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石油化学工业》
 
 
第二篇 无机化学工业
 
 
第五章 化肥工业
 
 
第一节 普通过磷酸钙
 
 
  1952年,松江省工业厅工程师傅宝增帮助松江化学厂利用生产骨胶的副产品——脱胶骨
块,和硫酸混合搅拌,试制成功普通过磷酸钙(磷肥),由于骨胶产量低,满足不了化肥生
产的需要,没有投入生产。1953年,工厂使用昆阳磷矿砂和越南进口的磷矿砂做原料,开始
批量生产,成为我国生产磷肥最早的厂家。当时设备和工艺比较简单,将矿石用石磨碾成粉
状,放进地坑里衬有铅板的木槽中,加入水和硫酸,达到规定浓度后用木耙搅拌,自然固化
后再挖出堆垛熟化即为成品,日产量6吨。以后又增加7个搅拌木槽,日产量达到16吨。由于
农民不了解过磷酸钙的效用,不敢购买,致使产品积压。经供销人员四处推销,宣传产品功
效,并以试销方法供给东北各大国营农场及有关县、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很快打开销路,
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1954年,省工业厅为扩大松江化学厂磷肥生产能力,投资94万元,由杨庆礼工程师设计
安装了1套半机械化装置,新建两座化成室,安装了罗茨混合锅、搅拌机和通风设施,取代
过去麻袋包装,地下木槽,由运输机代替马车和手推车倒运。改善了操作环境,减轻了劳动
强度,年产量达到3万吨。产品销售到省内各大国营农场和各县的生产资料公司及糖业公司,
当年获利80万元。
  1964年,国家投资109万元对磷肥装置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由杨淑珍、王国诚、谢裕宝
工程师负责这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增设配酸设备控制混酸浓度;新建矿粉圆盘给料机实现
连续下料,代替了托滚式回转化成机;增设1套三桨立式搅拌机提高搅拌能力。整个改造工
程于1965年5月完成,6月投产。年生产能力由过去3万吨提高到5万吨。1978年化工总厂被化
工部评为全国小化肥红旗单位。
  1979年,国家投资96万元在原车间再上1套年产5万吨磷肥的生产装置。由于福云工程师
等设计、施工,于1980年2月建成投产,使磷肥生产能力翻一番,达到年产10万吨。
  1981年11月又对原料工段进行技术改造。新建风扫磨设备,代替了2台干燥机和1台球磨
机,使能通过100目筛眼的磷矿粉由70%上升到92%以上,提高了磷肥转化率,产品由四级
品提高到三级品。厂内粉尘由99.6毫克/立方米降至4.66毫克/立方米,每年可回收290
吨矿粉。同时降低了粉尘和噪音,改善了操作环境。
  1985年受进口化肥的冲击,化工总厂上万吨的磷肥滞销。1986年哈尔滨市财政补贴515
万元,将积压磷肥进行一次性处理,帮助工厂解决了产品积压问题。同年,化肥市场需求回
升,省政府为了支援省内农业发展,又给工厂财政补贴,支持化工总厂恢复了磷肥生产。
  1988年为使过磷酸钙产品更好地打入市场,国家又投资130万元对设备进行改造,由于
福云工程师等设计,购进1台化成机,解决了混化工段二次配酸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当
年创造经济效益21.8万元。1990年工厂开始筹建化肥造粒装置工程,当年生产磷肥23660吨。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