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8月7日至11日文化电影院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340人,列席代表200余人。会议选出李常青、任仲夷、吕其恩、王化成、郑依平、张贤廷、高云帆等39人组成大会主席团。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省长韩光代表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大会致祝词。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听取了市长吕其恩作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几年必的工作情况及当前任务的报告》,副市长王化成作的《关于宣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副市长高云帆作的关于《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的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关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几年来工作及当前任务报告的决议》、《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的决议》,会议热烈拥护黑龙江省的成立,对哈尔滨市并入黑龙江省,成为省会城市,表示坚决服从和尊重省的领导,做好各项工作。会议选举任仲夷、李昌、于毅夫、车向忱、苏长友、石增荣、刘珮芝等12人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欧阳钦、韩光、李常青、杨易辰、吕其恩等60人为出席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哈尔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55年1月18日至22日,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会议听取了副市长王化成传达的周恩来副主席在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市长吕其恩作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1955年主要工作任务的报告》,副市长高云帆作的《推销1955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报告》,市卫生局局长张柏岩作的《关于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的决议》、《关于拥护周恩来外交部长<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声明>的决议》、《关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1955年主要工作任务报告>的决议》、《关于推销1955年国家经济建没公债的决议》和《关于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决议》。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吕其恩为市长,王化成、赵振华、高云帆、张柏岩为副市长,王立疆等26人为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选举于华烽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哈尔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55年12月17口至21日在中苏友谊馆(现为哈尔滨友谊宫)举行。会议听取了市长吕其思作的《动员全市人民,为实现我市在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任务而奋斗》的报告,副市长高云帆作的《关于哈尔滨市1954年度财政决算和1955年度财政预算的报告》,市人民委员会第八办公室主任马开印作的《关于哈尔滨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副市长赵振华作的《为在市郊区实现农业合作化而奋斗》的报告,副市民张柏岩作的《关于哈尔滨市公共卫生规划的报告》,并就上述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哈尔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56年5月23日至25日在中苏友谊馆举行。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长吕其恩作的关于《哈尔滨市当前工作任务的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霄云作的《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年来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哈尔滨市当前工作任务的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