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
|
|
|
|
|
|
《农村经济》 |
|
|
畜牧业 |
|
|
【概况】 |
|
|
截至年末,畜禽存栏与上年比:生猪80.1万头,增长11.9%;奶牛3.2万头,增长18.1%;黄牛22.8万头,增长16.3%;山绵羊18.3万头,增长2%;蛋鸡1 100万只,增长25%,肉鸡饲养量1 528.7万只,增长29%。畜产品产量同步上升。与上年相比:出栏肉猪50.6万头,增长19.6%;产奶8.65万吨,增长10.9%;产蛋7.6万吨,增长12.4%;育成肉鸡1 179.6万只,增长17.8%;肉类总产量7.6万吨,增长16.9%;畜产品人均占有量增多。1991年全市人均占有:肉类15公斤,与上年持平;鲜蛋14.4公斤,比上年增长2.5%;奶类16.4公斤,比上年增长3.7%;肉鸡2.38只,比上年增长18%。城乡市场肉蛋奶禽等副食品全面放开,国营、集体和个体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居民购买力由国营商业向集贸市场转移。禽蛋放开后,集贸市场供应市民的鲜蛋占全市需求量的90%以上;集贸市场设有卖肉摊床近千个,年销鲜猪肉占全市需求量的50%以上;仅1~3月,集贸市场销售猪肉就达4 700多吨。畜牧业改革,一是组建了哈尔滨松花江乳业集团公司,初步建立起产加销一体化的大农业系列化服务体系。二是对生猪产销体制进行了改革,制定了《生猪产销体制改革方案》,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建立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办好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乡镇畜牧综合站。市政府重点投资50万元,区县(市)、乡(镇)配套投入50多万元,新建20个综合站。至年末全市已建成畜牧综合站76个,占全市117个乡镇的65%。兴办实体重点放在产后流通和产前供种上,已经办起家禽孵化场、种猪场、屠宰加工厂、饲料厂、药店等203个。农业部投资50万元,加强哈尔滨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和兽药监督检验所的建设,增添设备。在畜禽防疫灭病、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和兽药管理等工作上保持了全市五年零九个月清净无疫,受到市政府通报嘉奖。
(季宏图) |
|
|
|
|
|
附件: |
|
|
400#获得频道"47551"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47551"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47551"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47551"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