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风物 >> 哈尔滨人物  
 
张锦春
     
 
    (1896-1975),又名孙均、铁军。山东省福山县人。早年曾祖父逃荒闯关东,来到奉天落户,后父亲张世英又移至辽宁省西安县(今吉林省辽源市)开荒种地。他在西安县立小学堂毕业后,到县立一中,四年制毕业。1920年来到哈尔滨,入东华学校学习英俄文法律专科。期间,在俄文教员张昭德帮助下,开始接受马列主义,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创建哈尔滨通讯社和哈尔滨青年学院。并以铁路小学教员,哈尔滨市邮局邮务生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曾掩护和护送中国去苏联学习的任弼时、赵世炎、彭泽、彭湃、马骥、严铭斋等人,并安排住其家里,负责办理护照、买西装、化妆等工作。1925年转至长春二道沟邮局,奉组织指示,在长春建立了通讯站,代号"弓长之"。发展了韩守本、安贫、王平等入党。后又在长春二师建立了通讯站。1926年10月,在长春通讯站、二师通讯站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长春支部。1927年返回哈尔滨,考人中东铁路专科学校。1928年被派到中东铁路沿线工作,先后在三岔河东站、帽儿山东站、珠河车站、下城子车站任副站长、核算员、客货主任等职,利用工作之便,开展革命宣传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国际情报”工作,负责搜集、刺探日寇在东北北满的兵力和活动,利用电台,每日向苏联远东军事情报部门(设在伯力)报告。曾于1933年9月、1935年3月两次去苏联开会,领取任务,并发展长兄张锦山及子张伟儒、三弟张锦峰、四弟张锦荣参加该组织。1935年被调至哈尔滨香坊车站任客货主任,利用职务之便提供给抗日义勇军情报,破坏多起日寇军用列车。1936年3月,因一面坡无线电台被日特发现,逮捕二名情报人员,他遭通缉。连夜化装携眷六人逃至山东龙口。同年秋日寇向华北进犯,他又携眷由北京、西安到兰州。时逢苏联派出志愿军帮助中国抗日,他到兰州外宾招待所作翻译工作。1938年经八路军即第十八集团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伍修权、介绍他到苏联领事馆工作。1940年八路军办事处撤走,他被国民党特务监视,列入黑名单,各处找工作困难。后改名张秀东,由马新吾介绍到玉门油矿工作,后因受排挤,1942年在张掖中学教书度日。日本投降后又回到玉门油矿工作,至全国解放。后在该油矿教俄文,作翻译,编写字典,1957年退休。1975年5月21日逝世。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