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县志 |
|
|
|
|
|
|
《五常县志》 |
|
|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
|
第一章 地貌 |
|
|
第三节 地貌区域 |
|
|
根据全县地势特点和地貌特征可划分为5个地貌区域。
中山、低山区
分布于本县东南部的沙河子镇全境和冲河镇东南部。面积2 13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8.4%。地势之高居本县之最,高程在海拔500米以上,最高峰达1 69 6米。重峦迭嶂,峰岭陡峻,坡度15°-30°,水系发育,是年亡牛河、拉林河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是本县的丰水区。土壤为棕色森林土,肥力较低。森林茂密,尚有少量原始林,复盖率为70%,是本县木材基地。耕地零星,多分布在山谷中,尚有部分坡耕地,坡度较大,土层较薄。
低山丘陵区
分布于向阳乡东部、冲河镇西北部、龙凤山乡南部、杜家镇东部、宝山乡北部、民意乡南部、光辉乡西部、小山子镇东部、志广乡北部、二河乡东北部、八家子、兴隆乡东部等地。面积1 11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4.9%。地势高程在海拔240至500米之间,多丘陵,呈半浑圆状,坡度6°-15°。地貌景观为连绵起伏的丘群,残坡积物较厚,谷底平坦,多季节性河流。耕地亦较零星,多在低丘坡脚、坳沟和宽谷中。土壤以自浆土为主,生长阔叶次生林,复盖率为22%。
高平原区
分布于民意、常堡、卫国、志广、龙凤山、冲河、小山子、宝山、双兴、二河、八家子、兴隆、兴盛、长山等乡(镇)境内。面积2 27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0.2%。地势高程在海拔200至400米之间,表面开阔,岗坳相间,起伏不大,属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坡降为1/500。土壤以白浆土为主,黑土层薄,肥力不高。
河谷平原区
分布于拉林河、牤牛河及其支流河谷中。面积1 66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2.2%。地表开阔平坦,起伏微缓,地面比降为1/1 000。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以黑土、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平原区
分布于本县牤牛河北的营城子、拉林、红旗、八家子、兴隆、双桥子、牛家等乡(镇)境内。面积32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3%。地势平坦,表面开阔,地面比降1/1 000左右。水系发育较差,排水条件不良,有沼泽化湿地。土壤以黑土、草甸土为主。主要种植旱田作物,是本县的主要粮食产区。 |
|
|
|
|
|
附件: |
|
|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