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
办事互动
动态新闻
修志业务
城市名片
方志馆
哈尔滨概览
画说哈尔滨
志鉴书库
地情丛书
哈埠盛事
哈埠文化
冰城夏都
大事记
哈尔滨风物
史说哈尔滨
您的位置:首页 >> 画说哈尔滨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8-01
第二篇 经 营 · 第二章 日用工业品
市郊供销社自成立之日起,根据农民日常生活需要,首先经营日用百货,有肥皂、火柴、
雪花膏、头油、针线、顶针、烟袋杆(嘴、锅)、铅笔、练习本等几十个品种。还有少量的
青、兰、白、红布和棉絮供农民购买。1951年,日用百货品种增加到200多个。1954年,开
展工业品下乡活动,少量手表、自行车等高档商品开始投放农村市场。1955年,经营品种基
本做到大(供销)部全,小(供销)部灵活方便,基层供销社百货商品近千种,供销部的百
货也不少于500种。如有断档,可随时调剂,宁肯营业员多跑路也不让农民误工。家有红白
事,农民只要提出货单,供销社营业员连夜如数将货购齐送到农民家中。
1960年由于国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大部分商品凭票供应,尽管物资紧缺,但供销社仍
尽量采购,保证凭票供应商品不缺不断。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后,经营的商品品种逐渐增加。
儿童玩具、玻璃花瓶、刻花水银镜子、铁皮暖水瓶、搪瓷花面盆、塑料制品等相继摆上柜台。
1965年,经营品种增至1500余个。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6—1972年,化妆品被当成“封资修”从柜台上撤下销毁,肥
皂、火柴等一些凭票供应的必备商品也出现脱销,柜台上仅有的只是大红纸、墨汁、广告色、
毛笔等宣传用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购买力提高,供销社经营日趋活跃。商品
经济大发展带来了商品大流通,城乡差距日渐缩小。城市百货商场的商品,基层供销社柜台
基本都有,从日用小百货的发卡、针、线到新产品石英钟、电子琴、电视机,经营商品达
3000余种。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