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大事记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1月1日  哈尔滨市前市长张廷阁将政府权移交,国民党接收大员杨绰庵3日就任哈尔滨市市长。
    △  国民党接收大员余秀豪偕接收专员黄仗之、孙肇、余国雄等,接收市公安局,改称哈市警察局,余秀豪为局长。
    1月12日  国民党接收大员关吉玉在哈尔滨市就任松江省主席。
    1月16日  国民党接收大员在哈尔滨市大肆"劫收"。物价不断上涨。
    2月1日  国民党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第五次市政会议,修正通过了《本府文书处理程序简明表》。3月8日  哈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在马迭尔饭店召开。李兆麟在会上揭露了国民党挑起内战的阴谋。
    3月9日  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在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9号被国民党特务密谋杀害。
    △  国民党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第十次市政会议,通过了《哈尔滨市政府组织规程》(草案)。
    3月15日  哈市各界成立纪念李兆麟烈士善后委员会,决定创办兆麟中学、兆麟中心小学、兆麟图书馆,建立兆麟纪念馆,编辑兆麟纪念书籍,改水道街为兆麟大街,改道里地区公园为兆麟公园。
    3月24日  "北满"各地230余个团体、哈市10余万群众在兆麟公园举行李兆麟将军遗体安葬仪式和追悼大会。冯仲云将军、中苏友协总务部长郭霁云、文化部长陈振球、《北光日报》社社长马英林,各县代表等在会上致悼词。
    3月28日  由陈振球等发起,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哈尔滨青年文艺工作团。
    3月  何伟接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
    4月3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与党政军民各界代表万余人,举行李兆麟将军追悼大会。
    4月21日  驻哈尔滨苏军开始撤离归国。
    4月23日  丹麦人布克在哈尔滨非法执行领事职务。11月20日,民主联军总部外事处处长李欣然复函布克停止非法执行驻哈事务,限期离开东北。
    △  国民党接收大员关吉玉、杨绰庵等离开哈市,绕道海参崴返国统区。
    4月25日  松江人民自卫军进入哈市郊区。
    4月26日  哈市各界代表联名电吁东北人民自卫军迅速进驻哈尔滨。
    4月27日  苏联红军从哈尔滨市撤退完毕。
    4月28日  东北民主联军松江军区部队、三五九旅、黑龙江军区警卫三旅进驻哈尔滨市区,受到全市70万人民的热烈欢迎,哈尔滨市从此回到人民手中,即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松江省党、军机关迁回哈市。
    5月3日  哈尔滨市政府成立,刘成栋任市长。
    △  苏联红军在东北地区除旅顺、大连留有驻军外,其他各地驻军全部撤离回国。
    5月4日  哈市各界15万人在兆麟公园举行"热烈欢迎民主联军市民大会"。大会主席谢雨琴致辞,民主联军钟子云将军致答词。
    5月26日  根据市委决定,进行联合大逮捕,共逮捕国民党的党务、特务及建军骨干分子180名。
    5月30日  《东北画报》社在哈尔滨举办解放区摄影木刻展览会。
    △  三棵树、王兆屯、袁家屯、北庙屯、冯家洼子屯等地开始测量地亩,准备将原日伪"满拓地"分配给农民。
    6月8日  市政府发布布告,规定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为法定货币,暂准苏联红军票、伪满币与东北流通券等价流通,其余地方货币一律禁用。
    6月14日  哈市各界代表召开时局座谈会,钟子云主持会议。
    △  哈市各界代表在兆麟公园举行李兆麟纪念墓碑开工典礼。
    6月25日  市公安局破获国民党中统、军统特务组织的"爱国锄奸团"案。
    6月29日  市长刘成栋主持召开民生公司董事会,通过《民生公司组织章程》(草案)。
    6月30日  松、哈人民和平民主促进会在原市商工公会礼堂召开"热烈响应毛主席对美声明,抗议美国军事援蒋法案大会"。
    6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迁入哈市。
    △  哈尔滨市卫戌司令部并入松江军区,保留卫戌司令名称。聂鹤亭调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李天佑兼任哈尔滨市卫戍区司令部司令员,张秀山兼任政委,李寿轩兼任副司令员,钟子云兼任副政委。
    △  中共中央派中央青委常委、东北局青委书记蒋南翔来哈市领导青运工作。
    △  平房地区原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附近发生鼠疫,患者103人全部死亡。
    7月1日  市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讨论今后的工作方针和解决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陈云、李富春、林枫、吕正操等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经过讨论作出《对于目前哈市工作的决定》。
    7月2日  市委召开会议。钟子云主持会议,何伟、杨维分别汇报三十六棚、香坊等地区的反奸清算运动情况。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出席会议并听取了汇报。
    7月3日  根据中央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林彪、彭真、罗荣恒、陈云、高岗、李富春、李立三、张闻天,蔡畅、林枫,候补中央委员黄克斌、王首道、谭政、陈郁、肖劲光、方毅、吕正操、古大存,以及东北党政军部分高级负责干部。7日,通过陈云起草的《关于形势和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发动农民,创建根据地"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位"。会议于11日结束。
    △  市委召开干部大会。陈云在会上作东北形势和任务的报告。
    7月4日  市委召开市委委员会议,讨论反奸清算等工作。彭真、李立三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7月7日  中共松江省委、哈尔滨市委发布纪念"七七宣言"。
    △  市临时参议会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通过《临时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规程》。
    △  松江省暨哈市各界20万人在兆麟公园集会,纪念抗战9周年。会议根据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提议,为纪念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烈士,将道外正阳街改称靖宇大街,道里新城大街改称尚志大街,南岗山街改称一曼街。
    7月10日  哈市10万群众集会,公审汉奸恶霸姚锡九、李九鹏。经查证核实,二犯杀人命案68件,罪大恶极。冯仲云主席代表松江省政府宣判姚、李二犯死刑。
    7月12日  市委发出《哈尔滨市工作方针》的通知,其中就实行民主政治、建立法治秩序、反奸清算、保护恢复发展工商业等问题提出了要求。
    7月14日  市委召开会议,听取市长刘成栋关于召开临时参议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
    7月16日  市第一届(次)临时参议会全体参议在市政府礼堂举行。推举宋庆龄等15人为名誉主席团成员,推选钟子云等9人为主席团成员。林彪、彭真等出席会议。会议通过《哈尔滨市临时参议会组织条例》、《哈尔滨市施政纲领》等5个规章,听取了刘成栋、李天佑等工作报告。选举杜光宇为议长,张观、李国钧为副议长,选举刘成栋为市长。会议于7月21日闭幕。23日,《东北日报》发表社论,并刊登《哈尔滨市临时参议成立宣言》。
    7月22日  市行政委员会在市长室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进行分工。
    7月23日  市政府调整所属机构。将原"公营工厂管理处"与原"公用局"合并,成立"公营事业管理处";将原"土地局"与原"敌伪财产管理委员会"并入财政局。
    △  市委召开干部大会,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在会上讲话。
    △  市委召开会议,讨论遣送日本人问题。成立以军方名义组织遣送委员会,钟子云为主任。
    7月24日  哈市进步青年在江北太阳岛创办"青年之家"。
    △  市委召开干部大会,彭真就土地、干部、城市工作政策等作报告。
    7月25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关于抽调兵力进行群众剿匪工作的指示》。
    7月29日  市音乐联合会在中苏友协青年俱乐部欢迎吕骥、向隅、张庚、舒非、水华、玉曼顾、吴伯萧、张如心、美君辰、陈波儿等解放区的作家、艺术家、教授先后云集哈尔滨,开展解放区新文化运动。
    7月31日  东北民主联军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在道外地区二十道街处决日本法西斯战犯、"三肇事件"凶手之一小园井舍吉。
    7月  哈尔滨市郊农村开始土地改革。
    △  市委学生工作委员会成立,蒋南翔为书记,唐景阳、王江夫、韩幽桐为委员。
    8月1日  市委召开学生工作会议。钟子云,何伟、蒋南翔出席,彭真听取汇报并讲话。
    8月5日  市委决定实行市、区、街3级政权制(每街500余户,街下设闾,每闾30户左右)。
    8月7日  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在哈尔滨市第一中学礼堂举行。大会通过《东北各省市、特别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组成了东北各省行政联合办事处行政委员会(10月16日改称为东北行政委员会)。选举林枫、吕正操、张学思、高崇民等27人为委员,林枫为主席,张学思、高崇民为副主席。会议15日结束。
    8月8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松江省、哈市及东北各省代表,在哈尔滨铁路俱乐部举行追悼"四八"遇难日烈士暨关向应、罗炳辉等同志大会。林彪、彭真、陈云、林枫、吕正操、凯丰等出席。
    8月9日  霍乱传染病蔓延到哈市,松哈地区防疫联合委员会成立,开展防疫运动。
    8月11日  哈尔滨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青")在兆麟电影院召开成立大会。冯仲云、陈先舟、谢雨琴、蒋南翔等出席会议。
    8月13日  东北民主青年联盟在哈尔滨成立。
    8月15日  松哈各界举行大会,庆祝"八·一五"胜利一周年,庆祝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成功;举行李兆麟墓落成典礼。
    △  市委作出《关于清剿近郊土匪与开展农村工作的决议》。在市卫戍司令部和市公安局领导下,整编扩大公安武装,驻扎哈市四郊村屯剿匪,保卫土地改革。
    8月16日  潜入哈尔滨的蒋匪新编二十七军军长姜鹏飞组织匪部集结,对哈市采取包围攻势。
    8月19日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遣送日侨日俘办事处遣送首批日本人2 500名离哈。
    8月21日  市政府召开第二次行政委员会会议,决定建立街政权,精减市政府机构,创设行政讲习所。 
    8月26日  国民党新编第二十七军军长姜鹏飞,汉奸、国民党特务李明信,国民党第六路军第三军长崔在刚相互勾结,利用反动迷信组织"黄枪会",企图于8月28日在哈尔滨暴动。市委社会部在道外地区天泰栈将姜鹏飞及参谋处长姜凤呜、军需处长张福平等32人一举捕获。
    △  破获国民党"东北救国军第六路军"案,逮捕崔大刚等53名建军骨干。
    8月28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敌后工作委员会东北四省分会军事委员李明信与姜鹏飞勾结,组织敌伪余孽发动暴乱。哈尔滨卫戍司令部组织军、警和民众协力反击,暴乱半小时后被平息。
    9月2日  东北银行总行在叶季壮、王首道带领导下,由沈阳迁到哈尔滨,即日开始营业,原北满总行撤销。
    9月4日  市委召开近郊区工作联席会议。传达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发动群众,分配土地的指示,讨论郊区剿匪问题。
    9月7日  东北银行总行发放贷款1 200万元,扶助哈市工商业发展。
    9月9日  哈市军政机关、群众团体组织特别法庭,公审姜鹏飞、崔大刚、李明信并判处死刑,10日,在道外地区二十道街公园将3犯枪决。
    9月13日  为纪念李兆麟将军,市政府在马家沟创办的"兆麟学院"开学,市长刘成栋兼校长,草明、王一丁、陈隄等为教员。
    9月15日  在市政府召开哈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成立哈尔滨市各界妇女联合会。选举执行委员19名,张秀英任主任。
    9月17日  哈尔滨市店员联合会总会成立。会址设在同记商场,孙成林等当选为委员。
    9月20日  东北解放区邮政会议在哈尔滨邮政管理局开幕,决议设立东北解放区邮电管理总局,孟贵民任局长。
    9月  市政府决定将道外地区划为东傅家区、西傅家区,实行警政合一。1947年3月,成立中共哈市道外区委。统一领导东、西傅家区的工作。设立顾乡区;三棵树区改称太平区。
    10月4日  美国记者露易丝·斯特朗女士抵达哈尔滨,访问东北解放区。
    △  联合国救济总署医师扎马诺夫运送防治鼠疫药品到哈尔滨。次日,刘成栋市长会见扎马诺夫。
    10月9日  市公安局破获国民党派遣特务案件,逮捕13名特务。
    10月10日  国民党违约背信,破坏小丰满输电协议,对哈市停止供电。
    △  哈市80万人要求美军撤离中国。17日,5万余人集会和游行示威。
    △  哈市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开幕,各行业工人代表295人出席会议,市长刘成栋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通过《哈尔滨总工会组织章程》,哈尔滨总工会成立,杨维为主任,宋连甲、王玉安为副主任,常景林、张观等37人为执行委员,于清滨等4人为候补执行委员。会议于13日闭幕。
    10月11日  市委召开委员会议,彭真到会,并就区政权建设问题讲话。
    10月15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常委会决定,哈尔滨市高级法院与地方法院合并,马启为院长,邵天任为副院长。不久邵天任改任院长。
    △  市政府召开区长联席会议。市长刘成栋讲话,指出目前中心工作市内是改造街政权,郊区是分地发照,征收公粮。
    10月25日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代表孟吉士、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代表与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代表李敏然在哈尔滨签订《关于在东北解放区内救济工作协定》,决定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在哈尔滨设立办事处。
    10月30日  哈尔滨铁路局机务段检修工人用30昼夜修复304号和191号机车,分别命名为"毛泽东号"和"朱德号"。
    10月  市委决定建立区、街政权。改组旧的区政府,委派新区长。区下建立街公所。
    △  原呼兰松浦及所属村屯划归哈市。
    △  市政府决定,成立南岗区政府,庄魏然任区长;成立马家区,刘元培兼任区长;成立道里区胡铁桥任区长;成立道里区、胡铁桥任区长;张柯任新阳区区长;陈世清任顾乡区区长;陈世清任顾乡区区长。
    11月2日  市政府、卫戍司令部发出布告,规定自本日起为紧急防疫周,施行紧急防疫办法,封锁太平、道外、香坊3个区,隔绝与其它区的往来,暂停哈市与外埠交通,11月10日撤销封锁令。
    11月8日  松哈地区鼠疫联合防疫委员会成立,市长刘成栋为主任委员。
    11月9日  市委召开委员会议,讨论发动组织群众支援前线的问题。同时,任命席道崇任南岗区委书记,刘元培任马家区委书记兼区长。
    △  市委任命李国栋为道里区委书记,安作路为新阳区委书记,李光复为顾乡区委书记,宋平为副书记。
    11月18日  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市政府改称哈尔滨特别市政府(仍简称市政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
    11月19日  哈尔滨特别市委(仍简称市委)作出《关于各区党统一领导问题的决定》,要求由各区工作队长、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共同组成区委会,负责处理本区的重大问题和各部门的日常工作。
    11月20日  哈市妇女界招待美国纽约新闻通讯社记者伯克女士、联总通讯员卡特丽女士、海外新闻社丽玛汀女士和美国工人日报记者陈依范先生。
    11月28日  市政府决定,取消保甲制度,建立新的基层政权--街公所。
    11月  南岗新安、新民(今红旗、满族乡)各村成立农会,实行"二五"减租,召开诉苦大会清算地主富农罪行。
    12月4日  哈市各界妇女400余人在市政府礼堂召开大会,欢迎中国革命妇女领袖蔡畅。市妇联负责人郭霁云致词,蔡畅、刘成栋讲话。
    12月12日  哈市各界代表2 000余人在兆麟电影院举行纪念"一二·九"和"双十二" 大会。高崇民等在会上讲话。
    12月23日  哈市大、中学生"下乡工作团"在团长蒋南翔率领下,开赴顾乡区农村参加土改运动。
    12月27日  为处理长春分部东北各执行小组人员撤退事宜,军调部中共委员叶  剑英将军由北平飞长春转到哈尔滨,伍修权少将、美方代表泰森上校同行。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