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组织沿革
1946年5月,中央青委组成"五.四”青年工作队,由蒋南翔、宋一平任正、副队长,赴哈尔滨开展青运工作。1947年1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青委和中共哈尔滨市委从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第二期学员中,抽调27名优秀学员,决定在"五.四”青年节正式成立哈尔滨市毛泽东青年团。同年7月,成立毛泽东青年团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员会。建团初期,团组织的全称是“东北解放区毛泽东青年团”。
194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精神,东北解放区毛泽东青年团于1949年3月,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南岗、马家两区合并后,成立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区委员会。两区团组织也进行合并,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市第五区委员会。1954年初,第五区团区委改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岗区委员会。全区共有团员1 724人。
1957年5月15日,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区委也相应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区委员会。1960年,南岗奋斗人民公社成立,团区委又随之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奋斗人民公社委员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区委被迫解体,"红卫兵"取代了共青团。1972年下半年,在南岗奋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中重新设立共青团组,开始恢复团组织活动。1973年1月26日,召开共青团南岗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各级团组织开始陆续恢复。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党中央及时提出要把共青团组织整顿好、建设好的任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二、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尔滨市第五区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于1951年9月在秋林公司俱乐部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00人。团区委书记范学坤作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团区委第一届委员会。范学坤为团委书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岗区第二届团员大会,于1954年8月16日在秋林公司俱乐部召开,历时两天。大会主要议程是,团区委代理书记张玉林作了题为《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毛主席"三好"指示,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区委书记真觉梦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团区委副书记张国邦作了总结发言。大会选举产生团区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1人,张国邦、张玉林、芦春和为副书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岗区第三届团员代表大会,于1957年5月下旬在秋林俱乐部召开。大会主要议程是,团区委书记顾荣禄作了工作报告,团区委副书记张国邦做了大会总结。这次代表大会按照团中央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选举产生团区委第三届委员会,顾荣禄为书记,张国邦为副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区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于1973年1月26日在哈尔滨市少年宫召开,历时两天。出席代表400人,列席代表50人,特邀代表2人。团区委书记杨修乾作《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建团路线,充分发挥团组织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作用》的工作报告,区委书记孟祥国到会讲话。大会选举产生团区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3人,常委7人,杨修乾为书记,张金孝、周营生为副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区第二届团员代表大会,于1976年3月17日,在哈尔滨市少年宫召开,历时3天,出席代表435人,列席代表80人,特邀代表2人。团区委副书记姜华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朝气蓬勃地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报告,区委副书记罗景仁到会讲了话,会上进行了批判发言。大会还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岗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3人,常委9人,姜华、马彬、仲淑芝为副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区第三届团员代表大会,于1981年6月4日,在南岗区政府227会议室召开,历时两天。出席代表182人。团区委书记李忠杰作了《加强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作用》的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岗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8人。李忠杰为书记,仲淑芝为副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岗区第四届团员代表大会,于1988年12月16日在哈尔滨东北内蒙古煤炭管理局俱乐部召开,历时两天。出席代表154人。团委书记王荣作了《投身改革实践,争做创业新人,为振兴南岗团结奋进》的工作报告,区委副书记于兴洋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南岗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9人,常委9人,王荣为书记,蒋海超为副书记。
三、主要活动
1948年,建团初期,首要任务是向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参战。1951年,在"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团区委向青年进行形势任务和社会主义远景教育。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广大团员、青年满怀热情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全区组织近千名团员、青年参加改造突击队活动。1958年、在全党全民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大炼钢铁、大搞技术革新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标兵、红旗手、革新能手。1963年3月,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区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响应,掀起了"学雷锋,做好事"的高潮,成立了学雷锋小组,为烈军属五保户做好事。1964年,在团中央"促进青年革命化,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号召下,广大团员、青年以邢燕子、董加耕为榜样,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向全区团员、青年进行新时期总任务的教育,发挥广大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982年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和"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智力杯"、"文明杯"、"青松杯"的"三杯"竞赛活动,举办雷锋事迹报告会、故事会、演唱会、"热爱祖国、热爱党"专题诗歌朗颂会,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83年,全区团员、青年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有29 200人报名参加,实现技术革新11O项,直接创产值76.56万元。1984年,团区委针对待业青年普遍存在"自轻、自贱、自卑、自弃"的思想实际,开展"自信、自强、自学、自立"的活动,使全区待业青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560多名待业青年走上自强自立之路,创办个体饭店21个,被服厂72个,食杂店56个,摊床220个。这一做法得到团中央的肯定,同年7月,团中央在南岗区召开了现场会,团中央书记胡锦涛、宋德福参加会议。1986年,各级团组织普遍开展了"学习初级阶段理论,培养一代创业新人"活动,全区建立832个理论学习小组,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440个,参加学习人数达3万多人。1988年,又开展了"爱区街、爱岗位、做主人、建功业"活动。1989年,结合整顿团工作,开展做"新时期合格团员教育"活动,调整基层团委23个,总支31个,支部426个,颁发团员证书19 765个,颁证率达96.5%。1990年,在全区开展了"奔向2l世纪青年创业成才达标竞赛"活动,全区团员、青年勤奋学习,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