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底,全市拥有大中小拖拉机17 661台,比上年增长5.5%,其中小型拖拉机14 474台,比上年增长23.9%,农机总动力达59.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1987年全市机耕作业量达2 984万标亩,比上年增长18.6%。全市翻地机械化达91.2%,比上年提高6.3%;播种机械化达28.8%,比上年提高24.1%;中耕机械化达73%,比上年提高13.9%;运输机械化达84.7%,比上年提高3.2%。小型拖拉机配套水平有所提高,到1987年底,小拖配套农具2 219台,比上年增长46%。
农业机械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田间作业大型机械减少,陈旧老化,深耕整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耕地板结。1987年从事农田耕作的链轨拖拉机755台,比1983年减少395台,出现了183个链轨拖拉机空白村。在现有从事耕作的755台链轨拖拉机中,使用期限超过15年以上的有317台,占30%,大部分机具年久失修。1987年深耕整地面积不足100万亩,全市有1.20万亩耕地连续5年没有深耕,造成耕地板结,通气、透光和渗水性差,是影响农业生产后劲的潜在危机。2.对农业机械化投入减少。1983年前,全市国家、集体的农机投入年均在800万元左右,1984年至1987年平均每年仅62万多元,为1983年前的8%。(田志学 孙永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