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县志 |
|
|
|
|
|
|
《呼兰县志》 |
|
|
|
|
|
|
|
|
第十二编 水利 |
|
|
呼兰境内有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少陵河等江河。每年降水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由于降水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不均,经常造成水、旱灾害。尤其是水灾,成为呼兰历史上的一大祸患,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巨大威胁。旧社会虽修有简易堤防,但防洪标准低,每逢江河洪水泛滥,多被冲毁。新中国建立后,1953-1990年,国家对呼兰水利建设累计投资4 909.66万元,年平均投资129.2万元,筑成各类江河堤防总长197.54公里,有44.74万亩易受洪灾的耕地受到保护;5个涝区除涝面积77.78万亩,占易涝面积88.7%;建有3座水库及水库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85万亩;建8处江河提水站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32万亩;建农村各类配套机电井870眼,使34.61万人吃上自来水,机电井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建对口抽井3 469眼,实灌水田14.53万亩,建670眼小口井灌溉经济作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耕地面积44.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56.2%。近年随5个涝区综合治理规划逐步实施,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得到发挥,水利事业由单纯为农业服务,发展到为仝县各部门服备的新阶段。 |
|
|
|
|
|
附件: |
|
|
400#获得频道"16984"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16984"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16984"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16984"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