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大事记  
 
1923年(民国十二年)
     
    1月8日  哈尔滨佛教会成立,会长增子固。
    1月15日  苏联远东交通部中东铁路查账委员团到哈尔滨,调查中东铁路债务情况。委员团由技监颜德庆、美国顾问贝克、英国人米杜敦、法国人巴利安等组成。
    1月20日  市公议会例会,中国议员刘绍周、傅羲年等提出增加中国议员名额案。白俄把持的市公议会多方阻挠;全体中国议员退席,并发表声明。
    1月  东三省划分军区,哈尔滨为第三区,滨江镇守使张焕相为区长,张宗昌为副区长。
    2月6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1923--1925届选举结束,选出董事5人,其中俄国人3名,中国、日本各1名,基申科任董事会会长。
    2月21日  哈尔滨《晨光》报在傅家甸北十四道街创刊,主编韩迭声。
    2月26日  松北铁路通车。
    3月1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在哈尔滨成立,护路军总司令朱庆澜任公署行政长官。
    3月4日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恢复办公,领事梯格司。
    3月9日  中东铁路路警察处划由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管辖。
    3月11日  哈尔滨总商会等28个团体发起组织"收回旅大国民外交后援会",会址设在傅家甸总商会,会长徐琴芳。
    △  哈尔滨记者联谊会成立,会长周祉民建议"一致行动,宣传救国"。
    3月12日  陈陶遗等人在哈尔滨发起成立远东外交研究会。
    △  苏联驻华代表团团长巴夫金和伊万诺夫由北京到哈尔滨。
    3月30日  哈尔滨市民大会致电北京政府和东三省政府,代表30万哈尔滨人民坚决要求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旅大,维护中东铁路主权。
    3月  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派北京铁路总工会负责人陈为人(又名陈洪涛),京汉铁路总工会秘书,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干事李震瀛(又名骆森)到哈尔滨,以《晨光》报记者身份,在群众中开展活动,筹建党团组织。
    △  蔡运升就任滨江道尹。
    4月1日  哈尔滨--上海、哈尔滨--天津开始直通电报。
    4月7日  松花江解冻,傅家甸北十六道街决堤,淹至北五道街,水深处可行船,万余户居民遭淹。松花江沿岸各地淹死3 000余人。
    △  苏联乌苏里铁路局局长科恩切利到哈尔滨,与中东铁路管理局谈判两路联运事宜。
    4月24日  金荣桂辞去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处长职,温应星继任。
    △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职权规则公布。
    5月7日  哈尔滨各界3万余人在滨江公园召开"纪念'五七'国耻大会",会后举行游行演讲。
    5月8日  哈尔滨总商会等团体,发起驱逐中东铁路管理局地亩处处长关达基出境运动。
    5月10日  筹办中俄交涉事宜公署委派蔡运升为该署驻哈尔滨代表,并于6月6日在哈尔滨设立"筹办中俄交涉事宜驻哈办事处"。
    5月14日  朱庆澜训令哈尔滨交涉员就日本警察擅自在埠头捕人一事,向日本驻哈尔滨领事进行交涉。
    5月  为改修中国大街,市公议会董事会向该街商户主借款9.8万元。
    6月8日  哈尔滨总商会成立商标局。
    6月10日  哈尔滨万国女子道德会成立,会员380名,张悦彬为会长,马素坤、何海峰为副会长。
    6月11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召开大会,纪念"哈尔滨诞生25周年"。
    6月17日  佛教会开工修建极乐寺。
    7月1日  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管区内建筑权,并接管收缴酒捐。
    7月8日  哈尔滨国民对俄外交后援会成立,会长马子元,副会长程晓川、穆蔚堂。
    7月21日  苏联代表波果金、达夫金、驻哈尔滨苏联代表吉谢廖夫,与朱庆澜就中苏边界及黑河等地经济绝交等事进行会谈。
    7月25日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公布《管理广告及收捐暂行章程》,征收广告费。
    7月28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庆澜发布布告,撤销中东铁路管理局地亩处,设立东省特别区地亩管理局。
    7月31日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山内、美国领事翰森、英国领事菲利普、法国领事普伦敦召开紧急会议,干预东省特别区收回地亩处。
    7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成立,汪洁曼为团支部秘书(书记)。
    8月1日  东省特别区强行接收中东铁路地亩处,设立地亩管理局,张焕相任局长。
    △  日、英、美、法4国驻哈尔滨领事干涉中国东省当局收回地亩处,无理封存了地亩处文件(直至1924年9月29日启封)。
    8月3日  吉林省督军孙烈臣到哈尔滨,协助东省特别区办理接收中东铁路地亩处事宜。
    8月6日  英、美、法、意、日、瑞典等国驻哈尔滨领事致函哈尔滨交涉员蔡运升,无理抗议中国当局接收地亩处。
    8月15日  日本国际运输株式会社哈尔滨分社成立。
    8月28日  苏联驻哈尔滨全权代表拉基金到哈接任,波果金去职。
    △  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在义州街与邮政街交角处建立无线电台。
    8月31日  日、英、美、法驻华4国公使推美国公使舒尔曼到哈尔滨,借口考察中东铁路,干预中国当局收回地亩处。
    8月  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派彭守朴和陈作霖来哈尔滨,协助陈为人、李震瀛发展党、团组织。
    △  松花江涨水。哈尔滨江北松北镇和南岸圈儿河一带一片汪洋,水深5尺许,洪水危及傅家甸和埠头。
    △  苏联纸币"切列沃涅茨"开始在哈尔滨流通。
    △  日本发生大地震,哈尔滨成立赈灾会,会长朱庆澜。
    9月7日  哈尔滨--长春--吉林开始办理长途电话业务。
    9月15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公布《预防马鼻流血疫症章程》。
    9月16日  陈为人、李振瀛、韩迭声等人创办《哈尔滨通讯社》,以此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
    △  哈尔滨--大连开始直通电报。
    9月  在陈为人、李震瀛的帮助下,韩迭声向地方当局备案在埠头面包街(今道里区红专街)创立哈尔滨青年学院,向青年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10月17日  哈尔滨工商研究会代表全市工商界致函吉林督军、省长、省财政厅长,揭露抨击大小官吏"逢关纳税、遇卡抽厘"、"诛求无厌",呼吁减征苛捐。
    10月31日  哈尔滨搭客汽车主人公会成立。
    10月  中国共产党哈尔滨独立组成立,由北京区领导,负责东北建党工作。负责人陈为人。
    11月11日  哈尔滨各界代表、学生、市民2 000余人在傅家甸华乐舞台举行旅日华侨遇难追悼会,疾呼"抵抗帝国主义","强我祖国,灭彼枭雄"。
    11月  滨江道尹公署《监理银行公司规则》16条公布实施。
    12月6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召开全体会议,选举彭守朴为支部秘书(书记)兼作党务。制定青年劳工、政治宣传、教育运动的工作计划,还规定了党团员定期向组织汇报及缴纳党团费的办法。
    △  老鼎丰南货茶食店在傅家甸正阳大街(今靖宇街)三道街创办。
    12月15日  张作霖电令滨江道尹、滨江警察厅,严加查禁外国银行在哈尔滨兑换大洋,以免现洋外流。
    12月18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庆澜召集哈尔滨官商、各金融机关举行紧急会议,决定禁止现大洋外流及制定对私铸、倒卖现大洋进行惩处的办法。
    12月29日  滨江道尹蔡运升、吉林省长王树翰制定公布《查禁现大洋现银外流及暴利兑换取缔办法》。
    △  张书翰代理滨江县知事,莫德惠调委吉林清丈局处长。
    12月  陈为人、李震瀛离开哈尔滨去大连。
    是年  东省特别区中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哈尔滨总商会会长张廷阁兼任会长。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