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旧志  
 
 
《黑龙江述略》
 
 
卷三 职官
 
      齐齐哈尔城黑龙江省治
    将军一员
    按黑龙江省本边徼部落之区自入版图以来屯兵镇守要以讲武为重咸丰同治以前由满洲内大臣简为将军侍卫出身为多中俄分江之际内省军兴东三省诸将以功建节往往荐至西北各路将军黑龙江则不设民官尤非
    盛京吉林之比任将军通满汉文艺者不少概见而籍隶近省亲故相连友朋相习堂属之情谊虽洽上下之纪纲渐颓兼之开垦日兴吏治既宜整饬交涉事重边务尤多繁难类非文武兼资不能胜此钜任全省辖境广博视内省三倍五倍不等土产之饶南有粮食北有金砂诚使经理得人野无旷土虚工富可翘足而待至于将士之勇力牲畜之繁息则马队骁勇名闻天下在加之训练而已自古无一成不变之法治边与治内法又不同今黑龙江省旗部游民习处已久风气因之日开治边之法不可徒行盖不待知者决之
    副都统一员
    按副都统与将军同驻一城者奏事则必联衔此通例也然以职任论之独本城兵事宜然耳黑龙江将军所辖副都统凡五而联衔奏事则惟齐齐哈尔一城即边事关于黑龙江城副都统者亦否习近忽远殆非设官任职之义副都统联衔而不主稿得失固无关系然遇有重大机密或偏见阻挠或漏言消息亦贻害而有余况各城副都统保无应举应劾之事而以不相统摄之寅僚参预其间似于政体亦未协也
    管档主事一员
    按管档者即京都所谓堂主事也亦谓之印房将军印钥启闭一皆司之为各司领班例由汉军八旗拣补三年京察将军出具考语入奏然无
    记名之例得补是缺终身以之虽升调无路而他差可以兼领惟视将军意注否耳档案日久多毁间有录入成册者清文为主汉文附后往往厚至二寸不过十事八事咸丰以前成案大半莫可考矣额缺一人派往行走者笔帖式而外武员亦多有之其图记只行各司不准钤发诸城近二十年间民事日繁管档者必通汉文字义即行走诸员亦较各司加选
    银库主事一员 笔帖式二员
    按黑龙江省兵饷咸丰以前由户部照章领解随收随放地租税课坐支亦少存留虽银库设有额缺无关轻重同治以来各省协饷由
    盛京户部分领迟速多寡期数莫定而民垦大兴地租税课日以增裕兼之本省练军之饷齐营练军之饷陆续解收均于银库支放每岁出入不下百万城市遂以繁盛游民亦因之日多而银库职任视昔加重矣东三省制钱最少齐齐哈尔城钱源则在呼兰每由地租项下提解入库以资周转市行交易多以纸票谓之帖子银价涨荣誉称号由银库户司于每月朔望之期酌中示定近年大概以京钱三千作银一两涨荣誉称号不过二百为率然官价市价间有高低人皆习而安之
    理刑员外郎一员 主事一员
    按黑龙江省刑案本少而讲习法律者绝无其人将军既无专办刑名之幕刑部亦少覆勘驳议之文档案所载多可笑者近年外城出一逆案咨详已上理刑员外郎故与有连覆核为之调处而京控连及至获重咎他可概见然理刑额设四缺
    朝廷钦恤之义固不以边腹为轩轾也闻吉林省理刑员外郎由刑部拣派三年俸满仍回原衙门行走且得升阶似为得之理刑四缺皆由满洲八旗拣补京察各例与管档同
    满汉翻译笔帖式四员 蒙古翻译笔帖式四员
    按黑龙江省文书向以满文通行即咨达京部亦然惟行于蒙古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诸部则满蒙文相附盖官学设立已久后先传习又与蒙古壤地交错故也近年京部于满文概不收阅例行满文亦多发回改行汉文由是各司笔帖式文义颇有可观而舞文售法诸弊亦由是滋起其呼伦贝尔布特哈墨尔根兴安诸城大率仍用满文黑龙江城兼有熟习俄罗斯国语言文字者俄国照会由黑龙江城转递则译出满汉文附之惜无人奖劝于上俾知深求敌国情事以备边机之用然得此始基不难推广亦幸事也俄文与蒙古相近较英法诸国习之为易
    各司笔帖式十一员 委笔帖式二十员 委官二十七员
    按黑龙江将军衙门额设司员而外则有户司兵司工司与管档理刑号为五司掌关防者谓之印君余则帮办行走创始之年不可考矣印君多八旗协领由将军副都统会同指派无复年限外城咨白各事由其核断可否启陈定夺权势极重然印君等辈通文者少通汉文者尤少则悉寄耳目于笔帖式笔帖式多从官学肄业资性略慧即超出群类入司行走额员虽仅十一额外行走如委笔帖式委官皆是也印君赴府白事逐队相随将军若有谕问则回顾诸笔帖式示以意旨初不闻于事之曲折议之从违一启齿焉回司办稿由印君送府画诺仍如前状以故循例而外将军即欲建树亦不免孤立寡助之欢也户司管银钱度支兵司管将士升黜皆关吏治军政之大即工司职任稍轻而近年土木兴造工程亦多不得其人贻害何所底止前人纪载谓黑龙江官确文案防检甚疏而无敢为奸弊者美其风之近朴今不然矣文武犯员以发遣来戍向指派一司行走稍资津帖其中颇有工舞文巧售法者仰视印君若父师平接笔帖式如昆弟凡省作奸犯科伎俩日浸月渍莫不深通此真边防之一大视劫杀黥徒犹为过之昔康熙年间命盗重犯减等发遣黑龙江分别当差为奴至数千人
    圣祖仁皇帝尝以为虑将军萨布素公以有益无患覆奏至乾隆末年新疆大定将应遣黑龙江人犯条例改发新疆惜近无人援此以请者
    八旗协领八员 佐领四十员 防御八员 骁骑校四十员 领催一百六十员
    按黑龙江省将军副都统而下以协领为尊既有专辖旗分或兼掌各司关防则文武职任一身肩之然于兵事夙少谙练练军之起别立统领管带营官协领更觉置身事外然统领管带非亲则旧固恃其扶持之力颓然自驰而地方一切民政丛脞尤甚此其弊端在以土箸之人为本籍之官以武备之职任文治之事自非改粒更张以求安内攘外之效则边要重地直恐无以善后矣例定俸饷协领岁支仅及百金员外郎主事不及百金此文武之最尊者降此而下愈卑愈薄盖积欠之余加以折扣其不能洁已奉公实情势自然之常无足怪者盛京吉林两省定章满汉各员均有随缺地租以资办公即呼兰三城亦然仿而行之可以兴廉可以资治是则屯垦大政不能不及时讲求以立富强之本断断无疑义也黑龙江省武途最利由甲兵而领催而骁骑校而防御而佐领而协领而总管而副都统凡七迁即至二品军兴以来保案日多
    记名副都统者指不胜偻然未有底缺仍食甲兵口粮视各司行走实缺人员如在天上权利所在势固然已
    火器营参领一员 笔帖式一员
    按黑龙江省旗营之制协领以下即为佐领惟火器营有参领一缺例归汉军拣补考康熙二十三年罗刹之役
    诏移火器攻雅克萨城罗刹头目乃降火器营设官盖自此始今火器竞尚西洋凡中国习用枪炮皆成废器练军之兴亦颇储备西洋军火而士卒用非所习即手足转移不能如法所延教习多自盛京派出每多瞻顾而少责成参领一官更属虚悬而无补也
    水师营总管一员 四品官二员 六品官二员 记注船务笔帖式二员 领催七员 吉林船厂四品官一员 五品官一员 六品官一员 领催八员
    按黑龙江省水师始于康熙二十一年罗杀据雅克萨城调乌喇(即吉林省)甯古塔兵并置造船舰于黑龙江呼马儿等处驻守其时有大船花船桨船名目皆乌喇甯古塔流人充当水手后遂定为经制之师然仅有四品五品六品诸阶而无官号营制统归总管钤辖当时盖以运粮为重也总管为汉军额缺有时兼掌各司关防与协领同岁修船只在吉林省设有船厂官兵分驻船厂者率就以为家吉林以船厂名土人称船厂不称吉林也水手本南省流人往往述其先世或闽或楚云
    学官一员
    屯官一员 领催四员
    仓官一员 记注仓务笔帖式二员
    按黑龙江省土著部落向以游猎为生不娴耕种康熙二十五年中俄分界议定就黑龙江墨尔根境设官庄以为屯兵恒产是为全省屯政之始嗣后齐齐哈尔呼兰各境由奉天移户开屯则在雍正乾隆之际四城之有屯官以此而建仓设官盖亦因之屯官无衙署就家为治屯户一应大小事宜归其综理犹民户之有州县四年一更由八旗骁骑校笔帖式拣补棋公主事用愿就武者以防御用仓官亦同
    南路站官一员 驿站关防笔帖式二员 各站笔帖式十员 领催十八员
    按站官与屯仓官一例皆由骁骑校笔帖式拣补四年一更惟期满之后以防御用不准以主事用将军文绪公曾奏请变通办理部驳不行大要黑龙江省与满汉丁民相亲者屯官也仓官也站官也呼兰绥化二理事官也然皆定其年限靳其升途立法之初自有义意时移势变固非始议所及而守之弗渝亦恐非穹变通久之道也
    茂兴路记防御一员 骁骑校二员 领催六员
    按茂兴南近松花江岸与吉林省属伯都讷城相望为黑龙江省第一集镇驿站建首于此旗民杂处不下千户别无专司之官光绪九年将军定安公奏立一营调派屯站余丁二百五十名委员管带以资巡守至将军文绪公奏驻额兵六十名设路记防御一员专辖以齐齐哈尔城实缺人员拣调三年一更即营为署毋庸别建其余经制事宜均照
    盛京路记防御旧章办理南起茂兴北至多耐五站均为辖境凡二百四十二里
    额外世袭官一千九十二员
    告休给俸官四十三员
    呼伦贝尔城
    副都统一员 笔帖式四员 蒙古翻译笔帖式二员 委笔帖式十七员 委官十七员 
    总管五员 副管八员 佐领五十员 防御八员 骁骑校五十二员 护军校二员 领催二百八员随总管关防笔帖式十员
    按呼伦贝尔凡四部落曰索伦曰巴尔虎曰新巴尔虎曰兀鲁特各设总管一员辖之而别设掌关防总管一员随副都统总理其事索伦土著巴尔虎兀鲁特则皆自蒙古喀尔喀移驻均以采捕游猎为生西南皆与喀尔喀车臣罕接境交涉文件辄以满蒙文字相附而行翻译之役视各城为重
    布特哈城
    副都统衔总管一员 笔帖式十员 委笔帖式八员 委官四十五员
    副总管二员 副管十六员 佐领一百二员 骁骑校一百二十员 领催一百九十员
    按布特哈全境索伦达呼尔部落所居副总管以下皆头目以次弃补康熙三十年设副都统衔总管一员由八旗协领升补达呼尔在黑龙江省诸部落中号称贵族有议改副都统与各城并者旋以协领别无升阶水师而外仅有二缺因仍至今
    呼兰城
    副都统一员 笔帖式三员 满汉翻译笔帖式一员 委笔帖式八员
    协领二员 佐领八员 防御二员 骁骑校八员 领催五十三员
    学官一员
    屯官一员
    仓官一员 记注仓务笔帖式一员
    兰厅理事同知一员 学正一员 巡检一员 分防呼兰城经一员
    武营协领一员 佐领四员 骁骑校四员 领催十八员 笔帖式二员
    绥化厅理事通判一员 巡检一员 分防余庆街经一员
    武营委协领佐领一员 防御委佐领四员 领催十八员 笔帖式二员
    按呼兰全境在诸城中最为腹地初设城守尉时额兵不满三百不过弹压屯庄兼缉逃人即水师亦无专设仅一领催带同水手伺应往来粮运之船屯仓而外设官最简然地势平坦土脉膏腴自雍正十三年后移屯设庄日肆开辟至咸丰同治之际直隶山东游民出关谋食如水走壑稔知呼兰地利之区竞赴屯庄佣工积日既久私相售卖占地益广聚徒益繁虽欲属守禁令驱逐出境势固有所不及于是任将奏办民垦计亩纳租而改定营制增设民官民学连类而起文武规制遂较诸城为备且多城守尉之改副都统有由来也诸城无额设司员仅有笔帖式主管文书而设有左右二司以协领佐领副管充之犹将军衙门之有户兵工司遂成通例公事可否悉归主持权势极为重要呼兰兼管汉民尤号利薮贪恣肆竟为诸城左右二司之冠初城守尉某以逼迫积忿竟至自笺经
    钦差特往查办仅以发遣二员结案嗣设副都统班秩较崇而异地初任吏治未娴仍不能不寄耳日于左右二司或操守不慎略受脂润旋至挟持欲求顾惜名位而不可得呼兰绥化二厅之初设也奏明一切官事毋庸副都统节制然屯租仍归督催兼任考成利势所在何敢逆颜相抗经等员尤不啻土苴视之矣边荒要区兵强为重财富尤重以呼兰全境论之旗民已成屯垦不及十分之三使如吉林省例大兴屯政广设民官则岁入不可数计内可以省司农度支之繁外可以杜邻敌觊觎之渐固本实边莫善于此而黑龙江省籍在位者出人
    内廷声气联络辄举
    国制法禁以根本重地旗丁生计为词力阻开屯势若拒敌虽年内外臣工恺切上陈不能稍事展拓推原其故则以既广民屯必增民官久而改建行省将旗营等诸内省驻防举数百年权利拱手而去非仅区区一城之得失也私虑既深公患有所不惜古今同之识者所为抚时而兴既已
    墨尔根城
    副都统一员 笔帖式五员 满汉翻译笔帖式一员 委笔帖式十六员 委官九员
    协领四员 佐领十六员 防御四员 骁骑校十六员 领催六十八员 水师领催委官一员
    学官一员
    屯官一员 领催一员 仓官一员 记注仓务笔帖式一员
    北路站官一员 各站笔帖式十员 领催一员
    按墨尔根城向为将军驻所建城设官规制甚备其地傍诺尼江近内兴安岭中俄分江而后为全省中路要冲就原驻官兵加意整饬足为黑龙江城后劲也
    黑龙江城
    副都统一员 笔帖式六员 满汉翻译笔帖式一员 蒙古翻译笔帖式一员 委笔帖式十七员 委官十八员
    协领四员 佐领二十六员 防御八员 骁骑校二十六员 领催一百四员
    水师四品官一员 五品官二员 六品官二员  领催八员
    学官一员
    屯官一员 领催四员
    仓官一员 记注仓务笔帖式二员
    按中俄分江为界黑龙江城傍江而治由西徂东几及二千里外皆其辖境支河曲港环山抱岭所在与俄人相望四顾空阔路少行迹欲求扼要之险以赁守御茫无定所水陆额兵不满二千其防护漠河金厂以及养育屯丁师船水手皆在其中纵使将皆廉耻兵皆节制亦不免跋前后之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开办东三省练军时奏称黑龙江将军远驻齐齐哈尔控制非便副都统之任较重盖亦即乎其言之矣今副都统兼理中俄交涉事件夙于例案边情均少阅遇有交涉仅凭边界官一言咨达将军进止而任将军及练兵大臣亦未尝一至其境备抗揽形势之要新旧练军数至万五千人部库实饷岁至八十余万均在经制之外
    朝廷筹边大政不为不至重且周当局者所当深体此义者也
    兴安城
    副都统衔总管一员 公中副管二员 笔帖式四员 委笔帖式六员 委官三十二员
    副总管一员 副管四员 佐领十六员 骁骑校十六员 领催六十四员
    按兴安城创始于将军文绪公编旗设官事甚匆遽总管由齐齐哈尔满洲协领内拣补公中副管由各城拣选通习文艺之员分领左右二司以资教导实则寄居站房徒拥虚位并城署亦同虚设所部五路俄伦春深藏山中不一轻出副总管以下皆其打牲头目为之视职官俸饷固不足轻重也兴安城横跨全岭与黑龙江城分治岭之南北实为墨尔根黑龙江两城犄角改部落为制兵以固边实而杜敌诱始事者之谋虑甚深然听其自生自落漠然一无所兴则
    国家岁费万四千金之饷亦何谓哉
    黑龙江省向无学额满蒙汉军如有应童试者由各旗该管官出具图片呈送将军考试骑射咨送奉天学政收考编为满字合字两号每五六名取进一名同治五年东三省马队各军欠饷报效外加满蒙额学二名九年吉林专建考棚学政居期按临黑龙江省应童试者附之光绪元年设呼兰理事厅同知始有民童应试亦无取进定额五年始定民童文学四名武学二名设呼兰学正一员并满汉军民籍诸生悉归管理十一年分设绥化理事厅通判民童学额两厅分拨取进不复别增其应顺天乡试满蒙汉军归合字号取中民籍归贝字号取中按黑龙江省满蒙汉军学额无定专以人数多寡为衡光绪五年以前汉军进有文生三名满蒙则皆无之推原其故我
    朝定制东三省以骑射清语为重出身入仕本不假科第阶梯兼之将军衙门各司号为津要凡稍通文义者始派行走继为委官则由笔帖式以至主事按格循资立可坐致而亲故提挈非文即武凭籍以起均易践履亨衢固不必日事哔为此迂远之途也军兴以来武至将军都统提督总兵指不胜计而道府以下文员则无一人盖亦职此之由欠饷报效为
    钦差大臣西安将军忠武公多隆阿所奏奉
    旨加东三省满蒙中额一名文武学额十名忠武公籍隶黑龙江省而学额仅得二名部议亦酌中处之非偏厚于奉天吉林二省也汉军应试者一为水师一为官庄均系康熙年间陆续驻防号为陈丁新增屯丁则不登旗籍仍归民籍投考民籍应试者则皆三城垦户初由呼兰同知办理洎设学正悉归学正主之如值乡试之年例派认识教官一员亦归吉林省属各学教官轮派进京其时奉天府丞兼学政王公家璧并奏设廪生增生各一员十年一贡部议俟考试五届后再行核办光绪十四年将军恭镗公以呼兰绥化两厅民童应试者各有百五六十名视初设呼兰厅时增至一倍有余奏请别设绥化厅民籍文学四名武学二名毋庸兴绥化厅分额
    诏下部议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