村)、徐家窝棚(现徐家村)。
    1940年
  4月1日  哈尔滨商业学校在南岗义州街(现奋斗路)创办。
  4月11日  南岗区强化区制,12个分区合并为10个分区。
  8月6日  义州街马家沟桥基倒塌,电车颠覆,死伤48人。
  1941年
    1月4日  在刘远泰、苏贵祥带领下,王岗伪军第三飞行队士兵85人,击毙日本官兵,夺取武器弹药,举行起义,投奔抗日联军。6日,起义人员在肇东县榆树林附近,被日伪军讨伐队包围,起义失败。
    8月19日  协和会南岗区、马家区联合分会在南岗神社举行成立仪式。
  1942年
    3月8日  滨江省、哈尔滨市在南岗国民优级学校,举行省、市"教育报国团"成立大会。
  1943年
  4月12日  哈尔滨扶桑高等女子学校在义州街(现奋斗路)成立。
  5月3日  匈牙利驻哈领事馆开馆。
  6月1日  文明街至新城大街(现道里尚志大街)电车通车。是年南岗、马家沟成立清扫株式会社。
  1944年
    5月13日  沙曼屯打牛房子大升街发生火灾,烧毁民房160户,受灾700余人。
    6月11日  哈尔滨铁路爱国团在王岗飞机场举行飞机"献纳”式,伪满军事部大臣邢士廉来哈参加仪式。
    7月26日  南岗伪警署取缔"浮浪"(无业游民)。
    8月25日  秋林株式会社产权变更,董事会和监事会人选由日本人担任。
    9月21日  哈尔滨市公署举行新任区长、副区长任命状授予式,刚崎虎雄任南岗区区长,关鸣翼任马家区区长。
    10月14日  中共领导下的哈尔滨保安总队成立,总队部设在原伪第四军管区(现第三中学)。
    是月  国民党军统特务滨江组组长张明德于哈尔滨车站被苏军逮捕,解往赤塔。1950年被押送回国处决。
    11月7日  为悼念对日作战牺牲的苏军将士,哈尔滨市政府在哈尔滨站前广场兴建苏军纪念塔,在博物馆广场修建苏军烈士墓。
    是月  中共北满分局设在东大直街28号(现烟厂幼儿园),陈云曾住此处。
    是年  伪满社政部接收哈尔滨英商启东老巴夺烟草公司,成立满洲中央烟草株式会社,资本金5 000万元(满洲国币),社长为奉天省次长皆川丰治。
  1945年
    2月1日  滨江省公署在南岗神社举行学生勤劳奉仕队出动送行式,学生被迫"迈入决战生产前线"。
    8月18日  晚7时,苏军第一批空降兵120人在扎别林中校指挥下,占领哈尔滨机场。
    8月20日  刘亚楼等人随同苏军接管哈尔滨中央放送局(现哈尔滨电台)。
    11月16日  陈云同志抵达哈尔滨,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北满分局的决定,组织中共哈尔滨市委员会。翌年3月,市委机关设立在南岗区红军街19号和河沟街1号,11月23日迁至曲线街一处铁路平房。
  1946年
    5月6日  组建南岗区公安分局,地址邮政街30号。
    5月7日  哈尔滨电车厂召开电车工会成立大会,李维强、王光复、王春桥、胡文宜、孙庆玉等当选为工会常务委员。
    5月27日  哈尔滨车站机务段工友召开斗争清算日本法西斯匪徒足立三太郎大会。
    5月29日  老巴夺烟草公司开展增资斗争,斗争了经理赵一拂,建立工人工作队。
    是月  正红旗头屯(现红旗满族乡曙光村)发生"五四"暴动,地主武装大排队发动反扑,在平暴战斗中,八路军连长刘明堂英勇牺牲。
    是月  市委组织130余名干部,到南岗区农村,宣传组织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9月市委派钟子云到南岗农村领导土改斗争。
    7月20日  老巴夺烟厂劳资双方订立合作契约,实行"分红制"。
    是月  由老巴夺烟厂工会发起,职工捐款,政府扶助,成立烟厂工人子弟校,座落在南岗区烟草街,这是全市最早的厂办工人子弟校。
    8月  老巴夺烟厂、新华印刷厂等不受国民党断电影响,工人以空前的热情,自己发电坚持生产。
    9月13日  为纪念李兆麟将军创办的"兆麟学院"在马家沟开学,刘成栋市长兼校长,草明、王一丁、陈陡等为教员。
    是月  全区开始户口调查,通过旧的保甲组织.将户口表册发给居民自己填报。
    是月  新安、新民(现红旗满族乡)各村按减租减息数额分青苗,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各村成立儿童团、妇女会。11月,各村成立农会,实行"二五"减租,召开诉苦大会清算地主富农的罪行。
    10月  成立南岗和马家区政府。南岗区长长庄巍然,马家区长长刘元培(兼)。
    11月9日  根据中共哈尔滨市《关于各区党统一领导问题的决定》,由当时的工作队长、区长、公安分局长组成中共南岗区、马家区委员会。南岗区委设在阿什河街26号(现省体委办公楼),区委书记席道崇。马家区委设在国课街111号(现奋斗路111号),区委书记刘元培。
    12月25日  南岗区政府首次召开街村委员会议,决定总方针有:(1)为民兴利除弊;(2)建立合作社与自卫队;(3)制定"四多"、"四少"工作方法(四多:多跑腿、用脑、请教、放胆;四少:少说空话、摆官架子、畏首畏尾、照抄照搬)。
    1947年
    2月  以姚学融为队长、赵尚朴为政委的土改工作队进驻新春乡。
    是月  新安、新民(现红旗满族乡)各村普遍丈量土地,按人口分配土地,4月下旬结束。
    3月11日  市委决定在南岗与马家设执法处,20日执法处成立,处长赵有夫,政委席道崇。
    3月31日  哈尔滨大学民主青年联盟支部成立(原设在沙曼屯后迁至大直街)。
    4月1日  哈尔滨市光华火柴公司在私营火柴厂基础上,改为合作社集股性质,在南岗开工生产。
    6月  南岗区妇女联合会成立。
    7月21日  东北烈士纪念馆在原伪哈尔滨警察厅旧址上开工修建。
    是月  教堂街(现革新街)军鞋工厂成立,有工人30名。 
    △ 新安、新民一带(现红旗满族乡)连降大雨77天。
    8月  东北银行南岗支行开办(现大直街工商银行办事处)。
    9月  王岗靠山屯翻身农民李学思把在"土改"中分得的一顶水獭帽子、一件狳猁皮大衣、一双高筒皮靴、一双皮手套和全体翻身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信,派专人送到西柏坡。毛主席看后写了收条。在党中央迁至北京前夕,毛主席把这些“礼物”交给西柏坡革命历史博物馆保存。
    1948年
    1月18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荣誉军人管理委员会,办公处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内。
    1月19日  南岗区义州街(现奋斗路)成立民立医院,免费为军属、战勤人员家属医疗。
    1月27日  南岗区军属联合会成立。  
    是月  中共南岗区委书记庄巍然离任,市委派古关贤任南岗区委书记。
    2月26日  南岗区动员移民300户,分赴虎林、宝清、密山等地参加农业生产。
    4月6日  教堂街(现革新街)第6间间长崔昆山为解决间内失火及生活困难问题,45户居民集资60万元(东北币)成立一个格布工厂。
    6月13日  中共哈尔滨特别市委作出《关于党在哈尔滨公开的决定》,马家区电车厂和南岗区靠山屯党支部首先公开。7月1日,区委和市委同时公开办公,并开始公开建党工作。
    7月20日  成立国课公安派出所,第一任所长李明辉。
    是月  中共南岗区委书记古关贤离任,市委派李常友任南岗区委书记。
    是月  东北解放区毛泽东青年团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员会成立。
    8月15日  东北图书馆开馆,藏书万余册。
    10月10日  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举行公祭追悼大会。
    11月19日  南岗区济民、司令、邮政、复华合作社合并,统称为南岗区济民合作社,社长为李季。
    11月24日  东北烈士子弟校(现继红小学)成立,直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2月30日  电车厂发生火灾,损失10余亿元(东北币)。
    是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立,地址在马端街10l号。
  1949年
    1月5日  南岗区召开首次职工代表大会,历时6天,到会代表59人。会议决定公营工厂成立职工管理委员会;私营工厂90人以上在资方自愿前提下,试办管委会。正式成立南岗区工会,选出执行委员13人,候补执委两人。
    1月23日  哈尔滨市各界代表沉痛公祭杨靖宇、陈翰章将军,遗首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3月21日  马家区政府在人民影院(现亚细亚电影院)为战斗英雄赵文芳、刘学剑召开庆功大会,到会烈、军属代表700余人。赵、刘于1947年10月在马家区参军,分别在锦州和淮海战役中立功。
    3月29日  为安置天津返哈学生,哈尔滨市成立第七中学,校长李清泉,校址在邮政街。
  4月1日 南岗、马家两区召开反动党团登记大会,共登记反动党团分子701人。
  4月4日 中共南岗区委、区政府、区工会等6个单位组成南岗区学习委员会。在花园、复华、利民等3所小学开办工人夜校,第一批招收学员160人。
    8月16日  南岗、马家两区开展对反动会道门登记工作,共登记一贯道徒2 725人。10月9日在第七中学召开"反动封建会道门解散大会"。
    9月15日  市委决定南岗、马家两区区委合并,改称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员会。同时两区亦合并,改称南岗区公所,任命李文彬为区长。
    10月20日  在吉林街正式成立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马里宁代理总领事。
    10月25日  东北解放区毛泽东青年团南岗区委员会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尔滨市第五区委员会。
    12月9日  哈尔滨市教育工作者联合会在南岗一曼街(现市图书馆讲演厅)创办"教师俱乐部",中苏教师400余人参加开幕式。
  1950年
    2月27日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来松江省(现黑龙江省)视察。下榻南岗区颐园街卜号。毛泽东主席为省和哈尔滨市人民题词:"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义"、"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
    3月  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现南岗区委)成立南岗区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任命韩世荣为校长。
    6月16日  秋林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全会发表重要声明,根据苏联政府决定,将其所属第二火磨、啤酒厂、皮革厂、灌肠厂、制冰厂。兼冷库等无偿交付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
    7月21日  成立南岗区“镇反”宣传委员会,抽调900余名宣传员,组成345个宣传队深入工厂、商店、学校、街道开展宣传工作。
    10月25日  南岗区公所改称南岗区人民政府。
    11月6日  哈尔滨医科大学3 000多名教职员工,组成白求恩青年医疗队,志愿参加抗美援朝。
    是月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党校校舍在清滨路落成。
  1951年
  4月26日  区公安分局出动232名干警,逮捕28名历史反革命分子。
  5月16日  市总工会决定成立南岗等8个区工会办事处。
    11月12日  杀害民族英雄赵,一曼的凶手主犯滑宝珊等全部落网。
    12月  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现南岗区委)成立工业部。
    1952年
    1月15日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窍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在全区各条战线铺开。全区共揭露贪污分子557人,其中百万元(东北流通券)以上的113人。
    3月8日  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老巴夺"烟厂,改为国营哈尔滨卷烟厂。
    7月19日  开展禁止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的斗争,取缔娼妓。
    9月28日  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召开首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是月  南岗区组织工作队进行私营企业登记工作。
    是月  成立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年易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12月31日  周恩来总理亲自率领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崇民等领导同志到哈尔滨参加中长铁路移交仪式,下榻颐园街1号招待所。
    1953年
    1月10日  开展婚姻法宣传活动。
    2月  成立南岗区人民法院。
    6月  成立选举委员会,并设办公室。11月10日完成首届人民代表普选工作。
    10月1日  《哈尔滨工人日报》改称《哈尔滨日报》,社址在国课街(现奋斗路)26号。
    10月20日  苏联将南岗秋林公司正式移交哈尔滨市。25日正常对外营业。
    10月22日  3线有轨电车正式通车,由南岗秋林公司通往太平桥,全长3.8公里。
    12月10日  首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秋林公司俱乐部召开。
    是月  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员会改为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员会。
    △  双城县的新生村(现红旗满族乡红旗村)、新康村(现红旗满族乡东升村)、新兴村(现红旗满族乡金星村)、平等村(现红旗满族乡曙光村)、平宁村(现红旗满族乡明星村)、平义村(现红旗满族乡长征村)、平福村(现红旗满族乡旭光村)以运粮河为界划归南岗区管辖。
   △ 成立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54年
  4月  成立南岗区工商联合会工会。
  10月23日  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哈尔滨分社,地址在大直街124号。
  11月  召开区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
  △ 市体委接收苏联侨民会红军体育场,改称哈尔滨市南岗体育场。
  12月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落成。
  △ 哈尔滨动物园正式开园。
  1955年
    4月15日  成立南岗前进马车合作社。
    是月  区委召开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
   7月1日  区"少年之家"(现奋斗路36号)举行开幕式。
    7月9日  区政府成立剩余劳动力办公室,报名下乡参加农业劳动的达1 236户4 556人。
    是月  区委成立粮食节约委员会,实行粮油计划供应。
    8月  平等乡(现红旗满族乡)全乡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9月19日  成立南岗区人民检察院。
    9月25日  儿童铁路在哈尔滨公园(现儿童公园)举行开工典礼。1956年6月1日正式通车。
    10月8日  南岗冬季游泳池(现市游泳馆)动工兴建。1956年3月竣工。
    是月  成立哈尔滨市手工业管理局南岗办事处。
    12月20日  区委召开二届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南岗区委监察委员会。
  1956年
  3月  成立平等乡(现红旗满族乡)。
    3月28日  区委召开第一次监察工作会议。
    10月  成立南岗区财政科。
    是月  成立新春集体农庄,主席刘文增。
    △ 成立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地址在延兴路9号。
    △ 成立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校址在和兴三道街。1964年9月迁至中兴街9号。
    12月6日  成立区委书记处。
    是月  全区农村办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7年
    5月15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岗区委员会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区委员会。
    7月5日  全区按系统开展反右派斗争,有134名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错定为右派分子。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彻底复查纠正。
    10月  全区第一台东方红链轨拖拉机进入平等乡(现红旗满族乡),同时成立乡农机站。
    是年 经省委批准,区定为一级政权机构。
  1958年
    1月20日  区委、区政府制定工农业生产跃进计划,工业产值要比上年增长57.7%;粮食、牛奶、蔬菜、鸡蛋、生猪分别要比上年增长70%、1倍、2倍、3倍。由于计划不切实际,工农业生产虽比上年有所增长,但都没有完成计划。
    是月  成立南岗区工业局。 
    2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紧缩机构下放干部"的指示,全区有147名干部分别下放到呼兰和郊区农村劳动锻炼。一年以后,都陆续返回原单位工作。
    5月  平等乡(现红旗满族乡)每天出动700余人修建友谊水库(现明星村与双城新兴乡交界处)。王岗乡(现王岗镇)集中劳动力上千人,吃住在工地,在三八水库大搞"五山一湖"("万猪山"、"万羊山”、"万鸡山"、"万兔山"、"花果山"和"万鸭湖"),后因脱离实际,不得不中途下马。
    6月9日  市聋哑小学校在宣化街新址破土动工,建筑面积1 814平方米。
    8月11日  在军事工程学院(现船舶工程学院)举行全市农民蓝球赛,王岗乡女队荣获冠军。
    8月30日  成立南岗区钢铁生产指挥部,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盲目发动全民大炼钢铁,严重破坏各行各业的均衡发展。
    是月  成立南岗区体育运动委员会。
    9月9日  全市第一批女交通民警在南岗区上岗。
    9月1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副总理李富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哈尔滨视察期间,视察了曲线办事处民办服装厂、第十九中学。邓小平亲笔为十九中学题词:"边学习边劳动,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10月1日  成立滨江区,同年11月撤销。新春、跃进、王岗、平等(现红旗满族乡)、榆树(现道里区管辖)5个农村公社划归南岗区。
    11月10日  召开南岗奋斗人民公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公社规划(草案),选举社长、副社长。
  1959年
    1月10日  在1959年度市少年冰球选拔赛上,南岗区少年冰球队荣获冠军。
    3月13日  区委成立农村工作部和福利部。
    4月  成立南岗奋斗人民公社武装部。
    5月6日  在市首次公路自行车比赛中,南岗区张毓获女子25公里第一名。
    6月  南岗区体育代表团在市第七届运动会上,以1 078分的总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7月22日  成立南岗区政治协商委员会。下设文教、工商、卫生、社会等4个工作组。
    10月28日  成立南岗区服务局。
    10月30日  全区小学开展"一筐粪"、"一斤铁"、"一本书"、"做一件好事"活动,支援农村粪肥75万公斤,铁1.5万公斤,图书2.5万册。
    是年 开始分期分批为右派分子"摘帽",至1961年末已为75名右派分子摘掉"右派帽子"。
  1960年
    2月  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省委农业书记冯纪新、省委书记王鹤寿等领导视察南岗区跃进人民公社万米温室。
    3月1日  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全党全民大办无线电工业的指示;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区共办无线电工厂206个,其中工厂办4个,公社办88个,街道办23个,学校办52个,机关办5个,商店办4个。
    4月13日  召开南岗奋斗人民公社首届一次社员代表大会。
    4月15日  市委决定,中共南岗区委改称中共南岗奋斗人民公社委员会。
    9月  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视察跃进人民公社万米温室。
    11月  根据省委、市委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在全区机关、城市公社、企事业单位动员92名干部,下放到巴彦和呼兰农村。1962年,根据精简机构的精神,这批干部均在当地安排工作。
    12月29日  花园小学校一、二部班级换班时,由于教师责任心不强,未能组织集体入校,里外拥挤,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1961年
    4月4日  公社党委针对部分农村干部精神不振、工作畏难、政策水平低和新干部缺乏经验、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举办7期农民干部轮训班,至5月7日,共轮训大队干部12人、生产队干部78人、生产组长和贫下中农积极分子142人。
    4月30日  区商业局所属第三门市部发生地窖塌陷,150人坠入窖内;18人受伤。
    7月18日  召开中共南岗奋斗人民公社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方案》。
    8月12日  成立南岗奋斗人民公社压缩城市人口办公室。
    是年秋季暴雨连降,马家沟河水出槽,新发屯一带水灾严重。
  1962年
  2月  区委对在1959年"反右倾"斗争中被批判处分的11名同志,给予甄别平反恢复名誉。
    4月18日  成立工商物价科。
    5月5日  黑龙江省图书馆举行开馆仪式。
    7月21日  在市第三届国防体育运动会上,南岗奋斗人民公社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1月29日  召开五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历时4天。
    是年  全区精减职工357人。其中,发给生产补助费回乡的1 38人,转手工业工厂的191人,转其它集体所有制单位的26人,停薪留职2人。
  1963年
    1月  榆树公社划归道里区管辖。
    3月26日  召开中共南岗奋斗人民公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历时3天。
    是月  恢复滨江区建制,南岗所属新春、跃进、王岗、平等(现红旗满族乡)4个农村公社划归滨江区管辖。
    6月1日  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的哈尔滨市第四届小球类运动会上,南岗奋斗公社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7月  全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含中小学)职工工资进行调整,升级166人;升级面为38%,月增资额1 212元。
    12月  区委在区直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抽调部分干部参加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团。
  1964年
  2月26日  中共南岗奋斗公社党委组织全区各界人士50人,集中两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
    4月28日  新建南岗市场蔬菜商店正式对外营业。
    7月1日  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有64 611户,356 119人。
    7月15日  在市第五届国防体育运动会上,南岗奋斗人民公社代表队分别荣获无线电收发、航空模型和民兵集体行军、海军手旗通讯等项目的团体总分第一名。
    10月10日  在市1964年中学生少年田径运动会上,第三中学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
    是年 成立区计划生育办公室。
  1965年
    5月26日  在市第六届少年儿童运动会上,南岗奋斗公社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是月  南岗区手工业管理局及其所属厂上交市第二轻工业局。
    11月17日  南岗滑冰场对外开放。
  1966年
    2月  中共南岗奋斗公社党委向全区各单位部署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
    6月10日  区委向全区动员部署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重点是文教、卫生战线,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形式,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6月18日  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月  "红卫兵"进行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活动,许多历史文物、名胜古迹被毁,许多人被抄家。
    8月22日  区委、区政府机关"造反团"参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场召开的“全市各界革命群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联合点火”大会。
    12月  全区各单位刮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之风,各级领导干部受到"造反派"的冲击,有的被停职"罢官"、有的被开除党籍、团籍。
  1967年
    1月  区造反团非法夺了中共南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权,致使区委、区政府工作陷入瘫痪。
    1月16日  成立南岗区革命委员会。
    8月  位于博物馆广场的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被"红卫兵"捣毁。
  1968年
    1月  开始整党建党,党的各级组织先后恢复和发展,党员恢复组织生活。
    3月4日  召开首届妇女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历时4天。
    是月  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活动。
    8月28日  首批"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宣队)进驻全区中学、小学、幼儿园;郊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宣队)进驻农村中、小学。
    是月  落实中央"七·三"、"七·二四"布告精神,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全区机关、企业、工厂、街道、学校、医院的领导干部和一些有历史嫌疑的人受到审查。
    10月  实行"精兵简政",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到干校、农场、农村劳动锻炼。至1970年,全区共下放750人。
    11月  全区广泛开展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年底去农场、农村插队落户的有1 430人。
  1969年
    3月25日  成立抗大、红星、曙光、东风、奋斗、向东、燎原、星火8个城市公社革命委员会。
    9月  全区总动员进行防空战备,全民大挖防空洞。
    11月6日  召开南岗区战备工作会议,历时3天。讨论通过《反修战备教育方案》和《战备人口疏散方案》。
  1970年
    2月  成立"一打(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三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捣把、反对铺张浪费)"办公室,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6月17日  沈阳军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英雄事迹报告团来哈,由南岗区武装部主持,在工人文化宫向全市人民作报告。
    8月1日  召开区街工业会议。
    10月1日  哈双南线铺设柏油路,36路公共汽车通车。
  10月2日  61中学地道口塌方,被埋进7人,死亡4人。
  1971年
  6月  全区开展批陈(陈伯达)整风运动。
  1972年
    1月3日  区委组织全区教师,历时10天,集中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全盘否定17年来的教育工作,教师受压抑,教学秩序混乱。
    2月  全区开展批林(林彪)整风运动。
    12月21日  召开南岗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历时7天,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南岗区第一届委员会。
    12月  撤销滨江区建制,新春、跃进、王岗、红旗4个农村公社划归南岗区管辖。
  1973年
  1月28日  召开区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12月26日  成立南岗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1974年
    5月19日  成立南岗区民兵指挥部。
    7月  在市第五届运动会上,南岗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9月12日  召开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区委副书记真觉梦作了题为《牢记党的基本路线,紧紧依靠贫下中农,为建设大寨式新郊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12月31日  成立南岗区农业会战指挥部。
  1975年
    2月1日  召开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表彰先进集体141个,先进生产(工作)者159人。
    5月20日  成立防震抗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7月25日  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9月9日  召开区委常委会议,会议作出《进一步办好社会主义大院,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决议。
  1976年
    1月  全区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
    3月3日  区委举办区直属党委、区直各部、办、局、科主要负责人学习班,反击"右倾翻案风"。
    9月1日  区委召开反击"右倾翻案风"经验交流会,历时3天。区委副书记孟祥国作了《深入学习,深入批邓,夺取批邓斗争的更大胜利》的总结报告。
    9月23日  召开全区农村政治工作会议,历时3天。
    10月7日  全区举行隆重集会,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1977年
    5月11日  区商业局所属清滨食杂商店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清滨商店、市文化局物资仓库、清滨饭店等7个单位受害,共烧房屋1 725平方米,损失达25万元。
    7月  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打一场改造教育违法犯罪青少年战役,全区共挖出教唆犯11人,窝主7人,破获大小案件413起。
    8月21日  全区集会游行,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8月31日  召开区公安、司法工作会议。
    是月  国家卫生部保健司林佳楣、林巧稚、薛心冰来红旗乡旭光村视察妇幼保健工作。
    12月  在全区推广荣市公社创办街道幼儿园所的经验。
  1978年
  1月5日  撤销工人宣传队办公室。
  12月5日  区委提出发展街道经济思路:(1)发展街道服务业、方便职工生活;(2)办好国营合作饭店,方便群众吃饭;(3)创造条件,安排待业人员。
    是月  区委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为错划的134名"右派分子"按政策给予全部纠正,适当安排工作,对其受牵连的家属及其子女也作了妥善安置。
  1979年
    1月  区委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2月9日  全区开展四类分子评审"摘帽"工作,3月末结束。
    4月29日  恢复人民武装委员会。
    11月12日  召开区七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历时5天。设立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南岗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南岗区人民政府。
    11月13日  召开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历时5天。
  1980年
    1月  区委、区政府组织区社队三级干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清除"左"的影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1月23日  成立南岗区人民政府党组。
    3月16日  撤销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
    是月  开放建设街、革新街、西大桥、站前和王岗5个农贸市场。
    5月16日  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在农业基本核算单位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的问题,并做出了决议。
    6月23日  召开教育工作会议。
    7月  区工业局及其所属厂和区建筑维修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上交市各有关局。
    8月  成立区个体劳动者协会。
    9月4日  成立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12月  南岗区被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区"称号。
  1981年
  2月12日  成立区老干部工作委员会。
    3月  和兴路农贸市场开放。
    5月  在全区开展学习利群饭店女收款员侯国玉面对群凶凛然无畏,赤手空拳与歹徒搏斗的英雄事迹。
    5月23日  创办《南岗歌声》音乐会。
    6月  区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号召各级党组织大力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坚决纠正不正之风。
    8月22日  成立区职工教育委员会。
    12月7日  区委召开政治思想工作会议。
    12月9日  召开区农村工作会议,历时6天。
    是月  全区各街道开展"三无”(待业青年无闲散、在校学生无逃学、青少年无犯罪)居民委流动金杯竞赛活动。
    是年  团中央第一书记韩英来区视察工作,对荣市街道团委兴办事业给予充分肯定,并奖励荣市街道团委一台彩色电视机。
  1982年
    1月  撤销区战备领导小组,成立区人民防空委员会。
    2月  成立"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领导小组,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3月  邮政街轻工市场开放。
    8月14日  成立区农业科技干部职称评定委员会。
    8月16日  区集体企业局改称区工业局。
    10月7日  成立区家庭教育研究小组。
    11月4日  成立区地方志编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1月5日  召开区待业青年代表大会。
  1983年
    2月23日  市委在王岗公社永丰大队召开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情况汇报会,市委书记王钊出席会议。永丰大队第二生产队介绍经验。
    3月9日  区委、区政府召开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会上表彰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36人。
    4月16日  奋斗路副食品商场改建后对外开放,总营业面积8 650平方米,居全国副食品商场之首。
    5月13日  全区开展"宪法宣传月”活动。至6月13日结束。
    8月20日  根据中央《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成立区"严打”指挥部,公检法统一行动,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11月  区委成立专门班子,对"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史老案进行复查。共排出历史老案221件,对217件作了恰当处理。
    12月15日  召开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会上表彰先进集体19个。
    是年恢复乡(镇)建制,新春、跃进、王岗、红旗4个农村公社,改称乡政府。
  1984年
    1月13日  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长李学举、学教办副主任继永光来南岗区视察,听取南岗区团委有关学教(以学习整党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活动的汇报,给予较高评价。7月4日,团中央在南岗区召开全国"学教"现场会。团中央书记胡锦涛及各省、市、自治区团委书记参加了会议。会上团区委介绍针对待业青年自轻、自贱、自卑、自弃的思想实际,结合学习整党文件,开展自信、自强、自学、自立的"四自"教育的做法,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并被团省委授予"学教”活动特别奖。
    4月24日  区委召开对外工作会议。成立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5月7日  区政协召开六届一次全体会议,历时5天。
    5月8日  召开区八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历时4天。
    6月13日  区科协在红旗乡召开农村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参观"科普大集"和专业户农、牧、副家庭综合农场。
    6月25日  成立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
    7月7日  区委、区政府组成"百人宣讲团",深入郊区乡、村,宣讲计划生育政策和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9月14日  召开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通过《南岗区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10月  区委决定向全区党员、干部深入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提高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11月9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团中央书记李源潮视察南岗区奋斗残疾人技术补习学校。
  1985年
    5月3日  成立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9月12日  南岗区江心岛游泳活动站举行落成典礼。
    11月10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纺织工业部部长郝建秀,视察曲线街道办事处创办的家庭服务站。
    12月10日  召开区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号召全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农民深入进行农村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是年 经省民政厅批准,王岗乡改称王岗镇。
  1986年
    1月6日  成立区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月4日  成立新发小区开发改造指挥部。
    6月22日  成立区城市管理监察中队。
    是月  侯捷省长视察王岗镇计划生育工作。
    7月12日  成立南岗区关心下一代协会。
    是月  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赵士绮来区视察工作。
    8月  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塑像在一曼街游园落成,并举行隆重的揭幕典礼。
    9月10日  区委、区政府在工人文化宫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会上表彰了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会后举行联欢会。
    11月1日  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发展区街集体经济问题若干规定》,文件从指导方针、发展方向、资金、人才与干部交流、供销、税金、劳动工资、奖金分配、工商物价管理、劳动保险等方面做出34条具体规定。
    是年 南岗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1987年
    2月24日  区委、区政府批转区商业公司、服务公司关于《南岗区商业、服务工作改革方案》。
    3月19日  哈尔滨市亚麻厂发生爆炸事故,全区职工捐款10万元,支援亚麻厂救灾建厂。
    3月26日  召开区八届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历时,1天。大会讨论《南岗区"七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5月12日  为支援大兴安岭火灾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全区募集救灾款21.2万元、粮票52万斤、各种衣物15万件,寄往灾区。
    5月14日  成立成区消费者协会。
    6月1日  成立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是月  市委、市政府决定,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区纪检委下设的:工作部门为处级机构。
    8月20日  成立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
    是月  成立区安全委员会。
    9月20日  区委、区政府召开深化农村改革经验交流会。
    10月3日  区委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历时4天。
    10月14日  区政协召开七届一次全体会议,历时6天。
    10月22日  召开区九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历时3天。
    12月19日  南岗区举办第一届"冰雪百花节"活动。
    是年 新发小区动迁17.2万平方米,竣工8.6万平方米,2 019户居民喜迁新居。
    △ 在王岗镇新建哈达、永丰、红星、永红4个夏菜基地村。
    △ 扩建区中医院、结核病防治院,改建燎原卫生院。
    △ 建成海关街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开辟文昌街早市,建成松花江流动食品销售一条街。
    △  区政府决定从城区中小学选聘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郊区中小学任教,工资向上浮动一至三级。
    △  哈尔滨市火焰切割机厂(区街工业)与省焊接研究所联合研制的5 000型数控火焰切割机,经市科委鉴定获得成功,产品填补国家切割技术的一项空白。
    1988年
    1月  区街共建"花园方阵",对管区11条街路进行拓宽改造。
    3月  全区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南岗"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4月21日  撤销区政法委员会,成立区政法协调小组。
    5月16日  区计委、区经委联合发文《关于振兴经济的十六条规定》。
    6月10日  全国部分城区科协工作研讨会在南岗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武汉市武昌区、沈阳市皇姑区、大东区等12个城区科协代表。
    9月19日  哈尔滨人防奋斗路地下商业街举行竣工典礼。这条商业街长300米,宽15.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上下2层,是目前全省最大的一条地下商业街。
    12月15日  成立区廉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年 投资820万元,新建春、夏菜基地l 670亩、大棚32栋,新打电井43眼。
    △ 市、区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总额分成"的财政体制。
    △  乡镇、区街企业从驻区大学、大科研所、大工厂企业招聘各种专业技术人才720人。
    △  区政府投资80万元,在王岗镇建成1 200平方米的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 实施"星火"计划12项。
    △  区政府筹集投入800万元,新建航天、哈西、建工3所中学。
    △ 新发小区动迁30万平方米,动工20万平方米,竣工12.3万平方米,2 282户居民喜迁新居。
    △  区政府制定《南岗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关于政府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保持廉洁的试行规定》、《南岗区人民政府行政监察工作暂行规定》以及财政、审计、市场管理、市政建设等行政管理法规。
    △ 举办第八届"南岗歌声"音乐会、第二届"冰雪百花节",进一步活跃全区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获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市少儿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被评为市体育工作先进区。
    1989年
    1月20日  南岗高新技术园区开业。
    2月  区委制定《关于加强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若干暂行规定》、《区委、区政府领导同政协委员协商对话制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检委主管常务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暂行)》、《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制度》。
    3月31日  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党政干部大会,听取市委常委、市纪检委书记徐发作的《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报告。
    4月26日  区委召开廉政工作会议。
    4月28日  区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区人民学习区工商治安民警况平春为保护人民利益与强抢分子作斗争英勇牺牲的先进事迹。
    是月  区委转发市委《关于认真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通知》精神,认真组织落实。
    7月21日  市人民政府命名包装印刷厂(区直属企业)为市级"小明珠"企业。 
    8月16日  区委、区政府向区委直属党委、区直各部委办局、各党组发出《关于彻底清查,严厉打击制造动乱的严重犯罪分子的工作实旋方案》,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8月29日  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做出《关于近期做好10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
    9月  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上,南岗区乡镇企业有链条、电动玩具、阀门等20余种产品参展。
    10月6日  南岗区红旗满族乡成立,副市长范鹏绪到会祝贺并讲话。
    11月6日  成立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11月28日  区委、区政府为帮助企业克服面临的困难,做好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成立关心企业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月  南岗区龙江非标工具厂的"表面粗糙度样块"和通用公司的"动物动态测试仪"在全国"星火技术展览会"上分别获得金银奖。
    是年 新办企业39个,开发新产品44种,其中9种产品被评为市优,7种产品被评为省优,1种产品被评为部优。
    △ 实施"星火计划"16项、老企业技术改造12项。
    △ 为区街、乡镇配齐科技副职22人。
    △  区街、乡镇有轻工、机械、建材、医药、玩具、工艺品等30种出口创汇产品,其中,保健药垫在巴黎列比纳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铜牌奖。
    △ 新发、花园两个小区动迁改造28.6万平方米,建居民楼45栋,3 087户居民喜迁新居。
    1990年
    2月8日  省委副书记周文华、省政法办副主任孙涌先、省公安厅副厅长陈永才等一行6人,在市委副书记单荣范陪同下,来南岗区就如何做好稳定大局等工作召开座谈会。
    3月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市委书记李根深、市长张德邻等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下,视察南岗区地下商业街。并题词:平战结合,造福人民。
    5月5日  成立"科技兴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5月11日  成立区街"洽谈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5月24日  奋斗路23l号居民楼发生重大火灾,86户居民有64户不同程度受灾,居民死亡16人,重伤儿人,轻伤17人。
    6月18日  召开人事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干部管理、编制管理、工资管理、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6月22日  成立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6月28日  成立军(警)民共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6月29日  区委、区政府制定《南岗区"科技兴区"实施纲要》。
    8月4日  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实施方案》。
    9月13日  成立治理"三乱"32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月  区委、区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全区人民学习市勇敢市民标兵--芦家地区群众治安积极分子王福祥的先进事迹。
    9月  恢复区政法委员会组织机构。
    11月26日  召开区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历时4天。12月26日,区委召开五届三次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区十届一次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南岗区"八五"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南岗区九年义务教育法实施方案》、《南岗区今冬明春"扫黄"总体战略实施方案》。
    是年 农业基础建设集中实施"45511"工程,即新建兴隆、卫星、红星、靠山4个夏菜基地村;新打改造电井50眼,全区保护地面积达到5 000亩;新建哈双路两侧夏菜基地1 000亩;新增大型农业机械10台(件)。
    △ 创办新企业21个,开发新产品23种,实施"星火计划"6项。
    △ 小区开发改造11万平方米,300户居民搬进新居。
    △ 在全区党政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制定并公开68项办事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廉政工作责任制,对1988年以来的47起以权谋私、弄权勒卡、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案件进行严肃处理。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