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文化》
 
 
档案
 
 
【概况】
 
      2007年,哈尔滨市开展档案服务民计民生工作。各级档案部门指导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农民务工、养老保险、医保、社保、弱势群体、就业人员登记等30余种民生档案,近800万人次建档。全市各级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接待社会各界查档人员累计达万余人次,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已公开现行文件3万余件次。全年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40余篇,有多篇调研报告在国家级刊物上刊载并获奖。《OA与档案系统数据接口格式规范制定及程序开发》的科研项目,列入全省档案科研项目立项中。2007年,市档案局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机关、社区档案工作。开展机关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正确界定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深入到各职能部门,进行指导和审核。推动党群机关档案管理中心的建立。建议成立市党群机关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统一管理市委办公大楼内各单位档案。开展了社区档案管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分社区已建立起居民家庭档案数据库,道里区开通了全市第一家安抚社区网站。为企业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制定下发《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制和国企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规程》,使档案处置进一步规范。市档案馆接收破产企业1.8万卷档案资料进馆,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与市商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企业档案管理的通知》,开展为“正阳楼”、“世一堂”、“老都一处”等多家在哈尔滨市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规范化建档服务工作。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村级建档的基础上,对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实行了村档乡管,强化了乡镇综合档案室建设,实行了目录统一管理。开展了农民工培训建档、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名优特产品建档,并尝试了农业开发项目档案的登记、验收。
    2007年,市档案局制定的《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已列入2007年市政府立法工作项目。全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开放档案、产权变动企业档案处置情况、劳保档案等专项执法检查,对各类档案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全年共依法检查748个单位,对68个单位下发了改正通知书,处罚2家,处理涉档投诉2起。开展档案法制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得到了普遍增强。
    档案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哈尔滨市将2007年确定为“全市档案资源整合年”,采取抓示范点的方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从市、区、县(市)三个层面,按着不同要求全面推进整合工作进程。全市各级综合馆共接收各类专业档案10余万卷(册),丰富了馆藏资源。档案征集重点加强名人档案和珍贵历史档案资料的征集。组团赴俄罗斯开展档案征集调研活动,初步达成互访互换协议。开发档案馆功能。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利用档案馆展厅和展室,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各区县(市)档案局(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展室建在中心广场,制成活动展板,将展览办到社区、乡村,档案馆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市档案馆为老、弱、病、残特殊群体,开展主动上门送档服务,并在哈尔滨档案信息网上开通《查档预约》和《在线咨询》等栏目,为百姓查阅档案和文件提供了方便。
    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哈尔滨市机关单位开展了归档文件入录工作,电子档案完成率全部达到考核标准。建成了哈尔滨市“数字档案馆”。市档案局“数字档案馆”正式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及相关部门的验收。区县(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得到加强,逐年加大了资金投入,普遍开展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