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 松江省暨、哈尔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集会,声援平、津、沪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要求美军撤退的爱国示威运动。
1月7日 市政府召开区长联席会议,确定区政府组织机构。提出区政府的中心任务是群众工作,改造旧街政权,建立合作社。
△ 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彭真出席哈尔滨铁路局群英大会并讲话,号召全体铁路员工动员起来支援前线。
1月9日 市临时参议会召集各界代表,成立哈市人民拥军委员会,并发出开展"拥军运动"的号召。
1月13日 为加强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市委成立经济委员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1月28日 哈市各界代表千余人集会,欢迎架机起义的原蒋军飞行员。
1月 哈市各街、村成立人民自卫队,取消警察派出所。
2月6日 10万群众集会,反对美、蒋签定丧权辱国的《通商航海条约》,并将签约的日期11月4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2月21日 市政府召开"节约、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开源节流,支援前线。
2月 市委发出建立机关、学校、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指示。
3月2日 哈市医师公会等团体500多人在市政府礼堂举行哈市医药工作者大会,决定组织一支医疗工作队支援前线。
3月8日 哈市各界妇女4 000余人集会,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高崇民、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到会讲话。同日,各界妇女捐款10.6万元(东北币)劳军。
3月9日 李兆麟将军遇害地兆麟大街9号设"兆麟纪念馆"。
3月11日 市委决定,道外区设立执法处,张修竹任道外区委书记兼执法处政委;马开印任松浦区委书记兼警卫区政委,李善增任副书记。
3月24日 松江省暨哈市各界人民在兆麟公园举行庆祝松南大捷大会,欢迎投诚的蒋军八十八师、七十七师,七十一军直属队来哈参观的官兵。
3月31日 哈市各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在市教育局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加强社会教育工作,开设夜校和星期识字班。
3月 哈市学生"下乡工作团"胜利完成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先后由延寿、松浦、香坊等地返校。
4月8日 哈尔滨电业局经过3个月的努力,胜利完成了500 353米的架线工程,使哈市2 000家工厂用上了动力电。
4月17日 哈尔滨广播电台成立,试播3天,20日正式播音。
4月21日 东北民主青年联盟举行第二次代表会议,总结工作,通过组织章程,改选执委等。
4月26日 松江省及哈市各界代表千余人欢送349名被解放的国民党军官兵还乡。
△ 哈市亚洲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集股1亿元在石头道街32号开办。
4月 市政府、哈尔滨卫戍司令部联合发布通告,要求全市人民节约用电,爱护电气装置,对故意违犯者依法治罪。
△ 哈尔滨建立街政权,撤销全市78个派出所。
5月19日 市委作出《关于积极发展党员的决定》。
5月22日 哈市临时参议会第二次大会开幕。大会通过《哈尔滨特别市街政权组织暂行条例》等法规和彻底改造街政权等39件议案。会议于25日闭幕。
6月21日 东北第一届邮电工作会议在哈市召开,高岗、吕正操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于29日结束。
7月1日 哈尔滨市京剧团在道外西傅家区丰润街组建。
7月2日 哈市召开工商界、士绅和各团体支援前线动员大会。
7月7日 哈市各界纪念"七七"抗战纪念日,掀起参军、参战、劳军热潮。320余名青年光荣入伍。
△ 东北烈士纪念塔奠基典礼在八区公园举行。
7月11日 哈市临时参议会开展"劳军运动周",号召参议员支援自卫战争。
7月27日 哈市4 000名妇女代表集会,热烈欢迎中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主席蔡畅出席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妇女民主联合会第一次理事会胜利归来。蔡畅在会上作报告。
7月28日 各界在道外人民剧院欢送2 000多名入伍战士开赴前线。
△ 哈尔滨大、中学生暑期农村工作团分3个大队赴香坊、顾乡、松浦等地参加土改,开展"砍挖运动"。
8月9日 东北解放区第一届教育会议在哈市召开。会议明确规定中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知识分子干部。
8月15日 哈市15万市民在八区广场集会,庆祝东北解放两周年。
8月18日 市公安局破获一贯道万缘总坛,逮捕胡山水等骨干,同时对全市反动会道门进行清查。
9月5日 市郊发生鼠疫。市政府卫生局召开防疫工作会议,成立防疫工作队。
9月9日 市防疫部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为全市居民注射疫苗;在正阳河原胶合板厂旧址建立隔离医院,成立市防疫部。
9月10日 全市开始注射预防鼠疫疫苗。
△ 王岗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写信给毛泽东主席,汇报农民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打倒了地主。并将分得的猞猁皮大衣、一双靴子、一双皮手套和水獭帽子送给毛主席。这封信和物品后存放在西柏坡纪念馆。
10月1日 松江军区司令部、松江省政府划哈市为疫区,实行隔离,断绝交通。
10月2日 市防疫委员会决定在全市开展捕鼠灭蚤运动。
10月18日 哈市机关干部大会,李富春传达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整编的决定。哈市机关整编至1948年1月结束。
10月20日 成立哈尔滨特别市执法大队。
11月20日 哈市已无鼠疫发生,自11月25日起,由哈发往各地客货运输车辆解除检疫。
11月24日 松江省暨哈尔滨移民联席会议在哈市召开,决定由哈市移出2 000户到外县从事农业生产。
11月25日 自7月起至本月,哈市解放军官教导团共遣送返乡国民党官兵907名,国民党党政官员21名,在解放区安家者40名。
11月 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土地法大纲》规定,市委确定郊区平分土地任务,要求在广泛宣传和划定阶级成份基础上选举平分土地委员会。
△ 市政府公布《哈尔滨市人民购买粮油盐办法》,从1948年1月实行定量分配制度。
△ 市政府公布《移民条例》。
12月1日 市电业局向王兆屯、香坊、顾乡、沙曼屯、懒汉屯地区送电。
12月7日 在市政府号召下,哈市工商业者筹建中东实业股分公司,从事农业、制糖、玻璃、化学工业、胶合板工业等经营。市政府出资六分之一,并提供农场土地数千垧及原江北制糖厂等工厂及全部设备。公司总资本金10亿元(东北币),分为3万股。
12月8日 市政府机关建立党团组织,刘成栋为党团书记。
△ 哈市首批移民580户、2 300人去苇河安家立业,从事农业生产。16日,400余户移民奔赴尚志县从事农业生产。
12月9日 市委决定,市总工会成立党组织,刘彬兼任书记,庄启东任副书记。
12月12日 市委召开委员会议,讨论《哈尔滨日报》复刊以来5个月的出版情况。决定成立党报委员会。
12月22日 东北解放区荣誉军人代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12月26日 市委决定道里区和新阳区合并为道里区,吴道鸣任区委书记,安作路任副书记,李国栋任区长;南岗和马家区合并为南岗区,王光远任区委书记,王正之、李光复任副书记。
12月29日 东北解放区的第一个毛泽东青年团支部--哈尔滨电车厂毛泽东青年团成立,主任干事李源仁。
△ 东北行政委员会任命朱其文任哈尔滨特别市市长。
△ 哈市向黑龙江和牡丹江两省农村各移民600户。本日迁移至克东、克山各100户由哈出发。
12月30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划一度量和丈量土地标准的命令》。
12月31日 市政府出示布告,规定贩粮办法。
12月 张平化接任市委书记(1945年5月离任),钟子云任市委副书记(1948年11月离任)。
是年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李凤莲创办了哈尔滨市第一所整托保育院,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前身。
△ 市政府先后接收敌伪企业和敌伪财产。
△ 全市有商业企业10 277家,其中公营22家,私营9 757家,公私合营1家,合作社88家,侨商409家;职工3.13万人,总资本23亿元。有工业企业12 482家,其中公营133家,私营11 933家,公私合营22家,合作社71家,侨商323家,职工约6万人,总资本556亿元(均为东北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