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修志业务 >> 修志指南  
 
     
马淑洁在全省兑现责任状表彰修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会上的讲话
     
 
(1993年7月8日)
 
     
                              提高质量 加快速度
                             全面完成修志编史任务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兑现责任状表彰修志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会,也是推动我省修志工作再
上一个新台阶的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对稳定全省修志队伍的军心,推动修志工作的开
展,加快修志工作的步伐,进一步发展修志工作的大好形势,充分发挥新方志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服务的作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对今天受表彰的先
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兑现责任状的受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省的修志工作从1980年起步,全省广大修志工作者历经十余年的辛勤劳动,已经获得
多方面的成果:一是省、市(地)、县从上到下建立、健全了修志机构,为开展修志工作提
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培养了一批修志的骨干队伍。全省参与修志的上万人,专业骨干队伍15
00多人,其中有副高级职称的近100人。我省修志战线有许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挥骨干
作用的老同志,也有许多立志笔耕、热爱修志的年轻同志。这支修志队伍是修志事业的中坚,
是完成省、市(地)、县修志任务的基础力量。可以说修志战线也是重要人材的荟萃之地。
三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修志经验。我省在修志中总结出“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修志”的格局;
陈云林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承编修志单位签订责任状,把修志工作纳入省政府的目标责任制;
“史、志、鉴”三位一体的编修体系;“四审、四关”的审稿制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比较
成功的经验。四是出现了一大批史志书籍。省、市(地)、县三级志书已出版83部,各级各
类志书加在一起已有近2000种。1993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在北京举办
的“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展览会”上,我省展出的修志成果受到好评。全国27个省、市、自
治区出省、市(地)、县三级志书574部,其中:河南展出53部,居首位,我省展出50部,居
第二位;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展出省志172部,我省展出省志14部,居第四位。今年6月15日
至16日,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全省修志成果评奖活动,
省、市(地)、县三级志书、基层志书和其它修志成果有110部受到奖励,这说明我省不但修
志进度较快,志书的质量也是好的。此外,各地各部门在修志中收集了几十亿字的历史资料,
使我们有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库和情报库。这些历史资料同各级各类志书一样,也是我们非常
宝贵的财富。所以说,十年修志成绩很大,成果可观。这些成果浸透着、凝聚着全省广大修
志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是我省广大修志工作者为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在这里
让我再一次代表省政府对伏案勤耕、默默奉献的广大修志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慰
问。
  在充分肯定修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修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一
是目前有些地方和单位撤并了修志机构,有的将修志骨干中途调走,造成编撰力量不齐、不
力,人心不稳定,影响了修志进度,省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有的没有按期完成。二是有的地方
和单位有单纯任务观点,片面地追求修志进度,忽视质量。已经出版的志书,虽没有大的问
题,但在体例、史实、文字、规范化和装帧方面还有一些缺憾;正在编纂的志书,也存在编
辑不认真,跑粗和审稿把关不严的问题。三是有的单位修志人员出现厌战情绪,有草率收兵
的苗头。目前,志书的发行和利用工作普遍开展得不够好。
  以上情况说明,我省修志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修志形势很好,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
忽视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增强信心,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
地克服困难,把修志工作坚定不移地、扎扎实实地抓下去,力争善始善终地全面完成社会主
义第一代新志书的编写任务,给我们黑龙江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对下一步修志工作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不断深化对修志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稳定修志机构和队伍。地方志是我国历
史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是当地自然与历史的缩影。编写地方志是一件既有历史意
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就黑龙江来说,做好修志工作有特殊意义。我们省过去人称“北大
荒”,历史文化宝藏发现得较晚,是缺史少志的省份,我们是第一代修志人,通过我们的劳
动为黑龙江省留下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非常光荣而豪迈的事业。从我们国家来说,当今所处
的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十年改革开放的光辉成就,已引起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的关注。我们
为伟大的祖国、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编写志书,其意义尤为深远,责任尤为重大。在
这方面中央领导同志有很精辟的论述。江泽民同志说编修地方志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万里同志说过,重不重视修志工作是领导有没有科学文
化的表现。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新方志的“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编纂新方志的实践
证明,认识有多高,行动到位的力度就有多大。凡是领导重视修志的承编单位,修志机构健
全、稳定、修志力量强,修志的进度快,质量高。要加强修志进度,提高修志质量,按签订
的责任状要求完成阶段性修志任务,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一定要把修志工作摆到重要议事
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帮助解决修志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尽可能为修志工作提供优
越的条件,鼓励修志人员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完成修志任务。
  最近,有一部分已完成志书编纂任务的单位和市县,撤并了修志机构。有些同志听到这
个情况对修志机构队伍能否继续存在发生动摇。人心思动,对修志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我认为,当前的机构改革,主要是精简政府职能,解决政企不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
象。一个机构能否存在,根本在于是否有事干。修志工作是一个学术性很强,具有历史连续
性的工作,是一项刚刚起步,还有大量任务需要完成的重要事业,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件永
续不断的事业。有的同志说得好:“只要政府存在,修志工作就不能取消,要修志就要有相
应的机构和人员”,现在省、市、县三级志书还有半数以上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本届志书
的编纂任务,2001年要续志,现在仍要积累资料为续志做好准备;还有编地方史、专业史、
写年鉴等大量工作要做。所以,省里不会轻易砍掉修志机构,也不会不考虑工作任务情况,
大量压缩或精简修志人员,更不会放弃这项工作不管,让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
起来的这项长远建设工程半途而废。当前,正处在本届修志工作“决战阶段”,凡是没修完
本届志书的地方和单位,应当按照省政府和省人事编制委员会的规定稳定修志机构,保留业
务骨干。必要时还要充实精兵强将来完成总纂任务。
  第二,要在提高志书质量上狠下功夫。志书不是一般的书籍,它是需要永久保存的官修
的权威性著作。志书是官方著述,但志书是否有权威性,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是否有生
命力,不在于是谁修的而在于它的质量,在于它的史料价值及其表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
们各级修志工作者,要以对先世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本届政府负责,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
责的精神来对待志书质量问题,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地提高质量。始终把质量问题摆
在首位。编写中要注意保证质量,审稿定稿出书阶段更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一是要严格质量标准,关于志书的质量标准,我们省已有文字、体例、观点、史实、规
范化等方面的原则规定,对这些规定,要严格执行,对不合规定的要严格把关,不能姑息迁
就。有些规定需要健全和完善的,要结合总结修志经验尽快地健全和完善起来;对实践证明
不切实际的规定,要在实践中加以修正。还要注意学习外单位、外地区的修志先进经验。
  二是要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修志要讲进度,长期拖下去不好,但决不能为了赶进
度不顾质量。就是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当前,在进度和质
量的关系上存在一个如何认识兑现责任状问题。责任状是云林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和各单位领
导签订的。要求按时交送审稿,这对绝大多数单位是不成问题的。应该保证兑现落实。但交
了送审稿并不等于完成了修志任务,省志办要对志稿进行严格把关。不合格的,要提出修改
补充意见退回原单位进行修改补充;基本合格的要认真进行编辑加工,反复修改,提高志稿
品位,使之达到出版水平。总的要求是责任状要兑现,质量要保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决不
能为了赶进度,急于出成果而交付印刷。一定要力争出优质志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志稿出
版了,要追究责任。总的看各承担修志的单位和地区,对兑现责任状是认真的、积极的,但
也有的单位和地区由于对修志工作的难度认识不足,人员配备不力,修志进度迟缓。考虑多
种因素,到目前没兑现责任状的就不处罚了,再宽限半年,力争年底完成送审稿。再完不成
要给予罚款,并追究领导责任,以体现签订责任状的严肃性。
  三是要继续坚持“四审”,把好“四关”的审稿定稿制度。经过多年修志实践总结出来
并在实际执行中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四审”、“四关”审稿定稿制度是切实可行的。新方
志是众手成志,是一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共同把好志稿的全面质量关。
主编、编辑人员初审,主要是把好事实关和体例文字关;编委会复审,主要是把好政治关和
重大史实关;专家、知情人联审;主要是把好专业技术关,《省志》要经省编委会终审把关,
市、地、县志要省志办最后把关。这种“四审”制度做到了各有侧重,目的在于全面把好政
治关、史实关、专业技术关和体例文字关,是确保志书质量的有效措施,一定要在编纂实践
中落实好。要抓好志书的统一印刷出版,确保志书的印刷质量和风格统一。省、市(地)、
县三级志书的印刷出版,规定由省统一要求,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印刷。这样才能保证各级
志书的标准统一,风格一致,印刷精美,不致千差万别。特别是省志。虽然分为80部专志,
但却是一部志书,一定要由省志办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印刷。
  四是要重视发挥编辑和审稿人员的作用。志书质量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一部志
书质量高低,关键在于主编、责任编辑、责任副总编是否胜任,是否认真负责。各承编单位
志稿质量上不去的,要舍得把本单位文字水平最高的人抽出来总纂。省志办的责任编辑、责
任副总编是受省政府委任负责审稿定稿工作的,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要认真地一丝不
苟地、精雕细刻地进行编辑审稿工作。帮助编委会把好终审这一关。十年修志,到了出成果
阶段,审定稿的任务逐渐都压在省志办头上。为了保证志书质量,省志办要加强终审定稿力
量,强化终审定稿程序。对力所不及的编审人员该调整要调整;人员不足要适当充实、加强。
特别是编委会要切实发挥终审作用。保证编委会终审的志稿,都达到质量标准。
  第三,大力搞好志书发行、利用,充分发挥志书的“资治、教化、存史”作用。凡已出
版的志书,要千方百计地搞好发行。力争将志书发到各级领导、机关、团体和个人手中,使
其为一地提供地情、信息,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在这方面我们要转变观念,跟上改革的步伐,使志书尽快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扩展其用武
之地。
  已经完成志书编写任务的单位,要突出地抓好志书的利用,主动与经济、科研等部门配
合,编写本系统、本地区的历史状况、资源状况,以供开发利用和旅游等对外介绍情况之需
用。主动与共青团、文化教育等部门配合,以青少年和中、小学生为主,兼顾一般群众的需
要,编写乡土教材,开展地情、国情教育。张向凌同志牵头组成了《黑龙江知识大全》编写
组。与省教委、共青团、省妇联、省工会联合编写黑龙江历史故事就是带头应用修志资料的
一个很好的尝试。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效仿。要利用志书中和修志过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进
行整理筛选,把本系统、本地区的优良传统、优秀人物、历史变迁、自然资源开发情况、重
要经验和教训进行整理,提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做到一切有用的资料都能永续利用。
  当前,我们除了要集中精力编纂好、发行好、利用好三级志书外,还要编写好各类年鉴
和国史、地方史、专业史以及基层志书。还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分类、存档等工作。
  同志们,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修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
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全面完成本届修志编
史任务,为振兴黑龙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