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俄国满洲军队后方总司令提议,中东铁路管理局警察部改为民政部,暂辖警务、地亩、学务3个处,该部为中东铁路附属地"行政机构"。第一任民政部长为前俄国阿斯特拉罕总督戈仑勃切夫斯基中将。
1月29日 铁路总工厂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举行罢工,工厂解雇罢工工人200余名。
2月19日 黑龙江将军奏请清朝廷修筑铁路,提出自哈尔滨江北马家船口,经呼兰、缓化至瑷珲修一干路,对青山至呼兰、昂昂溪至省城两条支路,并由对青山支路西越中东路、过松花江与白都讷铁路相接。拟于荒价下先提100万两银作为官股。
3月14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中文版《远东报》创刊。这是在哈尔滨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报纸。
5月11日 哈尔滨关道(滨江关道)首任道员(亦称道台)杜学瀛赴任,同时启用"哈尔滨关道兼吉江交涉事宜关防"印鉴。该道由吉林将军管辖。
5月13日 清朝廷委任翰林院侍讲张建勋为黑龙江提学使。
△ 黑龙江总商会成立。
6月9日 黑龙江将军衙门在哈尔滨傅家店借地设立黑龙江盐捐局。
△ 按巡警部《警务军程》,在傅家店十五道街,设立滨江厅巡警局,王毓麟任警务长。
6月17日 为呼兰"剿匪"用,黑龙江将军衙门向俄官借枪、炮;后呼兰府知府又向俄国人"请拨枪100杆"。
7月9日 为剿办呼兰"胡匪",黑龙江将军衙门照会俄国驻哈尔滨官员,借外枪50大杆,快炮3尊。
7月10日 为推行侵华政策,俄国政府召开由财政部副大臣契斯加阔夫主持,有财政部、外交部和中东铁路公司代表参加的特别会议,审议中东铁路民政部问题和哈尔滨实施"自治"等问题。
8月8日 据交涉总局称,驻黑龙江俄官派俄兵400人前往呼兰"剿匪"。
8月12日 宋小濂被任命为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办。
9月1日 清朝廷宣布预备立宪。
9月7日 在俄财政部副大臣契斯加阔夫主持下俄国政府召开特别会议,外交部代表廓索维慈和内务部代表邮电总局局长仑克维奇参加,讨论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设立俄国邮局,控制邮政权问题。
9月10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与国际卧车公司签订通行快车合同。
9月18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创办女子商务学堂。
9月 东亚烟草股份公司在哈尔滨开办烟厂。
10月6日 俄国绘图兵窜入木兰县小木兰达村,侮辱村屯妇女未遂,打死孕妇及妇女2人。
10月30日 俄国财政、外交、陆军大臣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哈尔滨实施自治问题审议委员会"提出的所谓《哈尔滨自治草案》,通过了《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建立民政处大纲》10条,会议至11月6日结束。
11月4日 黑龙江地方当局借俄兵50名,到呼兰"帮同防捕""胡匪"。
11月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哈尔滨召开代表会议,提出要扩大在中国工人中间的革命活动。
12月13日 俄国财政大臣批准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提出的成立哈尔滨交易所(俄国商会)的提案。
12月19日 俄国政府决定在哈尔滨及奉天(今沈阳市)、吉林、齐齐哈尔、大连设立领事馆,在长春设副领事馆。
12月29日 中东铁路公司公布办理铁路界内民政事宜的《组织大纲》。
是年 哈尔滨伊斯兰教徒协会创办。会址在傅家店。
△ 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建立"呼兰轮船公司",购船两艘,哈尔滨--呼兰间开始客货通航。
△ 中东铁路管理局修订《哈尔滨及郊区规划图》,调整铁路附属地布局,划定码头区、新城区为国际商埠。
△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设立临时电信学校。
△ 由知府李鸿桂等人在呼兰创办商办先登轮船公司,有40吨轮船1艘。
△ 元吉玻璃厂在哈尔滨建成并投产。
△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尼古拉教堂广场建成"莫斯科商场"(今南岗区省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