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广播电视》
 
 
第三篇 电视广播
 
 
第一章 哈尔滨电视台
 
 
第二节 节目设置
 
 
  一、新闻节目
  哈尔滨电视台从建台起,就把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宣传的骨干节目,集中力量,集中设备,
不断增加新闻的数量,提高新闻的质量,改进播出方式,完善拍摄手段,使新闻节目逐渐成
为电视观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担负起向全市人民发布新闻、传达政令、沟通信息、联系
观众的任务。
  1981年11月1日,随着初中教学节目的开办,哈尔滨电视台增添了节目制作设备,开办
了《新闻》节目。由于节目制作能力小,新闻宣传形式比较简单,主要是邀请各级领导、先
进人物作电视讲话,播出少量的口播新闻、图片新闻。每星期播出3次,每次时间不固定。
  1982年8月23日,哈尔滨电视台正式播出,《新闻》节目改称《哈尔滨新闻》,每星期
播出3次,每次在5—10分钟之间,发稿10条左右,并开始有了录像新闻。限于外采设备少,
编辑制作设备落后,报道面较窄,信息量较少,报道手法也较为单一。
  1983年增加比较先进的外采摄像、录像设备后,《哈尔滨新闻》开始增大录像新闻的比
重。全年共播发录像新闻311条,占整个新闻节目发稿量的1/3。随着外采手段的逐步充实,
录像新闻比重逐渐增大。
  1987年,哈尔滨电视台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节目改革,坚持以新闻节目改革为龙头,带
动整个电视宣传工作的改革。改革后,《哈尔滨新闻》节目由每星期播出3次、每次10分钟、
发稿10条左右,增加到每星期播出6次,每次15分钟、发稿15条以上,全市当天的重要消息
都能及时播出。除《哈尔滨新闻》节目外,在星期日新增办了《一周要闻》节目,将一星期
中播出的全市重大政治活动、突出的建设成就和科研成果、群众最关心的经济信息和社会信
息,以及星期日全市发生的重要事件,按其新闻价值浓缩成15分钟的《一周要闻》,弥补了
观众漏看当日《哈尔滨新闻》和星期日不办新闻节目的缺欠,强化电视信息意识。扩大了信
息量,增强了时效性。
  到1990年,《哈尔滨新闻》节目全年播出电视新闻4069条,比1983年增加了3倍。在播
出的新闻中,当日新闻占30%以上,录像新闻占65%以上。《哈尔滨新闻》节目发挥了传播
快、受众广、影响大的优势。
  二、专题节目
  哈尔滨电视台开办的专题节目分为两类。一类为新闻性专题节目,一类为知识性、教育
性、趣味性和欣赏性兼有的专题节目。1982年8月23日哈尔滨电视台正式播出时,开办了
《今日哈尔滨》、《科学知识》、《祝您健康》、《少儿天地》4个专题性节目。由于播出
周期长,每次时数都不固定,4个节目播出时数加在一起仅占电视播出总时数的5%。1985年,
根据“缩短战线,精办节目”的方针,《今日哈尔滨》、《科学知识》、《祝您健康》专题
节目相继撤销,集中力量办好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新闻性专题节目,
同时,播出兄弟台交换的电视专题片,各类专题节目播出时数占播出总时数的16%。
  1987年电视节目改革后,哈尔滨电视台陆续开办了《对话与交流》、《市长与市民》、
《生命之路》、《丑小鸭》4个专题节目,同时,组织拍摄了一大批内容形式较好、质量较
高的电视专题片。
  对话与交流 开办于1987年9月30日,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20分钟。这个节目的宗旨是
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交流意见、协商问题、沟通思想的桥梁,并对有关政策、法令、
政府推出的重大举措做出较为详尽的解释,给市民当参谋,帮助市民解决衣、食、住、行方
面遇到的困难。《对话与交流》在电视屏幕上与观众见面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10月3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凤瞭在电话里指出,这个节目办得很好,应该办成一个解
答群众普遍关心的专题节目。很多观众写信或打电话,为办好这个节目提出建议。哈尔滨电
视台抽调骨干力量,组成3人报道组,注意摸准群众的脉搏,抓住群众生活中的“热点”、
“难点”、“疑点”问题,深入采访,精心策划,使这个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欢迎。1988年被
评为全省电视好节目。
  市长与市民 根据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李根深关于“办一个沟通市政府与市民对话节目”
的指示,同《对话与交流》同时开办,每月播出1次,每次20分钟。这个节目通过有计划、
有组织地开展市政府与市民的对话,以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依靠和动员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地进行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由于这个节目同样围绕着有关政策、法令、重大举措以及
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进行宣传,后来与《对话与交流》专题节目合
并。
  生命之路 哈尔滨电视台与哈尔滨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89年1月7日联合开办。每星期
播出1次,后改为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15分钟。这个节目以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这一基本国策为出发点,通过专题片、科技片、电视小品等多种形式,用富有情趣的
画面,系统地向群众介绍生命与生态、资源、环境,生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恋
爱、婚姻、家庭、节育、优生、优育、优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展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
要性。
  丑小鸭 开办于1989年5月31日,每星期播出1次,每次20分钟。这个节目以学龄前儿童
为主要对象,以小朋友当节目主持人,通过动画片、儿童歌舞、编编唱唱、儿歌、童话、智
力测验等一系列节目,对儿童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在1990年全国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首届政府奖)大奖赛上,《丑
小鸭》节目荣获栏目展播类唯一的一等奖;儿童专题片《一曼街的故事》荣获“祖国和我”
展播类二等奖;儿童专题片《传统游戏》荣获“游戏”展播类三等奖。
  共产党员 哈尔滨电视台与哈尔滨市委组织部于1990年联合开办。这个节目以宣传中国
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反映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为内容,采用专访、现场采访、历史回顾等多种形式,在《党建信息》、《专题》、
《党史两分钟》、《人物专访》、《党员风采》等几个小栏目中播出。《共产党员》专栏节
目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15分钟。
  三、文艺节目
  哈尔滨银幕 1982年8月23日哈尔滨电视台正式播出后,与哈尔滨市电影发行公司联合
开办。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15分钟。这个节目以主持人的形式,向广大电影爱好者介绍中
外最新影片的故事梗概,中间穿插精彩的片断,使观众及时了解中外电影界的动态,欣赏电
影制作的艺术。《哈尔滨银幕》是哈尔滨电视台开办时间最早、经历时间最久、观众喜爱率
较高的电视文艺专栏节目。据1988年末社会抽样调查,观众喜爱率达79.5%。到1990年末,
已经播出210多期。
  每周一歌 固定性电视文艺专栏节目,1982年8月23日哈尔滨电视台正式播出时就与观
众见面。它以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为选择歌曲的基本出发点,配合形势向广大观
众介绍、推广优秀歌曲,给观众提供了欣赏优秀歌曲的机会。这个电视文艺专栏节目每星期
固定播放1支歌曲,每天播出1次,每次5分钟。
  艺术博览 电视文艺专栏节目,1988年5月13日开办。它将古今中外、五洲四海的艺术
瑰宝荟萃一起,以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内容,为电视观众开辟了新的文艺窗口。这个节目
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15分钟。1990年3月,《艺术博览》改名为《艺术长廊》,每星期播出
3次。其中2次播出时间各为10分钟,1次播出时间为15分钟。这个节目以文化、艺术、娱乐
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体裁不一,把艺术性、欣赏性融为一体,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和思想
情操。
  书画艺苑 普及美学知识,介绍各类造型艺术技巧,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专栏节目,
1988年7月25日开办。它从多侧面、多角度介绍生活美、环境美、造型艺术美、艺术家的成
就和业余艺术爱好者活动以及艺术作品赏析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艺术
生活内容,适应了多层次、多方面观众的需要。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15分钟。
  幽默窗 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曲艺节目。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杂技小段、
魔术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主持人亲切、幽默、巧妙地串连,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思想教育,使人们在笑声中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得到艺术的享受。1989年6月5日搬上电视
荧屏,两星期播出1次,每次30分钟。播出两期后,根据广大观众的要求,改为每星期播出1
次。1990年10月抽样调查,幽默窗专栏节目的收视率和喜爱率均居哈尔滨电视台开办的各类
专栏节目第一位。长春、鸡西、大兴安岭等省内外电视台复制了录像带,向当地的广大电视
观众播出,普遍受到好评。
  至1990年,哈尔滨电视台文艺节目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最初主要靠播放电影逐
渐发展成为以播出电视剧、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和电视文艺晚会节目为主,电视文艺节目日趋
丰富、活跃。
  四、电视教育
  哈尔滨电视台初建时是教育台,自办单一的教育节目。1981年11月1日,与哈尔滨市教
育局联合开办电视初中教学,为全市几万名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职工和社会青年补习文
化。哈尔滨市教育局提供摄像、录像设备,筹划经费,聘请教师,安排课程,哈尔滨电视台
负责录制,安排播出。共开设了语文、数学、物理3门课程,星期一至六白天上课,每天讲
课2次,每次授课2小时20分钟。1982年8月23日正式播出后,改为全周白天上课,每次讲课
次数与每次授课时数未变。1983年1月1日,按照课程进度安排,电视初中教学减少讲课次数
与授课时数,由全周白天上课改为星期一至六上午上课。1983年末,电视初中教学课程全部
结束。
  为全面培养人才,1984年1月,哈尔滨电视台与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共同创
办哈尔滨市党政干部电视大学。经过3个月的筹备,于同年3月开始上课,每星期二、四、六
白天和星期一、三、五晚上讲课,开设《社会科学概论》、《文艺理论》等课程。全校设立
7所分校,学员达4.29万余人。哈尔滨市党政干部电视大学负责教学及管理工作,哈尔滨电
视台负责录制,安排播出。
  1986年10月3日哈尔滨电视台安装1部1千瓦分米波发射机,使用20频道转播从卫星电视
地面接收站接收的中央电视教育节目,全天播出12小时。10月10日哈尔滨电视台改为每星期
7次播出后,本着服务社会,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指导思想,电视教育开始转向固定专栏
节目和固定讲座。1987年初开办固定电视教育专栏节目《成语典故》,每星期一、三、五播
出,星期二、四、六重播,每次5分钟。它通过主讲人通俗易懂的讲解,配以相应的图画和
字幕,向观众生动形象地讲授成语故事,使人们了解成语的来龙去脉,学到了历史知识。
1988年1月2日应广大观众的要求,重播这个专栏节目。在1989年首届全国电视系统教育节目
评比中,《成语典故》节目荣获三等奖。
  1989年,哈尔滨电视台开办《日文速成破译法讲座》(50讲)、《儿童趣味折纸讲座》
(19讲)、《比例式服装裁剪法讲座》(26讲),录制3场知识竞赛和讲演比赛,拍摄制作
18集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系列小品。全年共播出自办教育性节目110多个小时,平均每天播出
18分钟。
  1990年,开办《高初中英语标准化考试辅导》、《儿童趣味学拼音》、《相识在莫斯科
俄语讲座》、《质量管理讲座》、《学习江泽民国庆讲话辅导》5个电视讲座。全年播出教
育性节目544讲,播出时间154个小时10分钟,平均每天播出25分钟。
  五、服务节目
  节目预告 试播时安排的小栏目。每次节目播出开始,介绍当次播出的具体节目内容和
播出时间,便于观众按时收看。
  天气预报 正式播出后开办的小栏目。最初,每次新闻节目播出之后,用口播的方式播
送哈尔滨市天气情况,后来改为打字幕和画外音的方式。由黑龙江省气象台通过电话,以固
定的格式向哈尔滨电视台传递天气预报的内容,哈尔滨电视台每次新闻节目之后播出1次,
方便了哈尔滨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收视率最高。
  广告 最早始于集资还债。哈尔滨电视台在建设过程中,全市4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
赞助,1982年正式播出后,于节目与节目的间隙打出一条字幕广告,手段非常简单。1983年,
《广告》节目开始改用产品录像的方式,设1人承揽广告业务,播出时间和条数都很有限,
时有时无。1985年,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广告组,配备了4名广告人员,负
责广告业务的承揽、拍摄和编辑工作,《广告》节目开始走上正规,由原来播出时间、播出
条数不固定,变为每星期播出3次、每次3-5分钟,同时,建立起业务手续、价格标准、制作
规范。1986年和1988年,广告节目的技术装备进行两次更新,具有较强的节目制作能力,拍
摄制作的广告质量有很大提高。1988年广告组升格为经济信息部(处级机构)后,广泛开展
广告业务交流活动。由哈尔滨电视台发起倡议,先后与全国25个省会城市电视台、北方37个
城市电视台、黑龙江省15个城市电视台建立广告联播协作体,扩大了服务范围,拓宽了创收
渠道,《广告》节目的播出档次、播出时间和创收能力都有明显增加。1990年,广告工作人
员增加到18人,电视广告配备了高档的数码特技设备,《广告》节目在策划、创意、制作等
方面有了新的变化,进入了高层次、多功能服务的新阶段。哈尔滨电视台已经迈入了全国"
重信誉,创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行列,先后有27条自己制作的广告、4条专题新闻在全国、全
省获奖。
  荧屏又一周 1986年10月开办。由播音员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把下一星期所要播出的
主要电视节目编辑成专栏节目,采取画龙点睛的方法,选取部分精采镜头,按播出时间顺序
介绍给观众,指导和方便观众收看自己所喜爱的电视节目。这个专栏节目每星期六播出1次,
每次10分钟,星期天重播1次。
  综合经济信息 有偿服务的专栏节目,1988年7月21日开办。每星期播出2次,每次10分
钟。这个节目通过记者采访,报道依靠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典型经验和内外经济联合、
技术劳务市场、商品供需等方面的动态;传递市场行情、商品展销信息;介绍地方经济资源、
市场开发、名特优产品,对于促进生产、沟通产销、开拓市场、方便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附件: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