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五篇 工业
 
 
第二章 工业体制
 
 
第二节 街道工业
 
 
    1948年,为恢复生产,解决生计,实行生产自救,马家区文化街贫民会集资44万元(东北币),创办火柴厂和亚麻厂,安排40余名烈军属参加生产。1949年10月,南岗、马家两区合并后,全区有猛进鞋厂(2家)、胜利汽水厂、光荣火柴厂、麻袋厂、格布厂(2家)、亚麻厂、胜利火柴厂、脱脂棉厂等10家军属生产厂。除安置烈军属外,还吸收一部分城市贫民参加生产。到1956年,这些厂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街道工业。
    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中,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又创办一批街道工业(含委办工业)。1959年,南岗区有街道工业71家,职工2 471人,主要有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日用化学、纺织、缝纫、皮革、食品、文教用品等8个行业。
    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南岗铁丝制品厂进行试点。至年底,街道工业调整为54家。
    1965年6月,区手工业管理局及直属工业上交市二轻局以后,街道工业得到新的发展。1971年,区街道工业管理局组建了8个工业总厂,下属街道工业111家,职工达7 408人。
    1978年10月,区工业局直属工业再度上交以后,街道工业又重新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街道工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80年,南岗区17个街道工业总厂,下属街道工业190家,职工8 025人,产值774万元,利润86万元。
    1990年,南岗区街道工业发展到277家,其中在银行独立户头的有198家,职工8 425人,固定资产达2 000万元。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