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全市各级档案机构2 834个,其中市、区、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24个,企业档案处、科、室621个,各级机关档案机构1 061个,各级文化、教育、科研单位档案机构879个,乡镇档案机构249个。全市专职档案工作人员3 027人,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超万人。专职档案干部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45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 488人。
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共保存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600余万卷,各种资料100余万册,照片档案150余万张,录音、录像档案3万余盘。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全年接待查档利用者35万余人次,提供档案、资料60余万卷(册)次,编辑档案史料、书籍31种、108万字。市档案馆全年接待查档人员439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 846卷(册)。
6月11日,市委常委召开九届九十三次会议,专题研究哈尔滨市档案工作。此后进行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按"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调整理顺市档案局内部机构。二是各区档案科(馆)升格为处级事业单位,挂档案局、馆两块牌子,人员实行2种编制。三是各县档案机构局、馆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档案馆现代化馆库建设纳入市"九五"规划,确定市档案馆建筑面积为12 000平方米,总投资4 000万元。
6月25日,市档案局召开全市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大会,总结"八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九五"计划,表彰全市40个先进集体标兵、33名先进工作者标兵和161个先进集体、103名先进工作者。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市档案局对全市228个企业、115个市直机关、200个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工商、税务、文教、卫生、城建、公安、计划生育、乡镇企业及名牌产品档案上作的指导,机关档案上作正式纳入市委、市政府"双目标"管理考核标准。1996年,原松花江地区档案局(馆)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原哈尔滨市档案局(馆)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单位。(郭淑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