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大事记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1月1日  《哈尔滨日报》改二日刊为日刊。
    1月10日  市委召开区委、区长联席会议,决定自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至翌年正月二十日为"拥军优属运动月"。
    △  哈市移民300户去密山落户。至本月末,哈尔滨市第一期移民工作结束,共移民3 398户,12 539人。
    1月20日  市委发布《哈尔滨市特别战时暂行劳动法》(草案)。规定实行8小时工作制,对工资、用工、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作了规定。
    1月26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哈市各机关整党动员大会。李富春在会上作《总结整编、进行整党》的动员报告。市委整党总学习委员会发出《关于整党学习的通知》。
    1月27日  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市政府发布《战时工商业保护和管理暂行条例》施行。
    1月30日  市二次政务会决定成立市经济委员会,饶斌副市长兼经委主任;增设市劳动局,饶斌兼局长,赵尚朴任副局长。
    1月31日  哈尔滨市工人代表大会筹委会组成。
    1月  中共哈市南岗区委书记庄巍然离任,市委任命古关贤任南岗区委书记。
    2月7日  市委发出《关于在城市消灭封建势力的决定》。规定了对城市工商业、地主兼资本家、会道门、敌伪官僚、混进民主政权内部的敌伪残余分子的具体政策。
    2月8日  市政府开始对全市工商业户进行登记。至月末,共登记工商企业21 368户,其中工业12 092户,商业9 276户。在私营工商业中,工人、店员、职员总数为73 884人,其中工人、店员57 609人(不包括车夫、船夫、零散工匠和近两万户摊贩)。登记行业达156种。
    2月9日  市委召开全市党员干部大会,动员整党学习。钟子云、张平化讲话,号召大家联系实际,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2月10日  市政府公布《哈尔滨特别市长途车辆及乘客检查暂行办法》。
    2月15日  市委成立整党总学习委员会,张平化任书记。
    △  东北解放区首届邮政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2月20日  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成立,刘彬为书记。
    2月25日  哈尔滨广播电台与佳木斯广播电台合并为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台址设在哈尔滨市。3月19日开始播音。
    2月27日  哈市第一届军属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制订了《军属公约》,并决定开展模范军属竞赛运动。会议于3月5日闭幕。
    2月28日  出席世界工联会议的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和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总会筹委会主任刘宁一归国到哈尔滨,受到东北解放区和哈市总工会代表的欢迎。
    2月  道外警政分设。马开印任东傅家区区长,丁坚任西傅家区区长。
    △  呼兰县土改运动基本结束。
    3月3日  为解决优秀的贫苦子女入学问题,市政府决定在市内各中学校招收免费生750名。
    3月5日  市委成立财政委员会,刘成栋为书记。
    3月10日  东北军区全军后勤工作会议在哈市召开。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黄克诚作报告,李富春讲话,号召为解放全东北而战。
    3月19日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在哈尔滨试验播音,呼号为XNMR,开始曲《开路先锋》,播送曲《渔光曲》。5月28日正式播音,每日3次,分别用汉语和英语向国内外广播。
    3月22日  哈市最后一批移民离哈。自1947年11月起,哈市先后移出7 000余户,共3万多人到外县从事农业生产。
    △  为团结科技人员从事新民主主义建设,市政府特邀科技人员召开座谈会。市长朱其文在会上指出:"技术者应与群众工人相结合。只有智力与劳力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成果"。
    3月24日  道外茂盛东木铺经理之子胡茂盛被匪徒绑架。是日,侦察员倪金德在契案中与匪徒枪战时牺牲。5月5日,公安局破获全案,逮捕该匪团28名匪徒,将17名主犯枪决。
    3月28日  市政府经委公布《关于今后粮食合作社工作的决定》,指示各区委加强领导,搞好粮食定量分配工作。
    △  市委任命张振东任道里区区长。
    3月  哈市工商业日益繁荣。本月登记开业的工商业者达1 000余户。
    △  在"保证不荒一垅地,不向政府借贷款,互助生产,劳动致富"的口号下,市郊农村开始组织换工插犋小组。
    △  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在哈尔滨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工作会议,刘白羽、张庚、袁牧之、朱丹、向隅等先后发言,凯丰、萧向荣到会作报告。
    △  市政府发布《东北解放区优待革命军人家属条例哈尔滨特别市暂行施行细则》,原公布的《哈尔滨特别市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废止。
    4月8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李富春、王首道、陈郁、邵式平等,与自然科学及科技工作者80余人发起在哈成立"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
    4月9日  根据市委《对公安局一九四八年工作的决定》,公安人员由街公所划出,成立公安分驻所,全市共设99个分驻所。
    4月11日  市政府召开荣誉军人大会,成立市荣誉军人管理委员会,张观任主任委员。
    4月17日  市政府发布《关于生熟粮食一律禁止出口问题的通知》,凡2.5公斤以上的生熟粮食一律禁止出境。
    4月18日  东北民主青年联盟在哈尔滨召开第三次盟员代表大会。106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决定在"民青"基础上建立毛泽东青年团的决议。钟子云、朱其文、车向忱到会祝贺。
    4月21日  哈市召开征集铜铁大会,支援军工生产。
    4月23日  市政府发布《渔业批发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4月27日  哈市大、中小学教师在四中集会,成立哈尔滨市教师职工联合会。
    5月1日  哈市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97人。李立三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六次劳大"筹委会讲话,市委书记张平化、副书记钟子云、市长朱其文出席会议。大会通过了《暂行劳动法》(草案),制定工薪标准暂行办法,决定将哈尔滨市总工会改为哈尔滨特别市总工会,选举执委39人,候补执委4人,选出26名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代表。
    5月4日  哈市青年在丽都电影院纪念"五四"青年节,成立毛泽东青年团哈尔滨市团部。大会选举陈模为主任。,吴限、曲俊田为副主任。
    5月7日  市政府发布《优待专门技术人员暂行条例》。
    5月22日  市委成立宣传教育委员会,蒋南翔任书记。
    5月27日  市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决定首先公开市委等机关和自来水厂、电车厂、靠山屯、大嘎哈、义昌泰、一中、四中等基层支部,同时公开建党。
    6月1日  市政府卫生局集中600名医务人员,编成160个小组,分别在各区进行预防鼠疫注射。
    △  市政府发布《国营企业机关学校战时工薪标准暂行办法》,实行实物工薪制。
    6月5日  市委成立工薪生活委员会,朱其文任主任委员。
    △  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道外正阳小学改名为靖宇小学校。
    6月13日  市委作出《关于党在哈尔滨公开的决定》。22日,市委组织部通知,一般机关、支部可先有计划有步骤地公开党的组织,市、区机关暂缓公开挂牌,但可建立办公制度。
    6月19日  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道里新城校改名为尚志小学校。
    6月20日  为便利交通、保障安全,市公安总局发布《交通整理取缔要点》。
    △  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哈尔滨日报》开辟"党的生活"专栏,郑依平、林克泽、曹海波等12人为专栏编委。
    6月27日  市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决定首先公开市委等领导机关,以及自来水厂、电车厂、靠山村、大嘎哈、义昌泰、一中、四中等基层支部,并同时公开建党。
    6月  道里区划分为道里区、新阳区。
    △  吉林省政府令,将舒兰县管辖的山河、向阳、沙河子区,划归五常县。
    △  市政府决定,张观任市政府秘书长,丁公甫任副秘书长。
    7月1日  根据市委决定,自本日起逐步公开党组织和公开建党。市委和各区委首先公开党组织,公开建党。7月,全市有党员2 710人,支部151个。截止12月,党员增至4 013人,支部增至269个。
    △  哈尔滨市首创公私合营企业公司在道里外国六道街(今大安街)开业,资金35亿元,国家投资占60%。
    7月3日  市法院判处国民党建军惯匪、打家劫舍残害人民的杜汝喜、杨焕煜、韩子良、姚国富等死刑,执行枪决。
    7月5日  哈尔滨荣誉军人干部学校在沙曼屯(今和兴路沙漫社区)正式开学。市社会局局长张观兼校长。
    △  市政府决定将东、西傅家区各划出一部分(西从靖宇三道街--靖宇十三道街,南至南勋街,北至松花江岸)成立北傅家区,李子敬任区长,张晓岩任公安分局局长。
    7月6日  东北科学院在哈举行开学典礼。该院设有理工、医学、农林、行政、公安、教育、美术等7个系及文工团和研究所。
    7月13日  哈工大、东北科学院、青干校、行知师范学校以及哈市6所中学共12个单位,及社会青年团体代表8 000余人在兆麟公园集会,抗议国民党屠杀爱国学生的罪行,紧急声援北平爱国学生反对美帝扶植日本、反卖国、反饥饿的斗争。
    7月15日  市委转发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刘英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妇委书记,蒋南翔调出另有任用,其分管的青年与农村工作由刘彬负责,郑依平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批准市政府成立党组,由朱其文任书记,成员有刘成栋、饶斌、陈龙、张观、刘披云、陈一凡、黄华青、曹海波等。
    7月20日  市政府决定,取消闾、组,建立小街制,每街约800--1200户。街政府为一级政权,全市由市、区、街三级政权组成。
    7月28日  松浦区划小村工作结束。将原7个大行政村划为13个小行政村、街。选举了村、街干部。
    7月23日  《哈尔滨特别市摊贩管理条例》公布。
    7月31日  全国解放区工人代表大会举行预备会,决定将大会改称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并选举陈云、李立三、蔡畅、刘宁一、朱学范等34人组成大会主席团。
    7月  市政府完成对摊贩、行贩的登记工作,总计30 024人。
    △  东北文协主编《文学战线》杂志创刊,主编周立波。同年12月迁沈阳。
    △  市委决定,李常友任南岗区委书记。原书记古关贤另有任用。
    △  为支援前线,道里区成立了9个絮行厂,有2 000多名妇女参加军服军被絮行。新阳区成立5个絮行厂,有1 500多名女工。四个月道里区完成12.3万套棉军服制作任务,支援解放战争。
    8月1日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出席会议的全国各地的504位工人代表,代表了全国有组织的工人280万人。李立三、罗荣桓、林枫、冯仲云、朱其文等代表东北解放区人民向大会致辞。大会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和《东北职工总会章程》。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东北职工总会成立,选举产生了由81人组成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会议于22日闭幕。
    △  "平安"、"巴拉斯"、"丽都"电影院改称职工第一、第二、第三俱乐部,并在顾乡区开办职工第四俱乐部。
    △  哈尔滨市人民警察队成立。
    8月3日  陈云同志在第六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作《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报告,提出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的总任务。
    △  道外14个被服加工厂工会统一成立"产业工会联合会"。
    △  市委、市政府、职工总会、毛泽东青年团、妇联,在铁路俱乐部联合宴请出席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代表。刘宁一、朱其文在会上讲话。
    8月9日  在六次劳动大会上哈市代表团张维祯汇报全市两年来工运情况,并提出加强国营公营企业工运,克服官僚主义、包办代替和实行交叉累进工资制度等今后的任务。
    △  哈市开始发放常住人口居民证。
    8月11日  市政府批准实施《技术津贴暂行办法》。
    8月15日  《哈尔滨日报》发表社论纪念"八·一五"三周年。指出:两年多来,哈尔滨人民积极地支援革命战争,两万余名青年参军,7万余名民工、2 000辆车、500名司机、1 600名医生护士参战。有44 258人就业。
    △  全市10万人集会,热烈庆祝"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8月19日  由道里东北银行经南极街到道外许公路的有轨电车新线路(5路)开工修建。11月1日正式通车。
    8月20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江上俱乐部设宴欢迎投奔解放区的国民党长春大学代校长张德馨先生。
    8月23日  东北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在哈市召开。中共中央东北局青委韩天石作了题为《建立毛泽东青年团,统一东北青年组织》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东北解放区毛泽东青年团暂行团章》,会议于30日闭幕。
    8月27日  市委作出《关于加强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强调干部要经常地学习理论、政治、业务、文化。
    △  为响应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号召,援助国统区阶级弟兄反蒋反美斗争,哈市职工献金1亿多元。
    9月9日  市委宣传部在中苏友协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市委宣传部长郑依平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张平化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凡夫、沙青、舒群、宋之的等出席会议。
    9月10日  市政府召集收集交通器材会议,成立收集委员会,领导全市铁路、电信交通器材的收集工作。全市人民踊跃捐献交通器材。
    9月14日  哈尔滨特别市公安总队成立。
    9月15日  哈尔滨特别市法院改称哈尔滨特别市人民法院。
    △  道里机关公开党支部。
    9月19日  市政府决定,各小学校划归各区领导,其中兆麟、安广、马家沟和北新4所重点小学由市教育局直接领导。
    9月20日  市委作出《公开建党的决定》。
    9月24日  市委发出《关于青年团工作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对青年团的领导,把团的工作视为党委日常重要工作之一。
    9月28日  市委组织部发出通知,李雨芝任市委副书记。
    9月  呼兰县组建担架队,参加锦州战役。
    10月1日  市政府发布布告,令全市一切公私工商业进行营业呈报。
    △  市公安局在市政府广场举行消防大演习,东北局和省、市领导李富春、林枫、高崇民、车向忱、汪金祥、钟子云、聂鹤亭、朱其文、刘成栋、饶斌、陈龙、黄华青等同志亲临现场检阅。
    10月6日  在10月1日义县战役中光荣牺牲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朱瑞将军的遗体运到哈市。9日,哈市召开各界沉痛公祭朱瑞大会。高岗、陈云、洛甫、林枫、李立三、李富春、高崇民、周桓、伍修权等前往祭悼。
    10月10日  上午9时30分、10时30分分别举行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塔(道外八区广场)揭幕典礼和公祭追悼大会。东北党政军民学各界1.5万余名代表出席两个大会。中共中央东北局、省、市领导林枫、李立三、伍修权、冯仲云、朱基文等出席大会。
    △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第一次执委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案》,再次审议《全总章程》,并选举陈云、李立三、朱学范、刘宁一、刘长胜、陈郁、蔡畅、李颉伯、许之桢、张维祯、唐韵超、冯文彬、林锵云、易礼容、朱俊欣15人为常委;陈云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立三、朱学范、刘宁一为副主席。
    △  市委决定撤销道里、道外两个中心区委。
    10月17日  全市12万群众召开庆祝锦州解放祝捷大会。
    10月20日  松江省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阿城县召开。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和全国总工会唐韵超出席并讲话。
    10月22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常委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进行常委分工,讨论通过5项决议。
    10月27日  哈市毛泽东青年团第一届临时代表会议在铁路俱乐部举行。大会决定,市毛泽东青年团更名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0月28日  市委、市政府在兆麟电影院召开庆祝锦西大捷及欢送赴新区工作干部大会。哈市又一批干部开赴辽西新解放区工作。
    10月30日  市公安局长陈龙离任,黄华青任市公安局局长。
    10月31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饶斌任哈尔滨特别市市长。原市长朱其文、副市长刘成栋调出另有任用。
    10月  哈市广泛开展劳军、支前运动。各工厂、学校、机关、商店纷纷写慰问信、做慰问袋、献慰问金,组织慰问队慰问伤员,组织输血队为伤员输血,集中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  在市政府与香坊区政府动员下,466名翻身农民经两个多月的努力,在苇子沟一带挖得日伪军火仓库残存掩埋炮弹3 000余吨,又动员大车1 636辆,将炮弹运交军工部。
    △  中共松江省省委书记张策到呼兰县检查工作,并作形势与任务报告。
    11月2日  东北野战军攻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  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刘明夫任市商业局局长,黄华青任市公安总局局长。
    △  冯玉祥将军夫人李德全由欧洲归国抵达哈尔滨。翌日,哈市各界妇女举行欢迎会。
    11月4日  全市20万人举行祝捷大会,庆祝沈阳解放,庆祝全东北解放。晚上,举行盛大提灯游行。
    11月9日  市政府统一制定、发放的各区、街、村政府印鉴正式启用。
    11月12日  市委决定,安作路任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张屏任新阳区委书记。
    11月16日  东北军区政治部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释放被俘国民党军官961名。
    11月17日  市政府工业局开始办理本市工业企业开业、废业、营业变更等补充登记,有3 000余家工商企业因不守法令,擅自开、废业受到处罚。
    11月25日  张闻天(洛甫)到拉林视察土改工作。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再次到五常县视察工作。
    11月28日  国民党统治区平、津、京、沪、杭等地95名大、中学生冲破封锁,经3个月跋涉辗转到哈,受到哈市人民的欢迎。
    12月1日  市委发出《哈市情况的新发展与1949年的工作任务》的指示,提出哈市是东北解放区第二大城市。1949年经济、文化、政治、财政各方面的任务是繁重的,强调经济建设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12月5日  市政府举行公开党员大会,成立市委直属第一总支,李桂森任总支书记。张平化、饶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号召党员起模范作用。
    △  市政府发布布告,自本日起每日鸣汽笛3次,以标正哈市时间。
    12月6日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市团部主办国际青年照片展览会在道外南马路职工总会礼堂开幕。
    12月9日  哈市大、中学生代表千余人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同时召开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蒋南翔、宋一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  市学生联合会召开执委会议,选举郭永泽为市学联主席,常委9名。
    12月17日  市长饶斌签署布告,令囤积居奇投机操纵面粉市场的双合盛、义昌泰、成泰益、天兴福火磨等,自即日起按照未涨价之前的价格大量分散出售面粉,直接供给市民,严禁操纵垄断。
    △  市政府颁布《哈尔滨特别市对民国三十六年下半年营业税补征办法》。
    12月24日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和陈翰章将军遗首,由陈光司令员从长春迎回哈尔滨,陈列于东北烈士纪念馆。
    12月29日  市政府公布《冬季清扫暂行办法》。
    12月  市委年末统计,全市私营工业1.5万余户,工人7.47万人,资本798亿元;私营商业1.15万余户,职工2.5万人,资本208万元。
    是年  市政府公布《哈尔滨技术人员登记暂行办法》。
    △  据市委统计,1948年哈市完成军工生产任务情况是:生产六○炮2 137门,六○炮弹20.1万发,信号枪1 379支,爆破筒4 002支;单军服54.4万多套,棉军服31.7万多套,棉大衣29.8万件,手套29.4万双,棉皮鞋25.2万双,夹皮鞋7.23万双,撒鞋47万双,皮帽55.1万顶。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立,地址在马瑞街101号(今大成街)。这是哈尔滨解放后成立的第一个科研所。
    △  东北公安总处批准出版于绍文等人编写的《指纹学》,这是全国解放区第一本刑侦技术方面的书籍。
    △  将道外十六道街圈里、北市场、桃花卷、安乐市场等处妓院,以及其它区妓院全部取缔。妓女有家投家,无家者迁往矿区等地安置从良。
    △  阿城县有四次出动随军担架400余副,大车260台,民夫3 290人开赴前线,支援解放战争。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