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冰城夏都 >> 文物古迹  
 
“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坐落在双城市双城镇东北隅一座青砖灰瓦的大院里。远远望去,鸱吻高踞、古木葱笼,朱红色院门在青砖围墙的衬托下分外醒目,使这座宅院于古朴中透出一丝神秘……
    公元1917年,吉林省警察厅警务处处长赵冀在双城堡(现双城镇)东北隅建起一座青砖灰瓦的私宅,30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首脑机关就在这里运筹帷幄,成功指挥了东北战场上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并精心谋划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为解放全东北、夺取全国范围内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北方民居,占地5 760平方米,由东西两院相接而成。三合院居东,西面为四合院,共有青砖灰瓦硬山式房屋35间,比较而言,三合院的建筑更为高大轩敞,工艺也更精湛,院内青砖铺地,正房及东西厢房15间,均前出廊檐后出翘,既防汛遮雨又能保证房间冬暖夏凉,廊檐下一字排开外廊明柱,柱由整根圆木雕成,外覆红漆。柱下垫鼓形石柱础,柱上托举起木质额枋,上面彩绘山水、人物故事图案。房屋四壁青砖到顶,挑檐砖精雕细刻,寓意福寿双全,平安吉祥。屋顶为五架抬染式木质结构,上覆小灰瓦,正脊两端挺立鸱吻。三合院南墙正中是一座木滚脊门楼,虽不高大,但造型别致,油漆彩绘精细,太平鸽、滴水瓦、兽面瓦当一应俱全,使其成为整个院落的点睛之笔。总而言之,从小处着眼,建筑物磨砖对缝,卯榫相接,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通观整体,古朴典雅的院落透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然而,即便如此,若没有上个世纪中叶爆发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震惊中外的解放战争,这里也只能是不为人知的一隅,或许早就成了一片废墟。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做抉择,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力图避免战争,但国民党有恃无恐,坚持发动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果断号召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并于1945年派遣2万干部、10万战士进入东北,会同原东北部队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同年,林彪来到东北负责指挥整个东北战事,1946年10月,因战争需要,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从哈尔滨移驻双城,从此,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联军首长在这里度过了两年指挥生涯。这是不平凡的两年,两年里,人民军队在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从三下江南到辽沈战役,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至关重要的胜利。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给后人开辟一块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于1998年10月在原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基础上建成开放,纪念馆设立三个展室。
    第一展室设在三合院正房,命名为司令部展厅。内部复原,自东向西依次为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的卧室,办公室和前线指挥部的作战室。室内即使在白天也挂着窗帘,说到这窗帘,就不能不提起一段往事,1938年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国共正在合作抗日。林彪的115师为主力部队,阎锡山部策应。林彪有清晨遛马的习惯。一天,他骑了一匹洋种马,穿着一件平型关的战利品--日本军大衣出去遛马,不知不觉进入了阎锡山的部分防区。由于晋西南山区空气潮湿,雾气较大,阎部士兵误认为来的是日本军官,便向他开了一枪。子弹深穿林彪右肺叶,致其脊髓神经严重受损。从此留下喜静、失眠、忧郁、怕风、怕光等后遗症,所以在前线指挥部的窗帘即使白天也不拉开。
    著名的辽沈战役前期作战计划制定于这间作战指挥室。如今,军用地图、会议桌、放大镜尚存,睹物思人,不由令人浮想起罗荣桓、彭真、刘亚楼、吕正操、谭政、洪学智等革命家指挥若定的身影。
    三合院的东厢房曾经是前线指挥部的伙食房,现为"四野"将帅英雄谱展厅。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战火中,第四野战军锻炼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授衔(或批准晋升的)将帅中有521位来自"四野",其中包括2位元帅、3位大将、19位上将、57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在战火中有6万余名"四野"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涌现出杨子荣、董存瑞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立功者占全军总人数的28.5%。"四野"将帅英雄谱以图片与文字介绍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他们的丰功伟绩,寄托后人对他们的尊重、敬仰和怀念之情。
    西厢房原为前线指挥部警卫室,现为"四野"战史陈列室。"四野"之所以常胜,关键在于能机动灵活地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在展柜中就保存着一封毛主席亲笔写的发给林彪的电报手稿,展柜中许多革命文物都是"四野"老战士捐赠的,睹物凝神,我们仿佛听到了围长春、打四平、攻沈阳的隆隆枪炮声,看到在弥漫硝烟中将士们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战斗场面。"四野"将士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诸战场,从零下40度的东北松花江畔一直打到零上40度的海南岛,攻无不克、屡建奇功。仅在双城指挥作战的两年期间,就经历大小战斗、战役22次,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四野"功绩必将永载史册。
    纪念馆的成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2001年5月,"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