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农业部下达养鱼水面2 000亩,单产350公斤的丰产指标,由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市西郊渔场、市金山堡鱼种场科技人员参加。经两年时间的科学实验,1990年完成了该项目的各类指标。第一年落实养鱼水面2 077.2亩,总产鱼量760 411公斤;平均单产366.1公斤,增加单产16.1公斤,年增加总产26.2万公斤;平均亩产值1 560元,新增总产值104.7万元,亩新增产值504元;获纯收益10.54万元,亩获纯利润508元;新增纯收益28.9万元。平均亩新增纯收益139元。投入支出比为1:1.48。
1989年,承担农业部养鱼水面4 000亩,落实4 016.4亩,总产鱼量140.9万公斤,平均单产实现350.8公斤,超过农业部规定的单产指标。年增加总产44.5万公斤,增加单产110.8公斤;实现总产值621.74万元,年增总产值210万元;平均亩产值1 548元,平均亩增产值525元;亩获纯收益380元,获纯总收益152.6万元,年新增纯收益2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33。获农业部1990年"丰收计划"三等奖。该项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全市2%的养鱼水面,产出了全市10%的鱼产量;1989年应用于全市4%的养鱼水面,产出全市19%的鱼产量。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吃食鱼为主"、"吃食鱼与肥水鱼并重"和"以肥水鱼为主"三种养殖方式。(鹿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