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粮食》
 
 
第五篇 饲  料
 
 
第一章 饲料资源
 
 
第三节 糟、渣饲料
 
 
  一、甜菜丝(渣)
  清宣统元年(1909年),哈尔滨市出现以甜菜为原料的富华制糖有限公司(今哈尔滨糖
厂)。甜菜渣虽是养猪、养奶牛的廉价饲料,但解放前,富华制糖有限公司产的甜菜渣,利
用的不多,大部被废弃。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加之谷实饲料不足,开始重视对甜菜丝开发利用。
1960年根据省人委的决定,全市2个糖厂的甜菜渣由市粮食饲料部门管理与经营,1963年,
改为糖厂自身经营。1974年,根据省革委的决定,甜菜渣由市饲料公司经营。1979年省政府
决定,改为工厂自营。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饲料资源,以促进全市畜禽业的发展,根据1982年11月30日省政
府关于利用甜菜渣发展畜牧业会议精神,将50%的甜菜丝返还甜菜产地,余下的部分就地销
售。糖厂为提高甜菜渣的质量和方便运输,将散粕加工成块粕,将含水分78-80%湿粕,再
干燥成含水分10-20%的干粕,最后制成含5%的水份颗粒干粕。糖厂每年都加工一部分干粕
出口,既出口创汇,也减轻了省内运输的负担。此外,有些饲养单位(户),为降低饲喂成
本,尤其是附近的畜牧户,以7-10%的甜菜渣与谷类、饼粕、糠麸配成猪饲料。
  二、糟 渣
  糟渣主要包括:酒精糟、白酒糟、啤酒糟、豆腐渣、淀粉渣、酱渣、醋渣等三糟四渣。
酿造业的这些副产品是养猪的廉价饲料。清朝年间养猪就已"饲以酒糟"。
  1932-1948年,因畜牧业不甚发达,除苏联侨民利用稀酒糟喂牛和少量用作喂猪外,哈
尔滨市酿造业所产生的酒精糟大都引入松花江中废掉。
  1949-1971年,由于粮食饲料资源偏紧,哈尔滨市把糟渣作为喂猪的主饲料。这些饲料
的经销多由厂家自营。1972年,根据省、市革委会对糟渣统一进行管理的规定精神,哈市饲
料部门首先在两家酒精厂设立管理站,统管稀酒精糟,并兼管其它糟渣。1976年6月,糟渣
交回工厂自营。70年代期间,哈尔滨市生产各种糟渣402000吨。其中,白酒糟12000吨,啤
酒糟5万吨、酒精糟30万吨,豆腐渣1万吨,淀粉渣15000吨、酱油渣15000吨。产出的糟、渣
绝大部分用作饲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酿造业发展较快,可供饲用的糟渣资源极为丰富。其中,
仅啤酒厂家就发展为5家。1990年,全市酿造业共生产糟渣516750吨。其中,酒精糟33万吨,
啤酒糟13万吨、白酒糟15000吨、豆腐渣16750吨、淀粉渣15000吨、酱油渣1万吨。
  三、泔 水
  泔水系家庭、饭店、食堂洗刷锅碗积攒起来的残汤剩饭,是营养价值颇为丰富的猪饲料。
为对其开发利用,1973年市革委会成立了泔水下乡领导小组,市革委会的领导任主任,农业
办公室、财贸办公室、服务局、商业局、畜牧局和粮食局派员参加。市饲料公司发动各区设
泔水站,备发酵池、拉运车、泔水罐、泔水桶。并与饭店、集体食堂挂勾,有领导有组织地
拉运泔水下乡。1975年,全市泔水站发展到71个,集运泔水量达5500吨,占全市泔水总量的
10%。由于收集泔水的经营费用高,销价低,1976年以后逐渐自行改为饲养户与饭店、食堂
挂勾,自行拉运。到1990年仍沿用此做法。
 
     
  附件: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