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 日本加入《英俄协定》,居住在中东铁路沿线的日本人开始纳税和享受"自治"权。
3月16日 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波及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哈尔滨铁路机械总工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
3月17日 俄国人"哈尔滨执行委员会"成立,阿列克山大洛夫为委员会主席。
△ 哈尔滨铁路机械总工厂俄国工人组建"工人代表苏维埃"(即劳工委员会)。
3月18日 哈尔滨俄军举行大会,庆祝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 市公议会提出废除警察制、建立民警队的提案。
3月29日 滨江道尹兼哈尔滨特派交涉员李鸿谟致电吉林省省长郭宗熙,主张派兵进驻哈尔滨。
4月2日 傅家甸商界组织的借款公司举行成立典礼,王席珍为经理。
4月3日 东三省共和协进会派人到哈尔滨组建支部。
4月12日 三十六棚中国工人捐款,援助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月20日 滨江县公署发布通令,禁止学生加入政党,令已加入政党者立即脱离,否则开除学籍。
4月21日 滨江县律师事务所成立。
4月26日 中东铁路机关报《哈尔滨新闻》停刊,另创办《铁路员工》报出版,主编多勃罗洛夫斯基。
5月1日 哈尔滨铁路机械总工厂中、俄工人联合货栈、商场、作坊工人举行罢工,高举红旗,抬着"工党万岁"、"民主大同"等标语,在秦家岗尼古拉教堂广场(今南岗区省博物馆中心广场)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5月9日 哈尔滨美国商会成立。
5月29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会长乌曼斯基和董事格列鲍夫、谢明尼科夫辞职,董事会选举喀恩为会长。6月5日,喀恩辞职,迪诺夫斯基接任会长。
6月1日 日本人在哈建立哈尔滨仓库。
6月6日 滨江县妓院已达200余家,在东三省中为最多。
6月12日 埠头与秦家岗中国酒商开会,筹议抵制中东铁路公司禁酒办法。请吉林交涉局照会铁路公司延缓禁酒期限。
6月18日 英商成立哈尔滨商务调查局,驻哈英国领事为名誉局长,汇丰银行总办为局长。
6月21日 滨江警察厅下令拆毁傅家甸小六道街两旁房屋,扩修街道。
6月 在哈尔滨的各派俄国人相继组织"工兵苏维埃"、"将校委员会"、"铁路职工委员会"、"哈尔滨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远东拥护祖国和宪法会议委员会"等,相互斗争十分激烈。
7月3日 在傅家甸四家子修建的滨江公园(今道外二十道街公园)峻工,公园占地13垧。
7月5日 因卢布涨落不定,哈埠中国银行停止卢布交汇。
7月10日 霍尔瓦特下令,中东铁路沿线各酒厂、商一律关闭,不准制造、贩卖酒品,致使740余家中国酒厂、商损失严重。
7月18日 哈埠马车行集会,要求市公议会董事会增加马车费,20日之前不作答复即实行罢工。8月15日,哈尔滨马车夫举行罢工。
7月27日 哈尔滨三十六棚、地包、八站、香坊、车站、铁路印刷厂等3 000余名中国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持续1个月之久。
7月 哈尔滨金融恐慌,卢布大跌,中东铁路停售南路车票,各商家多改为以小洋为本位。
8月1日 滨江县清丈街基结束,撤销县清丈局,设土地清查局。
△ 哈埠中国酒商400余家两次请愿,要求铁路公司延期禁酒。
8月3日 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公司工人"每月所得薪工不敷衣食",全体罢工。
8月8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对市内煤、柈实行定量供应。
8月16日 老巴夺烟卷公司工人罢工。
8月 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9月,组织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建立与北京段祺瑞对峙的南方政权。出师北伐。进行护法战争。
9月18日 中国商民拒绝收用面值为1 000卢布的俄国纸币,驻哈俄领事照会滨江道尹"不得排挤"俄币。
9月27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会长迪诺夫斯基和全体董事辞职;基申科继任会长。
10月1日 滨江县县志编纂事物所成立,总纂张南钧,主任刁子明,附带劝学所。
10月12日 哈尔滨华俄道胜银行奉总行电令停止放款。
△ 滨江县知事张南钧令警察厅厅长安瑞臣招募200人,组成警备队。
△ 哈市工兵苏维埃发布通令,向市内各俄商征收军装用布。
10月15日 滨江县志编纂事务所成立(后改称县志局),附设劝学所内。总纂张南钧,主任刁子明。
11月1日 滨江县警备队成立,计有警察240人,编为一个营。13日,警备队首次开进埠头和火车站,分段巡逻。
11月5日 滨江阜成公司成立,召开股东会,选举傅巨川、于喜亭、诸汾伯、王西园、王魏卿、于佐周、徐琴舫等7人为董事,陈仲宽、齐振声、庄聘忱3人为监察。
△ 哈尔滨工兵苏维埃开会,组成临时革命委员会。
11月9日 哈尔滨卢布暴跌,各银行均停放卢布贷款。
11月10日 哈尔滨工兵苏维埃与布尔什维克党组织成立"城防委员会"。
△ 哈尔滨机械厂工人和革命士兵召开大会,通过了承认苏维埃政权的决议。
11月21日 滨江道尹李鸿谟辞职。施昭常任滨江道尹兼吉林省铁路交涉局交涉员。
11月25日 中东铁路当局无力控制哈尔滨局势,驻哈尔滨各国领事馆纷纷组织自卫团。本日,英、美、法、日4国驻哈尔滨领事要求滨江道尹采取行动,维持哈尔滨秩序,保护在哈侨民。
11月27日 滨江县知事召集军警会议,决定一旦有情况,各商号一律关闭,派警把守巷口,实行戒严。
△ 中东铁路运行紊乱货物积压,仅哈尔滨车站就积压875车皮货物。
11月28日 驻哈日本领事佐藤代表驻哈领事团向霍尔瓦特递照会,要求限制工兵苏维埃的活动,称"为保护日本利益",他们有权调用日本军队。
11月 霍尔瓦特授命由德奥前线返回哈尔滨的原外阿穆尔军区副司令萨摩依洛夫,制定重新组建护路队计划。
12月3日 日本驻哈尔滨领事馆组织侨居哈尔滨的日本人成立"自卫团",并发给枪支。
12月4日 应中东铁路管理局紧急请求,滨江道尹施昭常派滨江县知事张南钧、营长关德山率军警到路局及各街道巡逻、设警"镇慑"。
△ 滨江县公署由傅家甸迁往东四家子新址。
△ 滨江县知事张南钧电请督军省长设法维持哈尔滨局势。
12月7日 吉林督军孟恩远派团长么佩珍督带王、陆两营及学兵到哈尔滨,维持社会治安。
12月12日 哈尔滨俄国工兵代表苏维埃发表告公民书。
△ 霍尔瓦特通告各国驻哈领事,表示他已无力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侨哈各国商民分别组织"自卫团"。
△ 苏联人控制的"自治市"内的中国商民,在埠头区组织中国商警,设员警200人。
12月13日 吉林督军增派旅长陶祥贵督带三营到哈尔滨。
12月14日 哈尔滨俄工兵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撤销霍尔瓦特及其助手在铁路管理局的职务,任命布尔什维克党员工人斯拉文为"主持中东铁路管理局政治与外交事宜委员"。
12月17日 吉林督军孟恩远令,在哈尔滨傅家甸成立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部,陶祥贵任总司令,么佩珍为副总司令,高士宾为会办,并任命滨江县知事张南钧为军法处处长。
△ 北洋(北京)政府特派专使大总统府顾问何宗莲中将、大总统府副长官张宗昌中将到哈尔滨,进行"处理有关在哈布尔什维克军队交涉事宜"。
△ 黑龙江督军鲍贵卿调炮队三营到哈尔滨,驻扎江北。
△ 哈尔滨俄工兵苏维埃派普拉诺夫为驻哈尔滨领事,原沙俄驻哈尔滨副领事波波夫逃入吉林交涉局。
12月18日 何宗莲、张宗昌、陶祥贵、张南钧等到中东铁路管理局,与霍尔瓦特等密谋遣散在哈尔滨的苏联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军队。
△ 北洋(北京)总统府顾问颜世清到哈尔滨。
12月21日 北洋(北京)总统府政治咨议员龚北居到哈尔滨。
12月25日 中国警备司令部与霍尔瓦特交涉,议定驱逐留金军队5项条件。
12月26日 中国警备司令部派军队到埠头区八杂市和秦家岗西大桥,解除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军武装。西大桥一带发生冲突,双方均有伤亡。12月28日 留金及其领导的俄军4 000余人被遣送出境。中国军队驻进俄军营房。
△ 中国警备队总司令、副总司令会同滨江道尹施昭常出示布告,宣布中国军队驻守中东铁路沿线。
12月29日 北洋(北京)政府委任吉林省省长郭宗熙兼中东铁路督办。1918年2月1日,中东铁路督办公署在哈尔滨成立。
△ 中、俄双方派人组成"哈尔滨保安办事处",设在中俄会审会堂,负责"办理一切纠葛事件,以免冲突"。
是年 原俄国阿穆尔总督关达基逃亡到哈尔滨。
△ 哈尔滨爱沙尼亚侨民会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