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四篇 交通 邮电
 
 
第四章 公共交通
 
 
第三节 汽车
 
 
    一、市区公共汽车
    1917年初,居住哈埠的俄国商人购汽车30台,首辟南岗、道里、道外的公共汽车客运线路。1918年10月,哈埠商人傅百川等人联合成立安泰汽车公司,共有汽车10台,行驶在铁路界内外大街。1921年10月,俄商又建立汽车公司,有汽车5台,往返于道里、马家沟之间的专线客运。1922年6月,俄库比利斯基商会开辟道里至哈尔滨铁路局线路,同年8月,俄商伊凡诺夫与中国维泰股份公司联合开办公共汽车客运,开辟由道里经新市街(现南岗)、马家沟至香坊、道外的线路。1934年,日伪统治当局,将客运大汽车收归市公署统一经营。通行南岗区有7条线路,即警察街(友谊路)至宣化街、警察街(友谊路)至秋林公司、警察街至中央寺院(现博物馆广场)、秋林公司至白梅学校(现马家沟小学)、中央寺院(现博物馆广场)至露人墓地(现文化公园)、中央寺院(现博物馆广场)至家畜市场、秋林公司至市立医院,里程约27公里。1941年初,由于汽油紧缺,汽车燃料改为木炭、"瓦斯"代用。到1945年11月,全部汽车客运停运。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汽车工人不分昼夜抢修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残旧汽车。1917年1月,每天有28台汽车投入营运。此后,公共汽车客运不断发展,车型不断更新,线路不断增加。1949年,2线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哈一百至香坊公滨路(后延长由道里友谊路至香坊红旗大街),途经南岗秋林公司、市工人文化宫、省政府等地,营运里程10.2公里,配车32台。同年,3线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道外承德广场至香坊红旗大街,途经南岗区一曼街、宣化街、省政府等地,营运里程10.3公里,配车25台。1954至1958年,6线(哈尔滨火车站到三棵树火车站)、7线(省图书馆至滨江站)、11线(哈尔滨火车站至保健路)、10线(道外承德广场至动力区通乡街)、13线(省体校至道里九站)等5条公共汽车线路先后运行,途经南岗区东西大直街、红军街、宣化街、奋斗路、和兴路、学府路等。1976年以后,8线(省体校至道里九站)、14线(文化公园至道里公路大桥)、16线(道里友谊路至动力区民生路)、18线(建设街至动力区新村)等4条线路先后运行,途经南岗区红军街、东、西大直街、海城街、文景街等。至1990年,南岗区公共汽车线路发展到11条,营运里程95.3公里。南岗区内公共汽车线路一览表(附表)
    二、出租小汽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区内始有出租小汽车客运,各商行及私人小汽车除自用外,均用于载运来往行人。但因道路不畅,仅在火车站至博物馆,东西大直街一带行驶。1928年,成立小汽车工会,小汽车客运发展很快,区内约有400台,70%为外国人经营,车型有美国雪夫兰、顺贝福特,俄国的华沙等十几种。1941年以后,由于燃料紧缺,大部分出租小汽车停运。至1945年,仅在秋林公司、铁路医院和亚细亚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附近有小汽车营运。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出租小汽车客运逐年减少。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除个别外国人经营外,出租小汽车基本绝迹。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汽车出租客运再度兴起。1984年以来,个体经营小汽车客运迅速发展,至1990年,南岗区出租客运小汽车达602台。
    三、联运汽车
    1985年,联运公共汽车客运开始营运,至1990年,已开辟5条线路,其中,南岗始发3条,途径南岗2条。南岗区内联运线路一览表(附表)
    四、郊区公共汽车
    南岗区郊区公共汽车客运始于1954年。1970-1976年开辟4条线路,到1988年,停运2条线路。1990年,有3条路线营运,总里程81.5公里。南岗区内郊区公共汽车线路一览表(附表)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