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大事记  
 
1924年(民国十三年)
     
    1月24日  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作霖电令中东铁路督办王景春、滨江道尹蔡运升,松花江为中国内江,外国船舶均无航行之权,严禁中东铁路船只行驶。
    1月26日  哈尔滨交涉局以第123号公函致东省铁路路警处,转达张作霖电令,严禁其轮船在松花江航行。
    1月31日  哈尔滨各界在傅家甸商会召开联席会议,要求当局罢黜沃斯特罗乌莫夫的中东铁路局局长职务,并将其驱逐出境。
    1月  哈尔滨理教会联合总会在傅家甸北十九道街设立。
    2月19日  哈尔滨各界在傅家甸同乐舞台召开"驱沃"市民大会,会后数千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包围铁路局。
    3月6日  哈尔滨总商会请求地方当局禁止苏联货币入境,以维护国家财政主权。
    3月29日  孙中山先生为《滨江时报》创刊三周年题词"鼓荡文明"。
    4月4日  法国驻华公使利皮西叶与法国全线电业公司全权代表马斯谢来哈尔滨,筹办哈尔滨--巴黎无线电通讯事宜。
    4月6日  美国巴克门林门登建筑公司获得哈尔滨电车承办权。
    4月20日  哈尔滨工务会成立。
    4月24日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山内四郎就东省当局禁止外轮在松花江航行一事,向哈尔滨交涉局提出无理抗议。
    4月26日  东三省银行总行由哈尔滨迁往长春,原总行址改为东三省银行滨江分行。
    5月  爱沙尼亚在埠头五道街11号设立哈尔滨领事馆,领事苏堤。
    △  埠头中国大街(今道里中央大街)铺修石头道。
    6月8日  哈尔滨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傅家甸滨江公园召开市民大会,宣传平民教育。会后3 000余人游行。
    6月11日  李大钊、王荷波、罗章龙等赴苏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途中到哈尔滨。李大钊在哈停留3日,曾会晤苏联驻哈总领事,并到铁路工人中考察。9月24日,李大钊归国途经哈尔滨,再次停留3日。
    6月21日  广益中学李铁钧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书记。原团支部书记彭守朴转为中共党员,专做党的宣传工作。
    6月29日  苏联外交部宣布俄国驻华各领事馆移交事项。
    7月1日  市公议会董事会公布《打扫烟囱章程》。
    7月29日  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临时开设,拉基金为总领事。
    7月  滨江县劝学所改组,成立滨江县教育局。
    8月4日  哈尔滨中国商民组成"对苏复交协进会"。
    9月1日  从德女子中学在邮政街与北京街交角处开办,1926年8月,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今哈七中址)。
    9月10日  意大利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
    9月23日  新任会办谢列布略阔夫和东省铁路管理局局长伊万诺夫,由苏联到哈尔滨。
    9月26日  哈尔滨戒严司令部成立,张焕相为司令,王顺存、温应星、兴今为副司令,公布戒严条令。
    9月30日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为哈尔滨街道更换铁质珐璃磁新门牌,并更改部分街名。
    10月2日  新任东省铁路中方理事彭金凯、吕荣寰、刘哲、范其光就任;苏联远东交通部长尼果重斯基、苏联乌苏里铁路局局长舒里曼到哈尔滨,参加接管东省铁路仪式。
    10月3日  伊万诺夫就任东省铁路管理局局长。沙俄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地亩处处长关达基、经济调查局局长米哈依洛夫被撤职看押。
    10月19日  驻哈尔滨英、美、法、日4国领事,对中国地方当局关押沃斯特罗乌莫夫、关达基、米哈依洛夫等人提出所谓"抗议",要求将其释放。
    10月20日  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派吴丽实(又名吴丽石)来哈尔滨整顿、恢复党团组织。此前,由于东省当局搜捕共产党员、团员,破坏党团组织,陈为人、李震瀛被迫于9月离开哈尔滨,党团组织活动一度停顿。吴丽实到哈后,成立了党小组,马新吾为组长,党员5人。吴丽实深入地包(机务段)、三十六棚铁路工厂工人中作宣传和发动工作。
    10月  法国驻哈尔滨领事馆领事里必列归国,勃朗特到哈接任领事。
    △  市公议会董事会接办马忠骏私人开办的小学校(校址透笼街),更名市立第一小学。
    11月1日  滨江县税捐局无视工商界关于"减征苛捐"的呼吁,自本日起对各项征税、牲畜屠宰税等又加征一成。
    11月5日  奉、吉、黑电政监督处致函铁路督办公所,根据《奉俄协定》有关规定,令哈尔滨长途电话局局长李建勋筹备收回哈尔滨埠头市内电话。
    11月21日  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拉基金去职,吉谢廖夫继任。
    12月6日  滨江县商会改选,会长李明远,副会长刘尊三。
    △  为纪念中东铁路第一任督办许景澄,东省铁路公司创办许公纪念实业学校。1925年10月1日改称许公纪念储才学校(简称许公中学),东北沦陷时期改为滨江省立第一国民高等工科学校(今十三中学前身)。
    12月  哈尔滨--齐齐哈尔长途电话局在傅家甸十二道街开办。
    △  "大东马车公司"成立,开始经营哈尔滨--长春之间马车运输。
    是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进步学生创办"群进社"。
    △  苏联驻哈尔滨国营船队建立。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