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 第二届冰雪电影艺术节在哈尔滨电影院开幕,全国14个电影厂领导和部分电影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 第六届冰雪节冰雪运动会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冬季项目)在冰上训练基地开幕。
△ 天津大学技术协作代表团应邀到哈市,进行为期5天的技术协作洽谈活动。
1月5日 第六届哈尔滨冰雪节暨第十六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开幕。
△ 全国进京进沪红旗列车评比揭晓,哈尔滨铁路局17/18次旅客特快列车再次荣获第一名,实现"五连冠"。
1月6日 市第六届冰雪节第二届彩灯游园会在香坊公园开幕。
△ 市城乡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省粮食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工程获1989年度全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奖--鲁班奖,这是哈市建筑业首次获此殊荣。
1月10日 冰雪节超储积压物资调剂大会历时3天结束。成交额达3.7亿元。
1月11日 冰雪节第二届雪雕比赛结束,华兴装饰公司作品《搏》和东方装饰公司作品《新春乐》荣获一等奖。
1月14日 呼兰县政府办公楼内8个委、办、局的31个办公室被撬。24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就此案向全省发出紧急通报。
△ 第六届哈尔滨冰雪节交易会历时10天闭幕。本届交易会总成交额达4.53亿元,成交合同9 000余份。
1月22日 哈市"14000工程",即确保哈市14 000户动迁居民春节前按期进户工程告捷。竣工居民楼175栋,共98.2万平方米,安置动迁居民15 777户。
△ 哈市出现近年罕见低温,今晨最低气温已达摄氏零下36度。
△ 在1990年全国"攀登杯"短跑道速滑赛中,哈市选手包揽男、女个人总分第一名和男、女4个单项第一名。
1月29日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运12"型飞机,赴新加坡参加国际航空展览会。这是国内民用飞机第一次在国际航展会上参展并进行飞行表演。
2月5日 市委发出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向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刘殿学同志学习的决定》的通知(刘殿学同志是木兰县委书记)。
2月11日 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中,哈市运动员王秀丽获1 500米速滑第一名,成为国内第一个女子速滑世界冠军。
2月13日 国家环保局重点攻关项目--利用粉煤灰净化马家沟河污水被市环保局课题组攻克,并通过国家环保局的鉴定。
2月15日 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集中人力物力抗春旱保春种。
2月21日 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友谊宫举行。会议选举张德邻为哈尔滨市市长;通过市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的议案。会议于26日闭幕。
2月22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韦永德闯国际金属禁区,发明烯土特殊化学热处理技术,使普通钢可替代合金纲,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2月2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黑龙江视察。28日和3月1日,江泽民在市委书记李根深、市长张德邻等市领导陪同下,视察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轴承厂、飞机制造公司和南岗地下商业街。
2月25日 团市委授予道里尚志公安派出所民警杨光"爱岗爱民无私奉献和青年学雷锋标兵"称号,并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向杨光学习。28日,市委政法领导小组作出在全市政法战线开展向杨光学习的决定。3月21日,省公安厅授予杨光"雷锋式民警"荣誉称号,并决定在全省公安战线开展向杨光同志学习。12月11日,国家公安部批准杨光同志为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
3月1日 全国第一条机器人汽车焊接生产线在星光机器厂正式投入生产。
3月10日 省暨哈市开展纪念"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3月15日,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内容的"打假评差"百日活动在全市展开。
△ 1990年全国青少年短跑道速滑锦标赛历时3天在哈尔滨冰上基地结束。哈市运动员共获9枚金牌。
3月14日 市委召开常委办公会议,专题讨论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确定将原定编修两套志书(专志、市志)的方案调整为一套志书,统称《哈尔滨市志》。
3月19日 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名专家组成的哈尔滨第一个医药技术援外组在马达加斯加开始工作。
3月22日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哈尔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办法》, 30日,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决定《哈尔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办法》。
3月29日 哈尔滨出口商品洽谈会在澳门历时10天结束。来自香港、澳门、台湾、日本、东南亚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位客商参加洽谈会,共签订合同97个,总成交额1 600万美元。
4月3日 国家人事部确定哈市为推行公务员制度试点城市。
4月4日 市委召开常委办公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的意见》。
△ 在1990年全国短跑道速滑锦标赛女子组500米决赛中,哈市选手郑春阳以47"69的成绩打破意大利选手肖拉1988年创造的47"77的世界纪录。
4月9日 在1990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中,哈市选手张建伟以871环的总成绩获男子手枪速射冠军。
4月11日 市电信局114微机查号系统开始投入使用,结束了人工查报市内电话号码的历史。
4月14日 在1990年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中,哈市选手徐洪才获男子自由滑50公里冠军。
4月19日 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哈尔滨市"科技兴市"实施纲要》(试行)正式下发并开始组织实施。
△ 市政府成立中央直属企业办公室,加强对大中型企业协调服务。
△ 1990年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历时10天在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结束。哈市代表队夺冠。
4月28日 哈尔滨火车站软席候车室青年班组被团中央和国家铁道部命名为全国铁路青年文明示范班组。
4月29日 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打击非法倒卖粮食活动。会议决定,立即在全市整顿粮油市场,打击非法倒卖活动。30日,全市出动2 600余人,查出并封存非法倒卖的粮食54万公斤。
5月6日 1989--1990年度全国冰雪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哈市王秀丽、王安福获殊荣。
5月8日 在国家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公安战线集体一等功表彰大会上,哈市南岗区花园派出所被授予一等功。
5月13日 松峰山旅游区发生恶性事故,黑龙江大学汽车队司机李秋英驾驶大客车,违反操作规程,将松峰山管理处处长张玺等4人当场轧死。
5月16日 1990年全国冰球甲级联赛历时11天在哈结束。哈尔滨星光队蝉联冠军。
5月18日 市第二十三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在友谊宫召开。
5月19日 市政府召开工业生产会议,市长张德邻号召全市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竭尽全力遏制经济滑坡(1至4月份哈市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同时下降)。
△ 市政府批准《哈尔滨市创建"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全市人民行动起来,奋斗两年,把哈市建成"卫生城市"。
5月23日 市7区、两县(市)全部被评为1989年度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集体标兵。
5月25日 零时7分,南岗区奋斗路231号居民楼发生一起报复纵火案,引起特大火灾,造成16人死亡,1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72万元。省、市领导邵奇惠、周文华、陈云林、杜显忠、张德邻等亲临火场,指挥灭火,慰问受灾群众和消防战士。李根深、王人生等市领导到火灾现场听取汇报,并到医院慰问受伤群众。
5月30日 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热爱儿童特别奖",以动员全社会关心、爱护儿童少年,重视、支持儿少工作。
6月4日 由54位台湾进出口贸易界及实业界人士组成的1990年大陆经贸考察团到哈市考察。
6月6日 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在省展览馆开幕。苏联、东欧国家900多名宾客和国内3 500余名来宾参加开幕式。15日,洽谈会圆满结束,签订合同额18亿瑞士法郎;签订各种协议额20多亿瑞士法郎。
6月11日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视察哈尔滨亚麻纺织厂、透笼农贸市场、道里菜市场。12日,市领导李根深、张德邻、李嘉廷等在花园邨宾馆向国务委员、财政部长王丙乾汇报哈市工作情况,并陪同视察哈一百。
△ 国产首台最大蒸氨塔在哈尔滨锅炉厂试制成功,这台蒸氨塔是由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主抓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是为上海宝钢二期工程提供的重要替代进口配套设备。
6月13日 国家轻工业部部长曾宪林视察市龙江制鞋厂、市搪瓷厂和哈一百。
6月16日 市首届"丁香杯"服装设计大赛在市工人文化宫闭幕,"夏韵女套装"等50个作品获奖。
6月20日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生产的"运十二"型飞机获英国民用航空管理局(CAA)颁发的适航型号合格证书,这是中国民用飞机首次取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 第十八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工人体育馆开幕,29日在青年宫剧场闭幕。本届音乐会推出191台节目,演出251场,演职人员2万余人,观众达47万多人次。
6月21日 哈市突降大暴雨和冰雹,雨量达22.3毫米,市区多处积水达1米以上,部分地区受灾。
6月25日 第四届哈尔滨之夏商品交易会历时12天结束。成交总额达8 300万元,其中,地方产品交易额2 470万元,比上届哈夏交易会增加23.37%。
6月27日 全省第一座50万伏哈南变电所动工开建。
6月28日 市委在工人文化宫召开纪念"七一"暨表彰"先优"大会。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等116个单位被授予先进党组织、杨光等222人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岳玉泉等64人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7月2日 由《新晚报》和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评选"勇敢市民"活动组委会召开首届命名表彰会。王昕获"勇敢市民"标兵称号,梁德福、刘景洲、周士林、周士华、鹿凤阳被命名为"勇敢市民"。
7月4日 道里区检察院检察员孙桂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干部"称号,并荣获最高检察院特级奖章。12日,市检察院党组做出决定,在全市检察干警中开展向孙桂华同志学习的活动。25日,市委办公厅转发市委政法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政法战线开展向模范检察干部孙桂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7月13日 市政府成立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制定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计划、制度和程序;承办行政复议案件;受市政府领导委托代理诉讼;监督、检查和指导市政府的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工作等。市长张德邻任主任,下设办公室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合署办公。
7月16日 哈尔滨内河口岸开港,对苏联国际船舶正式通航。
7月17日 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张礼勇、王金水等31人为1989年度"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 18时零5分,呼兰境内沈家车站附近发生一起货车颠覆重大事故。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7月23日 国务委员陈俊生视察哈市市政建设及沿江一条线工程,并听取市政府工作汇报。
7月24日 哈尔滨之夏工业产品展销订货会历时10天闭幕。总成交额达68 447万元,其中哈市42 200万元,占63.2%。
7月26日 国家物资部部长柳随年视察哈市金属回收公司和市金属公司钢材吞吐中心。
7月27日 苏军老战士代表团一行10人,由国防部外事局李君桐大校陪同到哈市,进行为期3天的参观访问。这是中苏关系正常化后第一个来哈市访问的苏联军事代表团。
7月28日 以全国人大常委宋一平为团长的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一行18人到哈市,对哈市城市卫生工作进行检查。8月1日,通报检查结果,哈市城市卫生工作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7月29日 市政府决定广泛推行《动迁安置"公开自选房号"制度》。凡在1989年4月20日以后动迁的地段都必须执行新制度。
8月2日 在沈阳军区人防工作会议上,哈市被授予"中学三防知识教育先进城市"和"东北地区人防红旗通信站标兵"称号。
8月4日 全市开展首届"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宣传周"活动。
8月10日 市公安局打掉宋永佳(绰号乔四)、王伟范(绰号小克)、郝伟涛(绰号郝瘸子)3个长期危害群众、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重大流氓犯罪团伙。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视察哈市沿江一条线、地下商业街、秋林公司、哈一百、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哈尔滨电机厂和哈尔滨中药一厂。
8月12日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攻克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ZHX-10型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监测故障诊断系统,在大庆新华发电厂通过国家鉴定。
8月14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公开处理市水利系统重大受贿案件大会。全案涉及违法违纪人员46人。违法违纪总金额23万元。
8月17日 全国目前最大的煤气工程--哈依煤气工程奠基仪式暨全面开工誓师大会在依兰县达连河镇气化工程现场举行。省长邵奇惠、市长张德邻出席会议并讲话。
8月18日 市秋季商品交易会历时3天结束。成交额达6 500万元,其中地产品交易额为1 750万元,占37.5%。
8月19日 国务委员李贵鲜听取哈市工作汇报并视察哈尔滨锅炉厂。
8月22日 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宝顺为组长的"亚运之光"火炬传递活动火种护送组一行5人到哈市。23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亚运之光"火炬交接传递仪式在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
8月24日 世界煤气联盟主席、民主德国国家议员及燃料有限总公司董事长里希特博士一行3人到哈市。市长张德邻、副市长王权在友谊宫会见客人,双方就哈依煤气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洽谈。31日,市长张德邻与里希特博士分别代表两国就哈尔滨依兰煤气工程有关事宜签署会谈纪要。
8月25日 哈市第二届"骡马大会"--哈尔滨市发展城乡经济交易交流项目签约大会历时5天闭幕。城乡双方共签订797项经济协作项目,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
8月27日 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一行60人视察哈市道里区榆树乡三姓村科技兴农工作。
8月28日 市政府召开"打假评差百日活动"总结新闻发布会。这次活动,全市检查企业16 316户,取缔黑加工点111个,共收缴假冒伪劣商品84 619件(价值285万元),收缴罚没款34万多元,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6万余件(价值50多万元)。评出1989年底以前生产的10种最差商品、30种较差商品及30个较差生产、经销企业。
8月30日 市委召开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市委常委会关于《全市"做新时期合格党员活动"总结》和《关于加强经常性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做出《关于巩固"做新时期合格党员活动"成果,加强经常性党的建设工作的决议》。
△ 苏联外交部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到哈市参加中苏外长工作会晤。中国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及省、市领导到机场迎接。9月1日上午,中苏外长工作会晤在花园邨宾馆举行。会晤前谢瓦尔德纳泽外长在市长张德邻的陪同下,向苏军烈士纪念碑献了花圈。下午,邵奇惠省长等陪同中苏外长参观太阳岛公园并游览松花江。9月2日上午,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乘专机离哈。钱其琛外长、邵奇惠省长等到机场送行。
△ 哈尔滨制药厂生产的青霉素纳盐粉针在"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年博览会"上获金奖。
9月2日 外交部部长钱其琛视察道里区蔬菜大棚。
9月6日 市委治理"三乱"工作领导小组在友谊宫召开全市治理"三乱"工作深入动员大会。决定首批取消2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摊派项目和降低过高的证照收费标准。
9月10日 市政府发出《致全市楼房居民的公开信》,决定开展"禁止楼上抛物,人人爱护环境"活动。
9月15日 哈市首次举办的国内外新产品展览和技术招标洽谈会历时7天结束。达成意向性协议或正在洽谈的投标品种技术项目100多项。
9月19日 国营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正式确定为中国黑白花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并改名为"哈尔滨奶牛良种场"。
9月25日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工人体育馆召开哈市自1983年"严打"战役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开审判大会,共宣判25起案件、48名罪犯,"8·26"杀害民警主犯梁金明等伏法。
9月26日 在中国首届中医文化博览会上,哈市卫生局赴京参展项目有10项获"神农杯"奖;市卫生局荣获大会"布展奖"。
9月27日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市儿少活动中心召开。
△ 在1990年度国家质量奖审定会上,哈尔滨制药厂生产的铃兰牌青霉素钠粉针、哈尔滨电缆厂生产的万里牌WYJ电工无氧铜杆、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4.75万千瓦太平湾水轮发电机组、哈尔滨市冷轧带钢厂生产的双园牌铠装电缆用热镀锌钢带、哈尔滨饼干厂生产的红穗牌华夫饼干分别入选金、银质奖。
9月28日 阿城继电器厂自行设计制造的SH-12型干簧继电器,为长征2号捆绑火箭的成功发射做出贡献。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代表专程来厂,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他们的倾力支援表示感谢。
9月29日 哈尔滨拖拉机厂推出354L型营林拖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10月3日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81公斤级拳击赛中,哈市运动员白崇光获金牌,结束了中国拳击运动在亚洲奖牌零的历史。
10月10日 哈市首届智残人运动会在红星体育场举行。
10月14日 黑龙江水系最大的客运码头--哈尔滨航运站落成。结束了哈市沿用50余年的陈旧客运码头和近40年的简陋旅客候船室的历史。
10月25日 在199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中,哈市选手赵国荣以8胜5和的不败战绩摘得桂冠。
10月26日 市政府召开第二届环卫工人节庆祝大会,对100名贡献突出的环卫工人分别授予"特级城市美容师"和"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
10月27日 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共同研制成功涡轮桨新型发动机,为国内民用飞机走向世界提供动力基础条件。
10月31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市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市长张德邻在会上讲话,副市长李嘉廷就如何抓好思想、组织、措施落实讲话。
11月6日 太平区团结乡获全国"乡镇之星"称号。
11月7日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承担的10项国家重点项目一并通过验收。其中"马传贫弱毒疫苗"研究继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后,经国家科委批准予以出口,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口该疫苗的国家。该课题主持人沈荣显获陈嘉庚科技贡献奖。
△ 《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全市第一起公开审理"民告官"行政案件在南岗区法院开庭。
△ 市红十字儿童医院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阿尔伯塔大学医院、皇家亚历山大医院及北曼尔伯塔儿童医院建立友好医院签字仪式在市红十字儿童医院举行。
11月14日 第二届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上,哈市参展的60项成果,3项获金奖,5项获银奖,7项获优秀奖。
△ 市土地登记发证办公室发放首批国有土地使用证。
11月17日 由哈尔滨建筑设计院、哈尔滨建工学院、市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节能复合墙体、屋盖在寒冷地区应用技术研究在哈通过鉴定。
11月19日 市重点技改项目--年产4万只溶解乙炔气瓶工程在黑龙江石化机械总厂通过验收。
11月20日 全市270万选民,分别在3 200多个投票站选举区县(市)、乡(镇)两级人民代表。
11月25日 市政府与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在首都宾馆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具有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陶瓷、稀土、宝石三种轴承在哈尔滨试制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
11月26日 哈尔滨拖拉机厂完成引进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集材营林拖拉机项目,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代表向哈尔滨拖拉机厂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该项目是受国家机电部委托并被国家列为"七五"基本建设重大引进项目。
11月27日 1990年市科技进步奖评审揭晓,在获奖的92项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同类项目水平的12项,填补国内空白的18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54项,省内先进水平的8项。
11月29日 哈市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市侨联七届委员会,会议于30日闭幕。
11月30日 哈市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
12月2日 第七届全国冬运会速度滑冰比赛在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开幕。哈市代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总分第一名(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4枚)。
12月4日 在省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授奖大会上,哈市34项成果获省优秀科研成果奖,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12月11日 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型发电设备及系统CAD(水电)开发专题,通过国家专家验收组的检查验收。
12月22日 全国爱卫会公布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结束,哈市荣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称号。
△ 哈尔滨变压器厂"七五"改造主体工程竣工,结束了黑龙江省不能为大型发电站、变电站生产配套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的历史。
12月23日 市电信局引进的5万门程控市内电话交换机投入运行,使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增至10.3万门。电话普及率由全国省会城市的第十四位跃居第十位。
12月25日 哈尔滨制药厂生产的60万支氨苄青霉素钠粉针出口巴基斯坦,结束了黑龙江省粉针制剂出口空白的历史。
12月26日 国内新一代轻巧型飞机"运11B"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诞生。
12月28日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JGK-303焦平面机械钢片快门在哈尔滨手表厂通过技术鉴定。这种高档照相机高精度配件的研制成功和批量投产,使中国成为同类产品中继德国、日本之后的第三个生产国。
12月31日 第十七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