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
办事互动
动态新闻
修志业务
城市名片
方志馆
哈尔滨概览
画说哈尔滨
志鉴书库
地情丛书
哈埠盛事
哈埠文化
冰城夏都
大事记
哈尔滨风物
史说哈尔滨
您的位置:首页 >> 修志业务 >> 修志指南
李桂英在纪念哈市修志工作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2年4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市志办和市地方志学会联合召开理论研讨会纪念哈市修志工作二十周年,这是一
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以上几位同志的发言,简明生动地畅谈了各自从事修志工作以来的深切
体会与感受,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既有成功和经验,也有挫折和教训。感人
肺腑,催人奋进。可以说是我们一贯倡导的“淡泊名利、敬业爱岗、存真求实、开拓进取、
无私奉献”的修志精神的真实写照。这项活动,对于更好地回顾总结我市修志工作的经验教
训,激发广大修志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开创我市修志工作新局面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志们,盛世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982年5月4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
《关于编纂〈哈尔滨通志、通史、专志、专史〉的决定》,拉开了我市修志工作的序幕。二
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市),市直各部门,中直
省属在哈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广大修志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市修志工
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全面完成了首届志书的编纂出版任务,市志36卷、71部,区、县(市)志19部,
总文字量约3800万字;同时,我们还编辑出版了一批部门志、工厂志、院校志、乡镇志,填
补了我市历史上无志的空白。
第二,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续志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续志工作方
案》,组建了各级续志工作领导机构,开展了方志理论研究和修志队伍培训,修改完善了市
和区、县(市)两级续志编目,搜集积累了1.5亿字资料,并完成资料长编40余篇。总之,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我市续志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已开始由准备阶段的完善转入纂写阶
段。
第三,利用修志占有大量的地情资料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志书资源,组织和推动了用
志工作。先后组织编写了《哈尔滨历史编年》(1—4卷)、《哈尔滨区、县(市)概况》、
《哈尔滨经济发展参照》、《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施政纪略》、《哈尔滨农业概况》、《哈尔
滨之最》等一大批地情资料书,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修志实践经验。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
认真落实“一纳入,五到位”;由市政府领导与志书承编单位领导签订“责任状”,将修志
工作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坚持修志先育人,狠抓队伍建设,弘扬修
志精神;牢固树立“千秋大业,质量第一”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志书编纂指导、审查
把关、印刷出版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把抓质量贯穿修志工作全过程;坚持修志为用,不断
拓宽修志工作服务领域,积极主动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等等。这些成功的作法和经验,
是我们修志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
第五,培养了一支“有志于此,有识于此”的修志队伍,铸就了无私奉献的修志精神。
地方志机构是辛苦、艰苦、清苦的“三苦”部门,因此,修志人员必须有奉献精神,否则是
很难在这个岗位上坚持的,也是做不好修志工作的。自1982年以来,我市先后有2000余人参
加了修志工作。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
修志队伍。有许多老同志放弃了离退休后晚年的安逸生活,在辛苦艰苦清苦的修志岗位上发
挥余热,原市商委志办《饮食服务志》主编赵天同志就是这支队伍的优秀代表。他以修志为
荣,以修志为乐,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志事业,在身患癌症后,仍顽强与病魔博斗,把生命的
最后一刻献给了地方志事业。还有任桂甫、张剑秋、柴鹤年、郑应爽等二十几位老同志也都
是在修志岗位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纪念我市修志工作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更加怀
念他们,他们的名字将同志书一起与世永存。在我们这支队伍中,还有许多中青年同志,他
们不为金钱名利所动,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修志事业,无怨无悔。二十年来,尽管我
们这支队伍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但广大修志工作者在修志实践中共同铸就的无私奉献的修志
精神,始终是凝聚和鼓舞我们这支队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
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方志事业才能够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在今后的修志工作中,我们应
该继续高扬这种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不仅是做好新一轮修志工作的保证,也是方
志事业长盛不衰的有力保证。
同志们,修志是一项连续不断的事业,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我们已开始了新一轮的修
志工作。特别是去年12月份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全国新一轮修志工作进行
动员和部署,标志着全国修志工作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按照我市续志工作的总体规划和
部署,我市续志工作已开始进入撰写阶段,今后几年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提出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修志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深化细化篇目,提高志书编纂质
量为重点,以签订修志“责任状”和加强队伍培训为主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
实现由准备阶段向纂写阶段的顺利过渡,为高质量地续修哈尔滨市第二代志书奠定坚实的基
础。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一轮修志的动员工
作。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调整市地方志编委会,筹备召开编委会会议,研究
确定关系我市修志工作发展前途的重要问题。二是筹备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贯彻全国
地方志第三次和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续志工作进行新的动员和部署。三是由市政
府主要领导同区、县(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签订修志“责任状”,进一步明
确责任,落实任务,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地推进续志工作。
第二,以稳定机构,提高素质为重点,强化修志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前提是机构稳定、
队伍稳定,没有机构和队伍的稳定,谈不上队伍建设。而没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队伍,开
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编修高质量方志也无从谈起。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修
志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建设。这次市直单位机构改革,机
构和人员编制精减比例较大,修志机构和队伍亦受到很大冲击。据初步统计,市直十几个部
门如市商委、市农业局、市水产局、市机械局、市轻工局、市纺织局、市汽车办、市食品办、
市经协办等在机构改革中撤并,修志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还有首届修志中为补充各承编
单位人员编制的不足,编委给市直单位下达的修志事业编制全部收回,因此有三十几个部门
(单位)将修志人员裁撤了,处于无机构、无人员状态。各区、县(市)的修志机构与人员
也处在调整变化之中。这种情况如不迅速扭转,势必影响我市修志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要紧紧抓住传达贯彻全国和省修志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按照“一纳入、五到位”
的要求,认真抓好志书承编单位的修志机构和总纂人员的组建配备工作,使机构和人员的健
全到位率保持相对的稳定。二是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全市修志人员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从而不断提
高修志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广大修志工作
者,发扬铁映同志倡导的“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修志精神,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积极做好新一轮修志工作。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修志人才。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举办
各种类型的理论研讨会、交流会和培训班,紧密结合我市修志工作的实际,开展方志理论研
究,不断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三,以提高志书编写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修志业务建设。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
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指出:“对于续修志书和新一轮的修志工作,在质量上应该有新的更高
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按照这一要求,在加强修志业务建设上我们要重
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认真研究制定《哈尔滨市志凡例》、《哈尔滨市志书编写行文规定》、
《哈尔滨市志书审稿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用以统一、规范志书编写工作,使新一轮
修志工作从一开始就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抓好分类指导和协调。根据各单位工
作进展的实际,区分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搞好分类指导;同时,按照续修一部志的
要求,抓好牵头单位和参编单位的协调工作,做到工作上相互支持,业务上密切配合,共同
下好续志工作一盘棋。三是搞好调查研究和检查督促。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
验;通过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修志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全市修志工作健康发展。
第四,以推动用志工作为目标,不断开拓用志工作新领域。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
三次工作会议上指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唯有用志,当代人用志,后代人用志,才能
体现志书的价值,才能资政,才能利民,才能检验志书的优劣、真伪和正误”。因此,我们
要从续志工作一开始就把用志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不断探索和开拓用志工作新领域。一
是积极开发“中间”成果,根据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组织编写专著、论文、资料,为各级领
导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地情资料;二是加快地情资料数据库建设,实现地情信
息数据化、网络化,利用现代化手段收集、整理、加工、存储资料,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工
作效率,扩大修志影响。三是深入开展读志用志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编写地方史志简
本和群众读本,宣传普及地方志知识,使地方志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案头卷和群众的家藏书,
为繁荣发展地方志事业赢得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团结起来,再接
再厉,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新世纪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