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49),女。辽宁省桓仁县人。自幼性格爽朗,敢说敢做,好打抱不平。因此,父亲的好友孙一峰给她取名"勇义"。"九一八"事变后,在哈经商的伯父韩文贵积极筹款支持马占山、李杜抗战,马占山、李杜失利后,韩文贵去北平隐居。日伪当局传讯其父韩文庆,逼其交出韩文贵的财产帐目,在严酷的刑讯下,其父被折磨致死。父亲死后,全家迁居呼兰县。她进入呼兰女子高小读书,1934年冬小学毕业。翌年夏,进入哈尔滨市立医院看护妇养成所,1936年春,到市立医院做见习护士。此时。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被日寇押到市立医院就医,由滨江警务厅派警察看守,她负责赵一曼的护理工作。在彼此交谈中,她向赵一曼倾述了自己家庭情况和心里的愤恨。赵一曼向她讲了许多抗联女战士生活和斗争的故事,她对此非常同情和敬重,决心帮助赵一曼逃离虎口,同她一起奔往抗日前线。平时她处处关心赵一曼,当警特来病房传审时,她总是以赵一曼伤口恶化或刚吃过安眠药喊不醒等借口应付,使赵一曼少受一些折磨,伤势一天比一天好转。在筹划逃走的过程中,得到了看守警察董宪勋的支持与协助。决定1936年6月28日夜行动。当她们逃走后,敌人于29日早上派出大批军警跟踪追缉。30日晨5时,在阿城县境内的李家屯被敌赶上,三人同时被捕。赵一曼牺牲后,董宪勋也因受刑过重死于狱中,韩勇义受尽了各种折磨,始终没有屈服。1937年6月,伪南岗区法院判处她有期徒刑4个月。7月8日被释放出狱。由于在狱中受折磨。她得了肋膜炎等严重疾患。1939年8月结婚。虽然有了家,她仍不忘赵一曼这位女英雄,还想离开家去参加抗日斗争。日本投降后,她参加了革命工作,为进驻东北的苏军当翻译,后又到市助产士工会工作。因疾病复发,日益加重,医治无效,于1949年2月12日病逝于哈尔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