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是围绕经济调整,开展科学研究,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以及生产建设中的薄弱环
节。此期间市科委编制了《1960—1965年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对技术革新、发展
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改进产品设计等科学研究在三年继续调整计划中作了安排。
1963年计划提出,要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围绕农业“八字宪法”,着重研究农机具、培
育良种、植物保护、兽医和有关吃、穿、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对直接促进农业增产的
重点研究项目,计划安排33项。计划执行情况较好,到年末,农业已建立起21万亩高产、稳
产“基本田”(平均每亩施肥量达到1500公斤,铲趟遍数比一般地块多1—2遍。)培育了30
多种优良品种,有90%左右的生产队种了种子田。工业部门经过学先进、赶先进活动,采用
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办法,解决了许多产品质量问题。哈尔滨搪瓷厂减少了面盆的破
损、裂口、歪型的缺欠。哈尔滨文具厂改进了瓶型、包装和配制方法。哈尔滨自行车厂改进
了在电镀烤漆上存在的问题。
1964年计划提出农业要积极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工业推广哈尔滨市理发工具厂理发
推子和哈尔滨市银光电镀厂的技术改造经验。地方工业的技术改造规划安排11个项目。主要
有哈尔滨轧钢厂线材轧制工艺的改进,哈尔滨铅笔厂采用隧道窑木材干燥和铅芯电流干燥的
新技术,哈尔滨金笔厂自动点铱新工艺,哈尔滨搪瓷厂的新型烤漆,哈尔滨油漆化工厂的立
德粉多层焙烧新工艺,哈尔滨第一砖厂的内燃烧砖新技术等。到年末有些研究成果,已在生
产中发挥了作用。
1965年计划提出科学实验必须适应工农业生产的要求。研究的重点:工业围绕技术改造、
新产品试制等技术关键进行研究,特别要抓住机械工业的精加工和化学纤维、泡沫人造革、
塑料硬管和硬板、半导体等主要项目的研究;郊区农业以蔬菜为重点进行种子培育、栽培方
法,病虫害防治以及蔬菜脱水等课题的研究。到年末工业部门经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双革”
和“比、学、赶、帮”活动,制造了1600多台专用设备,革新了79项产品设计,采用了250
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试制新产品160多种。到1965年,全市科学研究机构在调整中又增加3
所,市属研究机构没有增加,主要是在调整中巩固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