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2012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2013.02.05
 
     
    2012年,市地志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指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 “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发展目标,继续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紧紧围绕第二轮修志、编写年鉴、读史用志、地情网建设、学会建设、创建首善机关等重点任务全面开展工作。经过一年的积极努力和认真践行,圆满地完成了2012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在推动哈尔滨修志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更出现了哈尔滨地方志发展史上一些前所未有的亮点,为实现哈尔滨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一) 纪念哈尔滨修志3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为地方志工作打造新亮点
    一是表彰方式有创新。以纪念哈尔滨修志30周年为契机,与人社局、电视台联合举办“为了永恒的记忆——修志人物(集体)颁奖典礼”,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弘扬了修志人“淡泊名利、敬业爱岗、存真求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修志精神,鼓舞了士气,进一步扩大了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地情展示多样化。开展“以传承历史文脉,助推跨越发展”为主题的征文和书法、绘画摄影活动,以艺术形式讴歌哈尔滨实施新战略以来取得的新发展、新变化。征集作品300余幅,展示优秀作品近百件。三是宣传教育有新举措。开展“学史志、爱家乡、做贡献”活动,市地志办和市方志馆组成小分队,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宣传哈尔滨历史文化,普及地情知识,进行乡土乡情教育。向南岗荣市街道办事处、道里抚顺社区、苏宁部队、宣庆小学等85家单位送首轮志书和地情刊物45种4110册,深受群众欢迎。
    (二)二轮志书编纂出版工作取得新成果
    第二轮修志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梯次验收出版的总体要求,《哈尔滨市志》设计为1部8卷,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党政群团卷”和“文化卷”;各区、县(市)志总体设计为19部,已印刷出版9部。地方综合年鉴编辑出版工作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出版26部,其中:道里区年鉴(2011)、呼兰区年鉴(2010、2011)在黑龙江省2012年鉴评选中荣获二等奖,阿城年鉴(2011)荣获三等奖。
    (三)地情资源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全市地方志资料年度化数据库建设有新进展。目前全市资料年度化承编单位150余家,市直各部门已完成2006—2010年度资料收集和整理报送工作约1200万字,2011年资料提纲正在审核中。各区、县(市)2007年启动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目前已搜集整理资料5000万字左右。市政府投入20余万元建设资料年度化数据库,2012年开始数据录入工作。二是地情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坚持办好内部期刊《哈尔滨市情活页》和《哈尔滨史志》,充分发挥“索引、查阅、备忘、提示、借鉴”等服务作用。编辑出版了《哈尔滨历史编年》、《哈尔滨市汛资汇存》等书籍,为各级机关与社会提供全面、简明的市情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建国前哈尔滨市外文资料的整理翻译工作,编辑完成《1896—1949哈尔滨俄侨词汇汇编》、《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在外文资料整理翻译工作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哈尔滨地情网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按照“信息全面、建用并举、特色突出、应用便捷”的建设目标,改版地情网,新增地情资料《哈尔滨年鉴》(2007—2010)及《哈尔滨史志》期刊等资料470多万字。包含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的网站地情信息资料总量已达上亿字,数字方志、网络方志步伐进一步加快。在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互联网信息办评选活动中,哈尔滨地情网荣获“哈尔滨市文明网站”及“黑龙江省文明网站”称号。
    (四)地方志学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为加强学会工作,2012年5月,召开了市地方志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修改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地方志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安排部署了新一届学会工作。本届学会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打破常规,按照县(市)、城区和行业特点组建了县(市)分会、城区分会、地情研究分会、市直分会等五个基层分会,做到有章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学会工作基础,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率先成立的城区分会和县(市)分会克服工作任务重、学会无专项经费等困难,自筹资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会员的一致好评。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组织体系建设得到了中指组田嘉书记的充分肯定。市地方志学会被授予全市“三争当”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五)哈尔滨市方志馆建设有新加强
    哈尔滨市方志馆是东北第一家方志馆,开放一年来在方志界引起很大反响。方志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集资料管理、存储、查询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检索系统,提供各种地情文献资料,翻译整理俄、日外文资料,充分发挥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多次接待北京、长春、沈阳、黑河、莆田等全国各地修志同仁的参观学习活动,与全国32家地方志机构和15家文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六)党风廉政建设有新加强
    一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市地志办领导班子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能够自觉地做到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带头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学习传达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精神,坚持一岗双责,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并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申和明确“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组织原则。班子成员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方面达成共识,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作用,主要工作决策和重大问题必经班子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深入开展“政风建设年”和“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创建首善机关活动。全面实行问责制,着力解决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组织全办人员及时认真学习有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规定,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学《准则》、促廉洁”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工作不“吃、拿、卡、要”,对承编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强化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年办内没发生任何违规违纪行为。
    (七)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11月8日,市地志办组织全办干部职工集体收看中共十八大开幕式。会后,以总支、支部为单位,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并开展全办干部职工撰写理论文章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12月6日,召开全市地方志系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地方志工作会议,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纳入2013年工作要点,将其确定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八)方志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有新提升
    市志办机关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建设首善机关”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开展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地方志工作”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找短板,查原因,定措施,机关呈现新气象,新干劲,新成效;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举办修志专业知识、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等工作技能考评。创办了以“四有”、“爱心”、“诚信”、“责任”、“孝敬”为主题的道德大讲堂。组织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能力。采取以会代训、面对面指导、组织参加全国研讨培训会等形式加强修志队伍建设,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被省志办授予“黑龙江省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进行的“2012年度万人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调查”活动中,我办在“市政府57个部门(单位)绩效综合评分”和“市政府13个综合服务部门(单位)绩效综合评分”,同与市政府办公厅并列第一名(得分89.2分)。
    回顾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队伍建设的任务还很重。个别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二是个别承编单位对修志工作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致使具体修志人员配备不齐、不力,影响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解决。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