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学习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献词》,传达毛泽东主席的五次重要讲话。会议并决定:吕其恩任市革委会党组书记,郭卫人、张屏任副书记。
1月3日 市革委会发出《关于对"五七"小学教师工资补贴问题的通知》,决定公社办"五七"小学教师的工资,除国家拨款补贴外,不足部分从街办工业上交公社的基金中解决;仍不足时,将不足部分列入街道工业成本中开支。
1月7日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禁止放映封存影片的指示和省委文件精神,市委对散流在哈市的封存和停止发行的影片进行清理和收缴。
1月9日 市委召开各区、局和直属单位党委负责人会议,学习党的"十大"文件和两报一刊《元旦献词》,传达省委召开的地(盟)、市委负责人会议精神,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罪行。
1月14日 市委决定成立知识青年工作领导小组,蒲更生为组长、陈达为副组长。17日,市委、市革委会发出《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带队干部的慰问信》。
△ 全市组织9 000名民兵、公安干警和居民中的积极分子,进行3天"政治大扫除",拘留流氓盗窃犯、行凶强抢、投机倒把、赌博分子和潜逃罪犯66人,收容182人。
1月1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李剑白任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1月 市革委会人民保卫部恢复为市公安局。
△ 市委决定,撤销哈尔滨市电信局改名为哈尔滨市市内电话局。
2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到哈市,参加黑龙江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并为省和哈尔滨市机关干部作报告。省和各地各级干部40多万人在1 600个分会场收听报告。
2月 牛成山、陈造反等人写出第一张"反复辟"、"反回潮"、"反省委"的大字报后,社会上又出现了"打倒当代的孔夫子"、"打倒黑龙江省的孔老二"等大标语和大字报。
3月2日 《哈尔滨日报》发表《坚决回击修正主义路线的回潮--第三铁路工程局哈尔滨职工子弟中学红卫兵小将给原校党支部的公开信》。全市教育战线开展回击"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运动。
3月4日 根据国务院科教组关于在全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行10年制教育的通知精神,哈市实行10年制教育。1974年暑期后入校的学生学制改为10年制。
3月16日 市革委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实行火葬,反对土葬,严禁乱埋乱葬的通知》。
3月19日 市委、市革委会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20日,全市30万群众夹道欢送1974年首批2 200名下乡知识青年。
3月21日 哈一机厂、伟建厂等单位80余人,在牛成山、陈造反等人指挥下,强占省委会议室,围攻省委负责人。3月26日,牛成山等人在北方大厦广场召开大会,攻击省委搞"复辟、回潮"。
3月27日 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一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陪同到哈市访问。
3月30日 省、市总工会联合召开"批林批孔"广播大会。全市设137个分会场,10万人收听大会实况。
3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傅世英副教授,研制成功省内第一个心脏除颤器及心脏起搏器,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成功。
4月1日 全市城市居民面粉供应标准由每人每月8市斤改为5市斤;城乡居民每人每月节约的1斤口粮、1两食油恢复供应。
4月6日 牛成山、聂世荣等20多人强行冲进市委机关办公大楼,采取绑架手段,将市委书记李剑白,用挂着"批倒斗臭李剑白"牌子的卡车拉至北方大厦门前广场批斗,然后上街游斗。
4月18日 市委发出《关于批判毒草话剧〈松涛曲〉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联系实际,开展对所谓"毒草话剧《松涛曲》的揭发和批判"。1977年9月5日,国家文化部为话剧《松涛曲》及其前身《登高远望》和作者平反,10月11日,市委撤销1974年的《关于毒草话剧(松涛曲)情况的简要报告》和《关于批判毒草话剧(松涛曲)的通知》两个错误文件。
5月15日 市第二电炉厂试制成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热处理设备--保护气体震底炉新产品。
6月13日 自行车、缝纫机、上海全钢手表实行凭票供应。
7月1日 市第九届体育运动会在省体育场举行,800余名运动员分别打破球类、田径、射击等项目的比赛纪录。在田径赛中,有14人打破6项省、市纪录。运动会于6日闭幕。
9月12日 哈尔滨电机厂设计研制成功国内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11月20日 全市第二次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红卫兵第二届委员会。
12月20日 市第五制粉厂一车间由于2号升降机超负荷运转,皮带松驰摩擦生热,引燃木结构升降机筒,引起火灾。烧毁日产230吨的面粉车间和成品库,损失粮食83 850公斤,总损失价值88.8万元。灭火中,道外消防中队副中队长马玉清、班长刘玉印、战士王洪波、马建华、高传江5人英勇牺牲。25日,市委、市革委会召开现场会,提醒各单位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生产。
12月 全市首批农村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由1 867名干部组成,进驻农村基层单位400个;城市"基教队"1 960人,进驻工交、财贸、文教、公安等160个基层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