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冰城夏都 >> 自然风光  
 
松峰山
     
    松峰山  属张广才岭余脉,坐落在阿城市东54公里、哈尔滨东南80余公里的松峰山镇境内,海拔627米。公元12世纪初,女真人完颜部灭辽,于今阿城城南建立大金国后,发现并开发了此地。因她山险石奇,洞幽水妙,鬼斧神工,千姿百态,故早有"天降仙境"之美誉,游览之余,人们又赞其为"龙江第一秀",令游客叹为观止。
    松峰山主峰陡峭险峻,俗称烟囱砬子,支峰状似双乳,早在金代就有金源乳峰或双乳山之称。清嘉庆年间,因此山苍松翠柏蓬茂,故又称松蓬山,被列为宾州八景之一。至清咸丰年间,终以此山松茂峰奇的鲜明特点,最后定名"松峰山"至今。山上五峰并峙、相映成趣,怪石林立形状各异,有的如雄狮怒吼,有的像巨猿端坐,晴朗的夏日常有云雾环绕山间,景色极为壮观。山上有金代古洞、清代庙宇和棋盘石、拜斗台、黄经坛、道士墓等文物、古迹。有烟囱峰、双乳峰、北峰、狮吼峰、鸡冠峰、小南山、石猿、不绝泉和一线天等十余处自然景观。山之左右,上下皆有盘道,可供游客登攀。
    松峰山林木葱郁,怪石嶙峋,且物产丰富,有贵重的红松、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等树种,还有山葡萄、山核桃、草莓、山梨等野果以及人参、平贝、刺五加等贵重药材。
    松峰山山峰险奇,泉水甘冽,景色迷人。游人沿着山间小路,目睹挺拔的青杨、健美的白桦、坚实的黄榆、粗犷的紫椴……参天大树,郁郁葱葱。耳闻松涛阵阵、小溪潺潺、百鸟啁啾。难怪游人骚客赞叹,松峰山有黄山的风韵、华山的险峻、苏州园林的典雅。游人曲径通幽、攀缘前进、大汗淋漓,乐此不疲。当登上峰顶,一览脚下群山,顿觉江天寥廓,心旷神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快感。
    松峰山所在的阿城市,是满族的祖先女真人的发祥地,也是1115年建立大金国设都的圣地。都城附近有如此奇幽险秀的自然景观,皇族王公臣将定会游猎观光。且凭借地势险要,也可操练兵马。可见松峰山的魅力,连金代名将兀术母后仙逝也曾葬于老母顶子山。从这时起,道教开始传入,各方道士陆续进山修炼、开山、建庙、作道场,直至一代代羽化归天。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故800多年来留下一些供人仰慕的文物古迹。
    太虚洞  据史料记载,金代道士曹道清曾在此洞修道,称金源古洞。太虚洞,在山峰断壁中间,登阶可上。古洞幽深,是道家修真养性之处。它由前后两洞相连而成。前洞为天然洞,呈扁圆形,底宽约6米,高约5米,长约16米。后洞为清代道士凿通,宽2米,高2米,长约15米。
    据考证,太虚洞是黑龙江省最早的道庙,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太虚洞中,原有三方石碑。其中一方是金代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为在此洞修道而羽化登仙的曹道清所立,史称曹道士碑。碑长1米余,宽60厘米,厚13厘米。上碑详细记载了曹道清的修道情况。
    现立于洞中的两方石碑,是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和伪满康德二年(1935年)所立。碑文主要记载了清代嘉庆年间,开山教祖王教参来宾州辖地松峰山修建海云观的过程和七代祖师的情况。
    海云观  始建于金代,后被毁。元灭金后,松峰山道观一度衰落,至清代又兴盛起来。时值晚清,松峰山海云观曾是东北道教圣地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海云观古庙因掩护过抗日游击队员于1934年被日本侵略者炮火轰炸。日本投降后,又重新修复,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被彻底拆毁。现今的海云观道庙是1984年由上级政府拨款,利用原庙基础,按原状复修的。
    海云观距太虚洞西侧约70米,背靠巍峨、陡峭的山峰,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看上去威严、肃穆。道观由正殿和东西偏殿组成。正殿为"三清殿",殿内供奉三天尊神像,即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左右是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塑像;两壁是24孝彩绘图。东偏殿是"关岳殿",殿内有关羽、关平、周仓和岳飞、岳云、张显的塑像。西偏殿是三霄殿,殿内有云霄、碧霄、琼霄三娘娘塑像。这些栩栩如生的塑像,以民族宗教文化的历史色彩引发游人的沉思、遐想。
    棋盘石  太虚洞的顶上,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峰,曰"棋盘峰",亦称"棋盘石"。从太虚洞正面洞口外,向左攀登,登上三段陡石,穿过一些小石头砬子,迂回登上峰顶,可见一块突起平坦的巨石。巨石旁长着一棵挺拔古松,石上面刻有围棋盘。据考证,这个石刻古棋盘,属金代石刻。棋盘有19×19(道)标准围棋盘。由此可见,下围棋,这种过去属于名人高雅的活动,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经从内地传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棋盘石坐落在狭窄的峰顶,顶端只能侧身通过一人;两侧悬崖,下面便是几十米深渊;在此远眺,群峰尽收眼底。可想而知,当年道士在这险境对弈,既竞棋艺,又练胆量、意志,信念专一,四大皆空,如处仙境。
    天井  在海云观背后的山峰上,有一口天然石井,人称"天井"。峰顶一块巨大坦石,自然形成一个不大的圆孔,深不见底,山高且石坚,井水却终年不竭,实为松峰山一绝。
    在松峰山,别的井水呈蔚蓝色,惟一此井系白浆水,故又有"天井神水"之称。当年道士对"天井"严加守护,谁也不准喝用,同时,道士还经常朝拜它,使之神化。民间传说也越发神奇了。
    拜斗台  在海云观西侧约50米处,有一陡峰矗立,拾阶70余,攀至顶峰,峰上有三米见方石台。史料可查,石台上原有一圆形鼎柱石桌,用做摆香案和供品,这就是道士观天象拜北斗的圣坛,叫"拜斗台"。观星拜斗,是道士所练法术之一。观星拜斗在夜深星全之时进行,或观天象、气象、气数、人间吉凶祸福,或祈祷神灵保佑等,尽寄心造之神,大凡只能算是精神寄托而已。
    黄经坛  穿过太虚洞北行近百米,在一片绿草如茵的开阔地尽头,有一个突起的方形石台,高10余米,长宽各约8米,坐北朝南,北沿是断崖,南沿翘起一角,状似乌龟头,两边伸出两条石埂,像龟的两只前足,这就是道士诵经的圣坛,叫"黄经坛"。其右侧石埂连着一块方形巨石,高约4米,宽长均约3米,系层岩叠起,其状似书经层层相摞,故称"摞经石"。据史料记载,道士王教参在修建海云观之前,曾在此坛修道10多年。所诵大量经文,高摞年久,日精月华使之石化,也未可知。如今四周古树参天,树下长满了映山红,每当春夏,百色争妍,即使再有高僧老道,恐怕也难以入静诵经了。
    道士墓  清代道士墓位于松峰山南麓山坡上。墓地方圆几十米,有道士墓近10余家,排列有序,形状特殊,均为立式坟墓,或圆锥形或方形。因道士都坐着羽化,棺柜也为立式,故坟墓是立式的。墓前都立有石碑。为首的是开山教祖王教参之墓,王教参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羽化,卒年72岁,在松峰山修道53年。
    松峰山自然景观恍如仙境,崖险峰秀,石怪水奇,自然美加之不断地修饰,其景观自然不会很差,不信,你就快去领略那烟囱峰、双乳峰、狮吼峰、鸡冠峰、小南山、石猿、不绝泉、一线天……的仙姿神韵吧!
    烟囱峰  在松峰山中间,有一突起的高峰,直挺挺地矗立着,像是用大块岩石层层砌起的一座几十米高的烟囱,故称"烟囱峰"。
    烟囱峰是松峰山第一高峰,海拔627米,巍峨险峻,四壁陡峭,极难攀登,只有一条路可迂回登上峰顶。偶有勇士登顶,游人无不惊奇地称赞。登顶者也向峰下游人挥手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实有"地到无边天作界,山无绝顶我为峰"之感。
    每年夏秋季节,山区多雨,雾也大。此时,可见到松峰山一些奇妙景观。有时,一片云块,压在奇峰,山上下着白茫茫大雨,山下却是朗朗晴空,阳光照射,山披彩虹,奇峰耀日。有时,早晨大雾绕群峰,只露出烟囱峰一个尖儿。此时,旭日冉冉升起,瑞光摇曳,可谓之"红霞闪闪摇碧树,紫雾腾腾照半山"。不一会,霞光万道,大雾便渐渐消失了。这暂短的瞬间,松峰山如飘在云雾之中,恰似道士欲求的虚无缥缈之"仙境"。
    双乳峰  在松峰山的北端,有南北突起的两个小峰,其状似双乳,故称"南乳峰"和"北乳峰",合称"双乳峰"。从山上的西面看,酷像一个仰卧袒胸的美女露出来的乳头。早在金代,松峰山就由此而得名,叫"金源双乳峰"。
    "双乳"之奇特,给游人带来许多有趣的联想。从不同的方向看去,它还像两只蟠桃--道教心目中圣物,因为,道教供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每年夏历3月3日是王母生日。王母要在瑶池举行"蟠桃盛会"。道教把这天作为一年之中的重要祭日,诵经祈祷。
    酷似"双乳",又像"蟠桃",给松峰山增添了无限的灵气,也使它自身更富有神秘的色彩。
    北峰  在松峰山北侧,有一险耸峻奇的山峰,叫"北峰"。此峰南侧,尚有险陡小路可登顶;北侧则是悬崖峭壁,可望而不可及。
    在北侧的峭壁上,有两处奇妙绝景,一是在峭壁中间有一条东西约1米多宽的石埂,上面生长着四棵挺拔高大的松树,依着悬崖,一字排开,匀称有序。条条树根或扎进岩缝里,或盘在岩石上,龙飞蛇舞,狂风拔不出,暴雨冲不乱。它吸取养料和水分的难度极大,却树叶繁茂,望之无不叹为"神松"。
    另一绝景,是在神松左面几十米处,北峰峭壁的顶端,有一块巨大的悬石,长约5米,宽约2米,底部向上斜面约3米,巨石的六面有五面悬在空中,只有一面贴在悬崖上,其形状酷似老翁背篓,故称"背篓石"。石上长满了中草药--石花,似乎背篓的老翁,采满一篓石花,正要下山而去。
    狮吼峰  在烟囱峰和北峰之间,矗立着一座高峰,在峰顶方形巨石的南侧,中间有一个豁口,其状像是一个张开大口怒吼的"雄狮"。人们只好在"狮嘴"中钻来钻去。"狮嘴"上能同时站立十几人,可见"雄狮"之壮观。
    鸡冠峰  在海云观前百余米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突起如墙的山峰,其西端山峰突起部分,从侧面看,像是一个"雄鸡冠",故称"鸡冠峰"。
    此峰由下向上,有三个突起部分,一处比一处高,呈45o角。从峰下仰望,或由峰顶向下俯视,这条狭长的彩带,两侧是悬崖峭壁的山峰,很像一只仰首翘尾的大雄鸡。其尽头最高处有四块怪石叠起,状似"鸡冠";前有十几米长、两米宽伸向前方的部分,似"鸡嘴";后有7米多长、1米宽部分,似"鸡脖子";中间有一块隆起的半圆形巨石,长三十余米,宽四五米,似"鸡脊背";末端有一块5米长、1米多宽的半圆形巨石,像翘起的"鸡尾巴"。看来此峰叫"鸡冠峰",算是名符其实的了。
    站在"鸡冠峰"顶远眺,松峰山镇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映入眼帘;远山近水,绿树红楼,人来车往,畦田麦浪……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升平景象。
    小南山  在海云观南百余米处有一突起的山峰,叫"小南山",山下是几十米深的绝壁狭谷。山上突起的部分,竟是由几十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岩石构成的,光滑似镜的"站桌",长方卧地的"玉床",块块排立的"坐墩"……如人工筑造安放的一般。这里是道士诵经和祭天的场所,这里的怪石块块平滑光亮,大概也与众道士天长地久地光顾有关吧?
    石猿  在松峰山东坡断崖处,有一块突出断崖的砬子石,如层岩叠起,像是一个傲视前方的猿猴,故称"石猿"。
    从这里再往上攀登,便是太虚洞和海云观。"石猿"像是它们的"警卫"、"看守",永远坚守在洞庙前。它首先"接待"客人,似尽职的导游。北方气候寒冷,无野生猿猴。人们对猴十分珍视,登山到此,都要在这里驻足饱览石猿的风采,引起一串串遐想。
    不绝泉  在松峰山东坡半山腰,有一绝妙之景,叫"不绝泉"。水从石缝中冒出来,清清淙淙,终年不息,不绝之意当取于此。泉边用块石砌筑,形成一个直径约2米的圆状水池,池沿上刻有"不绝泉"三个大字。泉水清澈,饮之甘甜、清凉、爽神。
    在泉池的下梢儿,还砌有1.2米见方的一个小池和一个长3米、宽2米的大池。在大池的沿上刻有"聚仙池"三个字。泉水均可在两池中流进流出。据说,这两个小池是道士的洗浴池。因道士等级森严,长幼分明,故小池供执事、监院洗浴,大池供一般道士洗浴。道士若思升仙,经常用清泉"神水",洗浴净身,自慰渐入仙境,故名"聚仙池"。
    一线天  在"不绝泉"往下走约150米,有两座并列突起的小山峰,高约三四十米。两峰中间自然断裂一条缝,缝宽二米余,站在缝前,抬首仰望,天成一线,这就是松峰山又一奇景--"一线天"。
    两峰以右峰略险陡,在半峰处凿有30级台阶助人登顶。石阶有些奥妙,脚踏石阶,能发出清脆的击缸声。此现象可能是石峰内有空洞所至。峰顶有一块几平方米的坦石,平滑光亮。站在坦石上北望,烟囱峰、狮吼峰、北峰尽收眼底,奇峰之险峻,怪石之奇绝,令人惊叹。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