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哈尔滨市按照以奶牛、生猪为主导品种,郊区和近郊县重点发展奶牛、生猪、肉鸡和蛋鸡生产,东部山区、浅山区重点发展牛、羊和特种动物养殖的发展布局,推进现代化畜牧生产基地建设。全市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3870万元,省项目资金1080万元,畜牧业项目建设资金总计超过8.6亿元,投建项目150多个。其中,养猪项目46个,养鸡项目40个,奶牛项目8个,畜产品加工项目7个,防疫、繁育、青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多个。
哈尔滨市落实国家奶牛良种补贴46万剂、后备母牛补贴10.5万头,落实奶站机械设备补贴214台(套)。落实青贮窖建设补贴计划13.6万立方米。争取并落实国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38个,奶牛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8个,蛋鸡规模养殖建设项目40个。各区县围绕奶牛、生猪、肉牛和家禽产业,突出“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壮大优势产区规模上下功夫,制定出台一系列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快县域特色养殖基地建设步伐。延寿县出台扶持肉鸡产业优惠政策28条,确立两年内建设肉鸡小区50个、产能千万只的发展目标,当年建成肉鸡养殖场(小区)23个,产能500万只,成为新兴肉鸡产区;尚志市实施《奶牛产业优惠政策》,投入4831万元,建成奶牛小区30个,奶牛存栏突破3.3万头,奶业新区建设初具规模;五常市出台扶持奶业发展优惠政策,引进常庆乳业,筹建奶牛小区11个,奶牛饲养量1.7万头,成为新的奶业增长区。巴彦、双城、宾县等都出台优惠政策,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养殖基地。全市养殖专业户99089户,规模以上养殖场(园区)9348个。其中,5头以上奶牛养殖户27257户,30头以上奶牛规模场1817个,奶牛小区129个,千头奶牛场8个,5000头~10000头奶牛场2个;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户32302户,千头以上养猪场户60个,万头以上养猪场7个。
|
|