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史说哈尔滨 >> 区县政权史  
 
     

  哈尔滨解放初期,根据中央公安部的规定,对省、市级领导居住地部署警卫人员,并指
派专人随行,保卫首长安全。
  1949年11月,哈尔滨市公安局治安处设保卫队,后改为政治保卫队,负责首长、外国专
家和大型集会活动的安全警卫工作。对在哈尔滨协助工作的外国专家,内部安全警卫由所在
单位的保卫部门负责,外部环境的安全警卫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对到哈尔滨视察的党和
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等,预先制定警卫工作方案,组织力量保卫,保证安全。1950年2月
27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结束对苏联的访问之后,回北京的途中,到哈尔滨视察。根
据中共松江省委、哈尔滨市委的指示,安全警卫工作,由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共同负责。由
市公安局长王化成统一指挥,共组成7个警卫组,抽调1303名专门力量,直接参加警卫工作。
警卫人员首先由单位审查提名,经市公安局人事处批准。其中公安干警603人,公安总队指
战员700人。车站组由许凤图(组长)、宋少卿、张玉成负责;住宿组由王宏伟(组长)、
龚连山、赵纯负责;随行组由张克平(组长)、姜达生、郑德兴、郭九龄负责;街道组由白
光(组长)、刘毓文、朱飒、毕生负责;点组由张晓岩(组长)、张汉斌负责;铁路组由陈
礼保(分管霁虹桥以北至江桥)、陈庆月(分管霁虹桥以南至顾乡车站)负责;便衣组由张
玉成兼管。各分局派出所普遍复查特殊住户,监视嫌疑人员,对造谣破坏分子临时拘留。同
时,加强铁路沿线和车站附近户口调查,房屋检查。增加交通岗勤与巡逻岗勤,指挥部派人
调查了解参观点的可疑对象,检查各种警卫力量的配备和警卫措施的贯彻落实。由于警卫工
作细致,措施得当,保证了首长安全。
  1955年,市公安局组建警卫处,具体负责全市的警卫工作。贯彻国家公安部的指示,收
缩警卫界限,逐步取消省、市领导随身警卫制度,至1956年5月,市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警
卫人员全部撤销。同时,对接近首长的581名工作人员和接近专家外宾等105名工作人员,进
行了严格审查,调离不可靠人员200余人。
  为改进与加强警卫工作,根据国家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规定,统一制定了甲级、乙级、
丙级警卫工作预备方案,不同的警卫方案,有不同的措施与要求。按保卫对象的不同情况,
分别执行不同级别的警卫工作方案。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组织落实路线、驻地、现场等各
项安全警卫工作。
  1950—1990年,到哈尔滨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林伯渠、宋庆龄、班禅额尔德尼、
邓小平、李富春、陈云、朱德、董必武、刘少奇、王维舟、李先念、胡耀邦、王任重、乔石、
李鹏、江泽民、李瑞环等。来访的外国贵宾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共青团总书记哈依洛夫、
朝鲜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副委员长金应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柬埔寨民主团结政府首相宾努亲王、缅甸共和国总理吴奈温、朝鲜劳
动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和国主席金日成、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越南民主共
和国国会副主席黄文欢等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赞比亚、缅甸、日本等国贵
宾。
  由于哈尔滨是全国开放城市之一、又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经常举
行全国、全省的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共执行大型会议,重要活
动警卫任务418次。1990年6月4日,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首届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哈尔滨召
开,有中外客商8000余人参加。市公安局成立警卫组、组织部署警卫力量,承担了开幕式、
招待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警卫任务,保证了首长、外宾和中外客商的安全。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