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1934),字霆九。辽宁省海城县人。幼年家贫,年纪稍长,投身行伍。毕业于开平武备学堂,在新建陆军、武卫右军中供职,继调任直隶常备左军后营管带,武卫右翼工程营队官。其后部队改编,任北洋陆军第二镇步队第四协统领官。1912年1月29日,曾参与段祺瑞两次联合通电,敦请清廷变更政权与逼使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后,于元年10月任直隶第二师第四旅长.陆军少将衔,翌年补中将衔。任安徽芜湖大通司令官,后任鞠湖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长,陆军讲武堂堂长。张作霖就任奉天督军后,他因与张作霖是同乡并有亲姻关系,1917年6月,张作霖向北京政府推荐鲍贵卿署理黑龙江。7月26日,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他为黑龙江督军,暂时兼署省长加陆军上将衔。1919年7月6日,吉林督军孟恩远进京供职,他又改任吉林督军。同年8月任中东铁路督办兼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1920年1月,他以吉林督军和铁路督办的身份致电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声明中国对中东铁路享有完全主权,拒绝霍尔瓦特以俄人"实行国家统治权"的无理要求。1920年3月12日,哈尔滨30多个工人组织联合向霍尔瓦特发出最后通谍,限期在24小时内辞职。他令下属接管了原沙俄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护路军参谋部、宪兵总部及警察局等机构,并派兵进驻中东铁路沿线,解除俄军警武装,霍尔瓦特被解职赶下台。同年9月,兼署吉林省长。10月,晋授勋二位。1921年3月,调任将军府霆威将军,离吉进京,后充任内阁陆军总长。1925年1月,再次被任命中东铁路督办,9月辞职。1927年6月,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军政府,此后他先后担任军事顾问、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审计院长。张作霖于皇姑屯罹难后,他退隐津门。因其当过武卫右翼工程营队官,熟悉工程学,尤其对房屋建筑颇感兴趣,曾被天津仁义地产公司推为公司董事长。其间,他把天津南开中学附近价值18万元的土地,以半捐半卖形式让给南开中学,只收5万元,对兴办学务做了义举。1934年3月1日病逝于北京。葬于北京香山八大处(今八大处公园证果寺以北一里许)。该墓地石坊正中赫然刻着"海城鲍氏家祠"六个大字。现为北京市一级保护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