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风物 >> 哈尔滨人物  
 
许景澄
     
 
    (1845-1900),字竹筠。浙江省嘉兴县人。1868年(同治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71年授编修。后任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比利时、俄国等国公使。归国后,曾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礼部侍郎、京师大学堂教习等职。1896年6月,李鸿章以清朝特使的身份赴俄国彼得堡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时,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合同章程》。同年12月,清政府指派许景澄为中东铁路公司首任督办。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他当时害怕义和团反对列强会引起麻烦,便与太长寺卿袁昶连连上书,竭力主张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保护各国领事,惩办肇事者。并一再强调,义和团是"心腹之患",要求清廷调整军队"分路搜捕,凡遇义和团格杀勿论,并悬重赏之格......"西太后顾虑到"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才不敢采纳许、袁的建议。当时,清廷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他在义和团问题上,恰恰卷入了这个矛盾的漩涡,结果被西太后杀了头。庚子之后,西太后对义和团的态度有变,他又被追原官,追溢封号为许文肃公,并在他的家乡修筑祠堂、列入祀典。他在任驻俄公使期间,写出了《外国师船表》,建议清政府加强海防;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我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代表,据理力争,还撰写了《帕米尔图说》、《西北边界地区考证》诣文,作为同俄国外交斗争的依据。1922年,中东铁路公司召开会议,筹备1923年6月纪念中东铁路建路25周年时,拨款3万卢布,修建许公纪念碑和许公路。1923年6月,坐落在山街(今一曼街)小公园的许公纪念碑落成,同时命名景阳街南段为许公路,以纪念许景澄的“丰功伟绩”。此外,1924年12月,中东铁路公司还在南岗邮政街成立了许公学校(又称许公储材学校)。许公纪念碑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掉。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