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事记》编委会主持编写的《黑龙江历史编年》一书(张向凌主编、陈守芳、谢玉琢副主编),上起二万五千年前,下迄1985年,洋洋一百五十八万字,较全面地记述了黑龙江这辽阔大地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资料翔实、行文流畅、结构恢宏、内容丰富,基本上反映了黑龙江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参加编写的同志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钩沉稽考、去伪存真、清源正本、力排谬说,填补了我省地方史这一空白。这部鸿篇巨著的问世,是参加编写同志几年之辛劳、探索之结晶、奋斗之成果。
黑龙江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多少年来,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在这块古老而广漠的沃土上含辛茹苦、游牧拓荒、打渔围猎、繁衍生息。他们不但具有与大自然勇敢拼搏的顽强性格和勤劳朴实的美德,更具有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的精神。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滋润着黑龙江大地,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黑龙江历史。千百年来,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破旧辟新,创造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人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不仅是国外,就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提起黑龙江地区的往昔,往往自谦而又自卑地说这里是"北大荒",形象地说这里只是"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黑龙江省与先进省区相比较,确有历史较短、文化相对落后的一面,但也决不象有些人肓目想像的那样,黑龙江是一片渺无人烟的大荒原,根本没有什么历史,更谈不上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有什么贡献。
古代黑龙江地区及其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对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作出了什么贡献,从二万多年前的远古一直到明清,与中原有怎样的联系?他们是怎样通过开展对外交往和与内地的沟通,博采众长,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古代黑龙江各族人民是怎样开发、建设东北边疆,抗击外寇侵略的,黑龙江的少数民族又有着怎样的光荣历史, 《黑龙江历史编年》广征博引,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说明这些问题。潜心读一下这本书,这许多疑问,都会得到满意的回答。
《黑龙江历史编年》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封建社会任何民族的历史发展规律一样,黑龙江地区的发展史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和起伏。长期的游牧生活、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连年征战造成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大规模的迁徙,导致边地空虚、人口稀少、文化落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引起尔虞我诈、互相残杀、使得国势贫弱、国力衰竭。凡此种种原因,致使黑龙江的历史多次出现发展迟缓、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这些,既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又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巨大遗憾。《黑龙江历史编年》正是在全面反映黑龙江历史本来面目的前提下,揭示历史发展本质规律的。
作为一部详细了解黑龙江省情的工具书和研究黑龙江历史的资料书,《黑龙江历史编年》是一部新作,而作为一部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教村,它更有其珍贵的价值和特色。书中所记录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经过认真考证的第一手资料,丝毫也没有虚构和主观臆想。
曾经有人说过,不读历史的人只活了一辈子,不过短短数十年,而读历史的人不只活一辈子--生活于古往今来。《黑龙江历史编年》正是有助于我们生活于古往今来的良师益友。愿更多在黑龙江生活、工作,学习的人,更加了解黑龙江、热爱黑龙江、更加努力地建设黑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